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佳
(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1)
2015年,“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在讲话与考察中,多次提到“互联网+”。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标志着互联网发展进入新的新时代。“互联网+”新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与巨大的挑战。因此,只有创新思路,构建新模式,才能满足新的要求。
目前,党员教育活动形式仍然比较单一,大多以听报告、学文件、讨论为主;学习往往流于表面,仅仅停留在了解某一理论或重要论断,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不能取得实质性的教育效果。党员教育缺乏针对性,忽略了当代学生党员的年龄、性格、心理特征,不能紧密结合他们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缺乏吸引力,无法调动党员的学习积极性。
大四下学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实习与写论文,大多时间不在学校,这导致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很难开展。毕业生党员在外实习,不能及时接受党的教育,缺乏党组织的管理。初入社会,实习、论文、考编及考公的重重压力,使他们忽略了理论学习和组织教育,不能正常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党员意识有所减弱。
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应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仍有部分党员更多地注重自身发展,在学习生活中缺乏带头意识,忽略了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学习上,更多关注自身的进步与提高,对其他同学的帮助与关心不够;工作中,敷衍应付,工作态度不够积极、不够主动,缺乏争先创优的精神;生活中,联系群众不够密切、不够热情,不能很好地帮助同学解决问题。
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已经突破8亿,普及率达到57.7%。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更是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必需品,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及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迎来了新机遇。第一,“互联网+”提升了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互联网的发展为党员教育与管理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使教育内容更丰富、生动,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第二,开辟了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阵地。党建网站、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运用,打破了传统党员教育空间、时间的局限性,提高学生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加强了党员师生、党员学生间的联系。“互联网+”的一大特点是互动性强,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党员能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双向交流与互动,增强了党员之间的沟通与联系[1]。
“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既迎来了新机遇,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首先,学生党员价值观面临挑战。网络使党员的教育管理更加便利,但同时也打开了各种社会思潮传播的大门。国内外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散布虚假消息,对国家、对党进行恶意诋毁,企图影响人们的价值观。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阶段,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容易受到蒙蔽。在网络海量信息的冲击下,学生党员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才能明辨是非,坚定政治立场。其次,党务工作者的工作能力面临挑战[2]。“互联网+”背景下,信息获取畅通且自由,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这对党务工作者的工作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党务工作者既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也要具备较高的网络技术素养。党务工作者能熟练运用互联网技术,掌握“互联网+”的工作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
“互联网+”背景下,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与运用,增强党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首先,注重平台建设,构建党员管理工作新模式。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及时发布党建工作的相关通知和信息;构建QQ群、微信群,发布通知和相关文件;开展网上党员事务办理,如网上缴纳党费、网上转接组织关系等,使党员管理工作更便利、更高效。其次,依托网络平台,拓宽相互交流的渠道。网络的开放与互动性使学生党员在网络中能畅所欲言,便于党务工作者及时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加以引导;同时,党员借助网络平台互相交流,可以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
传统的党员教育方式以授课等方式为主,形式与内容都比较单一。“互联网+党员教育”,为党员教育开辟了新天地,使党员教育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吸引力逐渐增强,教育效果不断提升。党员教育,可以通过组织生活、党校学习、党日活动三方面来实现。
1.互联网+组织生活
“互联网+”背景下,以QQ、微信等平台为载体,建立网上党支部,在网络上开展组织生活。网上网下组织生活并行,解决了党员特别是毕业班党员集中学习困难的问题。毕业班党员由于实习等原因,很难正常出席组织生活。运用互联网开展组织生活,为毕业班党员的组织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党员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正常参加组织生活。另外,宽松的网络环境,使组织生活气氛更为活跃。网络中,党员交流更自由,增添了党组织的活力[3]。
2.互联网+党校学习
党校学习是教育党员、培训党员的主要途径,党校在党员教育中至关重要。党校工作要与时俱进,开展传统党校教育的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将党校建在网上,建设网上理论宣传阵地。通过网络平台,将党章党规、党的基本知识、最新政策、重要文件等及时通知给党员,使党员能够自主进行学习研究。创新党校学习方式,运用图片、视频等生动有趣的资源,丰富党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更好地调动党员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党校学习的效果。
3.互联网+党日活动
借助互联网,创新党日活动形式,提升活动效果,增强支部的战斗力。首先,支部在开展党日活动时,可以通过网络开展问卷调查,征求学生党员的意见,确定活动方案,使活动的开展更贴近实际需求。党日活动结束后,通过网络进行活动宣传,学生党员进行转发、点赞或评论,传递正能量,扩大党日活动的影响力。其次,互联网拓展了主题党日活动的形式,如网上党史知识竞赛、网上微党课、网络直播等。运用新兴的技术手段开展党日活动,使党员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提升党日活动的吸引力[4]。
“互联网+”背景下,将线上与线下工作有效融合,发挥线上线下工作合力,能够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提升党员政治理论素养,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线上发布通知公告、上传学习资料、进行理论宣传、开展讨论交流,占领网络宣传阵地,大力开展正面宣传教育,努力弘扬正能量。线下积极开展学习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锤炼党性,提升党员意识。同时,充分利用先进典型带动、引导身边的人,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线下开展先锋人物评选及表彰活动,树立先进典型;线上利用微信、网站等拓展宣传渠道,宣传先锋人物典型事迹,激励广大同学努力争做先锋。
在“互联网+”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否能够有效开展与党务工作者的信息化水平息息相关。目前,高校党务工作者大多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但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平时除了党务工作,还有其他工作任务,对信息技术关注和运用程度不高。在新时代,要求党务工作者不仅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也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首先,党务工作者要树立“互联网+”新理念,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其次,要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提升党务工作者的信息化水平,使其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将党员教育管理与网络技术更好结合,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