赵婉凝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近代中国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大国,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1931年,以柳条湖事变作为导火索,日本侵华战争正式打响,中华民族在外敌的残暴入侵下饱受摧残,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主要矛盾变更之时将土地政策由原有的暴力没收地主土地变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收租收息的土地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国情发生重大改变,抗战初期的国内阶级矛盾斗争尚未缓和,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原有的土地政策与现实国情不符,全民族联合抗击外敌的愿望难以达成。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建立了第一次合作关系,随着国民党右派势力的逐渐强大,国共裂痕也随之显现加深。1925年,以戴季陶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对共产党打压初现端倪,次年,蒋介石主导中山舰事件对共产党人进行无端挑衅,中共中央采取一味妥协退让的态度更加助长了蒋介石的限共活动。国共矛盾逐步加深,蒋介石的反动独裁统治和中共中央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最终导致国共关系破裂,此时的阶级矛盾成为国家的主要矛盾。
在与国民党的十年对抗期间,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更正党内错误思想,充分把握国情,深刻认识到农村地区是敌人统治的薄弱区,备受压迫的广大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中坚力量。为保证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同时进一步激发革命热情,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制定了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政策,从而达到消灭地主阶级,为广大农民争取切实权益的目的。此时,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再次激化。
抗日初期,蒋介石秉持攘外必先安内,对受到日军侵袭的东北地区采取不抵抗政策,并更进一步对共产党人进行围剿。面对民族危难,国内阶级矛盾仍无法调和,数以万计的中国同胞饱受苦难,中华民族岌岌可危。
自中日甲午战争起,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广袤领土的觊觎日渐加深,也从未放弃对中国的挑衅、侵犯和占领。九一八侵华战争正式打响。而镇守中国东北的国民党政府却采用妥协退让的政策。蒋介石为了一举消灭共产党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对日本侵略者采取不抵抗政策,将解决日本侵略问题寄希望于国际联盟。自此日本的侵略占领行为更加肆无忌惮,在中国本土烧杀劫掠,中国人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岌岌可危。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国家的主要矛盾。此时毛泽东认为“一切阶级斗争的要求都应以民族斗争的需要为出发点。”[1]为了率先解决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决定暂时搁置阶级矛盾问题,团结一切力量一致对外寻求民族独立解放。
1937年,《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颁布后,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对减租减息政策又进一步具体诠释。在工农民主政府时期尚未被没收土地房屋的地主可保留他们原有土地房屋的所有权,回到边区被没收了土地房屋的地主可以分得一份和农民一样的土地房屋,可以享有正当的公民权益,地主可以将土地房屋租赁给农民,地租不苛刻的情况下政府将不加以干预。1942年1月28日,《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再次规定,地主可以出租土地,地租需在战前原有地租的基础上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同时承认战前原有的借贷关系,年息不得超过一分半,如所付利息超过一倍则可以停利还本,超过两倍可无需再付本利。这使地主的利益得到一定保障的同时有效减少了农民受到的剥削和压迫。
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土地政策的确立和实施是党在时代背景下深谋智慧的体现,同时也为当今时代的发展提供深刻思考。
政策的制定需要与时俱进,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得到良策。减租减息土地政策的确立以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为基础。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认识到解决民族矛盾是首要任务,要联合一切可联合的力量集中抗日,无论是地主还是农民都是受害者,都有着驱逐外敌的共同愿望,只有在一定程度上既保证地主的权益又实现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才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从而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对国家所处实际情况的充分了解是制定正确决策的基础。
只有认清实际国情并不断探索国家发展的最新情况和方向才能制定出不断推进国家前行的方针。立足国情、立足实际是政策之本,是实现伟大中国梦,建立社会主义强国的保证。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我国已进入了新时代,但依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对我国当前实际国情的深入把握,是党制定各项具体政策方针的指导方向,也是中华民族不断走向社会主义强国目标的保证。只有不断提高对现实认识的敏锐度,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
民可载舟,无民则无国,只有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才能成就国家的富强。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在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统一战线的建立也是中华民族取得最后抗战胜利的关键组成部分。
要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最重要的就是保证人民的切实权益,增添幸福感,以民之忧为忧,以民之乐为乐。建立社会主义强国是为给人民谋求更多的幸福,要使广大人民意识到团结奋斗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就是为自己谋福利,不断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从而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有力步伐。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则多方面提及人民的重要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各项政策方针都是立足于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充分体现了当前党对人民的重视和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只有切实保障人民的权益,才能促进全国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目标。
抗日战争期间的减租减息政策纠正了抗战前期土地政策上的失误,推进了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为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提供了条件,还为当前时代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思考,是党智慧的结晶,是一份难得可贵的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