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共享发展的理论创新及其实现路径

2018-03-07 12:17任保平王思琛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分配高质量

任保平,王思琛

(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西安 710127)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论断,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要实现由单纯的数量增长型到全面的质量效益提升型这一历史性转变。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价值追求要从满足人民基本物质文化需要转向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历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经济总量目前稳居世界第二位,许多领域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产品及服务呈现出更多样化、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需求,对美好的、高质量的生活日益向往,而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期盼已久的美好生活。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然要求一切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共享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系统地阐述了共享发展理念:共享的发展理念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共享,在共享中发展,最终目的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到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进入决胜阶段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共享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从共同富裕到共享发展理念的形成

(一)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

共享发展理念源于共同富裕的思想,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共享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是共享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最终归宿。共同富裕是指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全体人民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矢志不渝追求的理想。《礼记·礼运》具体而生动地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状态,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以及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思想也无不体现着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而在马克思所预见的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1]222。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同富裕思想最早的表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2]185,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长期的实践探索中不断深化。1956年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一表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由于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基础较为薄弱,因此为了集中资源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渐形成了“高积累、低消费”的收入分配格局,加之长期奉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导致我国人民生活长期处在较低水平,甚至出现了普遍的贫困。“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鲜明地指出贫穷不是也不应该是社会主义的代名词,从而明确回答了以上两个问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处于很低的水平也不能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3]312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关于共同富裕问题,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这种富本质上就是人民的共同富裕,因而他提出公有制占主体和实现共同富裕是两个必须始终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重要标准,即在评判社会主义发展时,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372-373。其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根本上讲就是在发展中实现成果的共享,体现共同富裕的最终价值追求。邓小平反复强调的共同富裕,其实现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不断积累社会物质财富,从而为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基础性的物质条件。

而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基础初步具备后,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应该怎么走?对此,1978年9月邓小平在天津视察时第一次明确而响亮地提出了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由此便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1985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说:“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一年后,他又指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5]172

共同富裕的内涵不同于“同步富裕”或“同等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逐步实现,不能急于求成。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其中,关键是允许和支持人民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富起来,目的是集中各种资源和要素,充分挖掘发展的潜力,有效调动各方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允许先富是手段,先富帮后富是关键,共同富裕是最终的目的。在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就必然存在先富和后富的差距问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就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此外,他还谈到发达地区通过技术转让支持不发达地区发展,对先富起来的人征收所得税进行一些限制,提倡先富起来的人自愿拿钱出来办教育、修路等方式来解决先富和后富的差距问题。

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先富带动后富的开创性政策举措,加上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一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共同富裕理论完整的体系。共同富裕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也为共享发展理念的形成与最终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从共同富裕到共享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社会生产力水平已然摆脱了落后的面貌。目前,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许多领域都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经济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共同富裕的理论也在历史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为下一步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的是一套“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这一制度仍然鼓励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这一制度适应了当时我国发展的实际要求:强调经济效率优先,反映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现实要求;而在注重效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公平,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我们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终极目标就是带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而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否处理得好,关系到共同富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伴随我国经济实力的壮大,促进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矛盾日益凸显,我国也逐渐具备了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问题的手段和能力。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个表述说明提升效率和维护公平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且应当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更加重视收入分配的公平。对此,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社会公平正义不是仅仅体现在收入分配差距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而是应该全面地体现在人们参与发展过程、享受发展成果的权利和机会是公平且有保障的。

20世纪,东南亚、拉丁美洲的很多中等收入国家由于缺乏发展模式的创新,加之外部条件的变化,普遍被固化的发展机制锁定,人均收入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悬殊,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愿望难以得到实现。以上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一个真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贫富分化过大的问题。如果不解决民生领域的各种关键的矛盾问题,人民的福利状况就难以得到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就难以得到充分激发,与改善民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渐行渐远。当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以至于成为制约发展的巨大羁绊时,最终带来的必然是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

当前我国已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从我国的现实状况来看,低收入阶段累积的先富和后富的差距已经十分严重,这集中体现在城乡、地区间收入分配存在明显差距,且这种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由此可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发展战略和理念已无法适应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因此,要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历史关口,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时树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共享发展理念,适时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迈进。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一切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2015年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的发展理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目标,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

新时代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是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强调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此,在新时代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背景下,共享发展理念是对共同富裕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升华。

二、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及其理论创新

(一) 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

共享的发展理念内涵丰富,涉及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出更多更高质量的物质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美好生活需要;二是全面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各个行业的工作者各尽所能、施展才华搭建平台;三是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缩小收入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综上,共享发展理念的核心内涵可以归结为4个方面: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这四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

1.全民共享是目标

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因此,党的十九大强调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共享应该是人人的共享、全民的共享,而不是一部分人的共享,更不是少数人的共享,全民共享就要保证改革发展的受益群体覆盖全体人民。改革发展的得失应当以全体人民是否能够从中获益作为根本评价标准。实现全民共享,就要确保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各地区、各民族、社会各阶层人民。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绝不让一个人掉队”。

