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馨,高洪波
(1.桂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2.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 佛山 528000)
高等教育发展分为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高校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其中多数高校实行外延式发展。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这种发展方式无法为民办高等教育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这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内涵式发展迫在眉睫。
内涵式发展相对于外延式发展来说,指的是以系统内部各要素为资源与动力的发展模式,发展过程中注重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强实力,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更多出自内在需求。对于民办高等教育来说,内涵式发展就是将发展重点放在办学理念、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内在动力上面[2]。在民办高等教育日渐规范化的今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西湖大学应运而生。
当今,全球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高速转型、高效调整时期,世界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和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速稳定,多领域科学技术获得突破,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崛起不断获得市场认可,促使各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持续增长,以此来带动本国经济、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演进,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可持续化、现代化和差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加剧,本质上是教育与人才的竞争。同时,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知识的增长,经济增长模式也从依赖消耗不可再生的物质资源向依赖可再生的科学知识的创新转化,这促使世界各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获得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在国际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等教育走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当务之急是促进内涵式发展。
综观世界各国私立高校的发展,教育资金投入作为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质量与公平、信息化与国际化、教育管理的改善与教师素质的提高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
作为北美体系的代表,美国是世界上私立高校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历史悠久,经过三个多世纪的洗礼已经形成其自身特点:筹资方式的多样化使学校运营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联邦与州政府制定完备法律体系从制度层面保障私立高校健康、平稳、高速发展;办学层次的多元性保障了私立高校差异化发展道路;管理的自主性赋予私立高校管理模式、教学方式的自主权[3]。欧洲体系之一的英国,其私立高校的主要经费虽然依靠政府资助,但是在学校管理上享有高度自治权;“教育行动区政策”与“自由入学政策”促使高校注重自身建设,进行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4]。日本作为亚洲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能迅速走出战败国的阴影与其重视发展教育密切相关,尤其注重私立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公立和私立高等教育相互开放、公平竞争;充实改革研究生教育;加强基础学术研究、国际交流,之后“科学技术创造立国”与“文化立国”两大战略的实施再次推动了私立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立法同步;财政上大力扶持,质量上严格把控;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战略对如今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5]。
就国内环境来说,中国正处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新时期,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迎来一个崭新的环境。
从经济环境看,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效果明显,使我国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化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促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重点从大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转为注重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的内涵式发展。
从政治环境看,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随着民主政治的全面加强、新时代社会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上的表达意志逐渐加强,对于其要求趋向高质量、公平性。
从文化环境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新媒体发展迅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愈发明确,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了教育教学全过程,民办高等教育在推进产教融合深化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国民素质得到提高。从社会环境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完善,社会发展与创新活力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加快,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和谐稳定,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将成为保障改善民生的战略重点。
从生态环境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建设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的高校需提上日程。
同质化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普遍现象,民办高等教育不仅模仿公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办学定位、学科设置等方面也有极大相似性,办学模式区别不大,求“全面”而非“特色”。民办高等教育“同质化”发展模式严重阻碍了自身的成长,竞争力持续下降,从长远来看,势必形成“千校一面”。
首先,部分民办高校自身发展定位模糊。潘懋元教授认为:高等教育同质化首先表现在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同质化,还表现在由于扩招和合并,许多本科高校办学规模求大,专业设置求全,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特色专业被“稀释”[6]。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民办高校在向优秀公办高校看齐的过程中,忽视生源、教育科研质量、社会环境等因素,不切实际的盲目追求“高水平”“综合型”“国内一流民办大学”的虚荣,制定的应用型、综合型发展方向落实不到位。“流水线式”的机械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出厂”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综合素质方面千篇一律,缺乏竞争优势。而且定位过于相似的民办高校之间相互挤压,必然会影响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其次,学科建设的同质化。“专业设置是高等院校办学思路的重要体现”,[7]按照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来说,民办高校的学科设置应着眼未来,培养出的学生应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同时应符合高校自身的人力、物质资源现状。但是,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中,部分民办高校忽视自身情况,为了吸引生源、增强自身吸引力而盲目进行学科的扩张。以前,农业类高校专门研究农业、金融类高校专门研究金融,但现在一窝蜂开设成本较低的会计、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等“热门专业”,导致毕业生缺乏市场竞争力。
专业设置的趋同性对教育资源造成极大浪费,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办高等教育环境恶化,不利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8]。同时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不符合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市场的形式表现出来,民办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需要以“市场导向”为原则,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新生的高等教育力量,民办高等教育在向优秀公办教育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趋同性是发展的必然,但是这种趋同性会导致民办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人才培养结构的失调以及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民办高等教育需进行一定的反思,着手价值重构,凸显特色,差异化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首先,民办高等教育政策需进一步完善。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数量质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在发展中往往陷入困境,尚未形成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导致民办高等教育进退维谷。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可分为政策起步期(1978-1993)、规范化管理期(1993-2000)、科学管理期(2000-2010),调试与深化期(2010至今)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体现民办高等教育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尽快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政策的缺失。从横向上看,虽然国家颁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但是相对于针对公办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而言,民办高等教育相关政策少之又少。据统计2016年我国民办高校已达742所,占我国高等院校数量的28.6%,比2006年占比提高13.8%[9],在如此迅猛的发展形势下,尽快出台相关法律规范保障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已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纵向上看,各法规的配套文件、实施细则欠缺,没有形成完整的民办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第二,政策颁布存在滞后性。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民办教育的第一部法律,这意味着我国民办教育发展20多年来立法处于空白状态。立法的滞后性严重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环境相矛盾,缺乏法律的保护,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第三,部分政策操作性不强,难以真正施行。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大多是原则性规定,各地政府民办高校实际操作中需要自身去领悟,有些税收、土地上的优惠难以兑现,导致民办高等教育的正当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民办教育发展中政策性的阻碍重重,在发展中陷入两难境地。
其次,民办高等教育自身内部管理架构存在缺陷。民办高等教育因其办学资金来源多样性导致其内部管理中权利主体多元化,实际管理过程中要构建从投资者、校董事会、党组织、校长、老师、学生由上到下的科学合理的责任、权利、利益分配关系,这需要一套完整合理合法的管理架构,用规范运营高校。但实际操作中,往往采取强制性的“人治”管理模式,严重抑制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主体的能动性。第一,家族化的管理模式导致内部决策困难。《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九条规定:民办学校应当设立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10]。受投资形式、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影响,部分民办高校“家族化”管理模式倾向严重,倾向于“子承父业”式,利用职务之便将家族成员安排到学校的重要领导岗位,导致董事会权利过大,决策时因个人情感、家族利益等原因阻碍政策的推行,或是董事会成员挂名无实权,董事会形同虚设,没有真正的决策权力。这样的管理模式难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第二,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系借鉴企业行政管理模式,投资者控制了学校发展的话语权,董事长等高层管理者处于绝对权力地位。这种环境下,监督部门的权力削弱,失去制衡的权力体系,使得民办高校往往会走入发展的“死胡同”。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资金来源以社会捐赠、创办者少量投入、学费滚动发展为主,获得政府资助的民办高校少之又少且额度不高。办学经费已经成为制约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首先,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私立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高校经费来源广泛、形式多样,政府拨款、私人捐赠、学费分别占到10%以上,学校的销售服务收入高达23%。多渠道资金筹措为美国私立高等教育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反观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者产权没有得到相应保护使得投资者投资民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受到打击[11]。民办高等教育起步阶段依靠学费“以学养学”模式运转是可行的,但是要想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单纯依靠学费补给是行不通的。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筹资能力需要提升,高校筹资活动需要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选择适合本校的筹资方式。在美国,大学一般都设有专门的筹资部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筹资活动[12]。我国民办高校需要加强筹资意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与科技创新能力,吸引更多的社会捐赠力量。
其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相应监督管理机制。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多样性、资金来源多元化、管理方式灵活性的特点决定需加强财务管理,但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不足以支撑起高校的建设。民办高校对于财务管理缺乏理解,没有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更没有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与方法,财务归属部门混乱,有些财务部门仅仅充当简单的会计核算角色,这种工作模式严重滞后民办高校的发展,使之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终将被淘汰。市场环境下,经营权与监督权分离是一个大趋势,但有部分民办高校行政领导身兼多职,既是学校领导又是财务部门负责人,这样一人兼任导致会计监督难以实现,导致即使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机制也难以执行。
2018年4月1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浙江省设立西湖大学。西湖大学的设立,是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动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有利于吸引和培养世界一流人才、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建设新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砖添瓦。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学科建设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地位,是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任务。教学、科研、师资是民办高等教育实力的重要体现,学科建设推动学校的科研水平,科研实力的提高促进教师队伍的学术能力与教学质量,从而推动办学水平的提高。西湖大学是我国第一所以基础性、前沿性为研究目标,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的高水平民办高等院校。
新时期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开放的学术视野,二是创新型的思维品质。创新型思维品质形成的基础是开阔的学术视野,西湖大学聘请中科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著名物理学家“量子之父”潘建伟、中科院院士陈十一、神经学博士饶毅领衔组建理学、前沿技术、基础医学和生物学四个研究所。学术带头人拥有多重学术科研背景,并取得过高水平成就。除此之外,还有经济学博士钱颖一、电子工程学博士张辉、心理学博士王坚各领域高端人才的加持,大量人才的加入带给西湖大学丰富的学术资源与国际视野。
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面向市场培养学生,导致学科设置单一、专业设置狭窄,但是应用型人才也需要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来解决问题,而随着知识领域的扩展、知识结构的细化,更多的新学科正在不断涌现。新生学科发展的基础是基础学科,加强基础学科的建设是发展新学科的重要途径,“基础学科是科学技术中的最高层次”,基础学科强大,新生学科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而交叉学科与学科群的建设是确保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交叉学科具有跨学科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学生知识基础的拓宽、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科交叉的影响是源泉。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种科学研究越来越紧密联系在一起,突破单一认识世界的局限,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材料学与生物学、化学与物理学等学科的交叉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大量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表示,“前沿领域的突破”大都产生于学科前沿技术和学科群交叉融合的结果。
基于此发展趋势,西湖大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理学、前沿技术研究所分别根据自身的研究特点设立不同的学科与研究方向。西湖大学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度交叉、渗透和融合,建立基础实验室、构建创新平台,支持大跨度、高集成学科的发展,且随着学校的发展,会适时设立人文社科学院和相关学科[13]。西湖大学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专业成长需求,开放灵活构建学科群,不断构筑自身优势研究领域。
“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西湖大学具有和我国其他民办高等教育明显不同的办学定位。“高起点”指西湖大学以博士生培养为起点,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分别实施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小而精”体现在西湖大学的学科设置和师资上,坚持发展有限学科,面向全球选聘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或学术潜力的领军人才和青年科学家,实行与国际化接轨的教研人员聘任体系。“研究型”意味着西湖大学聚焦基础学术研究、致力于在技术原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作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贡献。
内涵式发展的本质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4],民办高校的发展要立足与学生需求和自身特点,从师资、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出发,围绕学科建设、进行差异化创新发展,形成本校特色。民办高校定位需统筹全局,详细调查社会环境变化对人才需求的差异,了解社会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定位。世界教育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使得民办高校要具有前瞻性眼光与境界,了解学术界的最新科研动态,使高校保持前沿性与科学性。西湖大学办学定位精准,是新时代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办学定位调整的指路明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14]。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3699万人,占世界总规模的20%,位居世界第一,但规模大并不意味着质量高,“高峰数量不足”、“高远海拔不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短板,而西湖大学的出现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短板。
“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是西湖大学追求的两个目标。校长施一公指出:西湖大学的办学目标是2019年末赶超洛克菲勒大学;5年后科研水平比肩清华、北大,成为世界一流高校;15年后,比肩加州理工学院成为世界名校[15]。这个办学目标回应了钱学森先生对于高等教育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但是在施一公看来“一味照搬西方经验,是无法办好中国的大学的,必须遵循中国的实际国情。”[16]西湖大学须扎根中国大地,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一条适合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道路。
《科学》杂志评论西湖大学:西湖大学有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之路上的一座灯塔[17]。西湖大学的设立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一次创新和尝试,其适应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期望其能够成为民办研究型高校的一个成功样本,像施一公校长所说的那样“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人才,而人才和教育息息相关,一流的高等教育才能培养出尖端的人才。我相信30年之后,在中国大地上,一定会有一大批足以代表中国人水平、足以为中国科技发展、为世界文明进步保驾护航的一流民办大学。中国人勤劳、肯干,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做到,这就是我们的愿景。”[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