全民共享并不代表没有差别的共享。我国还远未具备马克思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中“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物质基础条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一方面,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特殊性,家庭出身、身体状况、智力水平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又具有社会性的本质,共同组成了社会群体,无法与社会整体割裂开来。因此,文化知识水平、劳动付出和创造价值不同的人,在成果分享时应当有所区别。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会对人们工作积极性造成巨大挫伤,与“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严重相悖。全民共享不应该是“干多干少一个样”,而是要做到人们的付出与回报成正比,根据其付出努力的程度各得其所,允许存在一定的差别,在全民共享中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的原则。

全民共享要求人们共享水平的差距不能过大。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存在一定的差距是合情合理的,但这个差距不能过大。全民共享也不代表不同群体在共享发展成果时差距悬殊,否则就与社会主义的原则背道而驰,一方面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实现全民共享的过程中,必须把收入分配的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2.全面共享是内容

社会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因而人们的需求也具有多样性,人民需要共享的成果也具有多样性。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协调全面发展。因而要共享发展成果就不单单是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全面的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是其他成果共享的基础与前提,并非共享的唯一内容。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历史性判断。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政治参与、精神文化、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需求都更为强烈。全面共享,就是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关注点转变为一切工作的着力点,不遗余力地解决诸如教育、就业、住房、养老、医疗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使得人民在各领域的合法权益得到全面而有效的保障,更好地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全面共享的核心在于发展权利、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的共享。发展权利共享是全面共享的逻辑起点和必要前提,发展机会共享是全面共享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发展成果共享是全面共享的基本标志和必然结果。实现全面共享,必须做出更为有效的制度安排,建立并完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赋予每个人参与社会发展的平等权利,创造出更加公平的机会,最终使发展成果真正地惠及全体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6]。

3.共建共享是基础

人人共享的前提是人人共建,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首先,共建共享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经济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考验。要推动经济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谈到的,要让人们共同参与发展过程、共同享有发展机遇、共同享有发展成果,最终“形成一种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7]

其次,共建共享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通过鼓励探索和创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潜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最后,共建共享要依靠全体人民凝神聚力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众人拾柴火焰高”,人民群众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发展的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努力在共建共享中实现高质量发展,逐步完成党的十九大制定的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的两个阶段性目标,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渐进共享是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共享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共享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必须要立足我国国情和现阶段经济社会状况有条不紊地加以推进。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都已经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即经济发展出现了结构性矛盾,这业已成为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主要制约因素。

渐进共享,必须针对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做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安排。首先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尤其要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其次要明确当前发展的着力点,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现阶段关系到共享发展成效的重点;最后要做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既不能“裹足不前、铢施两较、该花的钱也不花”,错失发展良机,挫伤人民信心;也不能“好高骛远、寅吃卯粮、口惠而实不至”[8],盲目追求一步到位,阻碍长期发展质量的提升。总而言之,必须坚定共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有条不紊地推动共享发展,以渐进共享促成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在共享发展中促进高质量发展。

(二)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创新

1.共享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目的理论的一次伟大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条件的联合体,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也就是“已经生成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9]81。马克思由此便揭示了人的社会性本质。他进一步指出:“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10]以上论述表明人的社会性的本质决定了社会活动和经济发展应当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发展带来的利益成果也应当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这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生产社会物质资料的主体正是广大人民群众。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人民在社会发展和历史变革中的决定性作用。抗战胜利前夕,他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仍然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因为共享发展的理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共同参与、成果共享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体现了依靠人民这个决定性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要求。

2.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共同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国梦的内涵时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坚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的信念,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唯有保证人人参与发展进程,公平获得发展机遇,共同享有发展成果,才能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一方面,要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把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做大;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更好地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和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把“蛋糕”分好,做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真正地实现改革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

3.共享发展理念创新了共同富裕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一方面,发展是解决包括民生问题在内的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经济发展能够为民生的改善提供物质基础,离开了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财富积累,改善民生便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只有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经济发展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党的十九大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当前,我国在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尤其是在贫困人口的扶贫脱贫、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福利保障等民生领域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任务复杂而艰巨。坚持共享的发展理念,就是要真正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这些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民生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的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8个方面的部署,对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的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引导全体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指明了方向。目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小康就是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就是在共享发展中让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的小康,就是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康,要求全体人民的福祉得到显著增进,全体人民都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迈进,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也不能落下。

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落实 共享发展理念的关键问题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我国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判断。高质量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人民生活的高质量是其核心要义,而实现人民生活的高质量就要走共享发展的道路。实现共享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关键在于落实。习总书记指出,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层面的事:一是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蛋糕”做大;二是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诸多新的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增速上,中国经济年均增长7.1%,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重要稳定器;结构上,通过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经济维持了基本的供求平衡,而且更具活力和韧性;方式上,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传统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得到有效转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毋庸置疑,中国经济的“蛋糕”已经做得足够大,而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核心问题则在于如何把这块大“蛋糕”分好。具体而言,就是要明确那些阻碍分好“蛋糕”的不利因素,探究其对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影响作用机理并加以克服,从而更加有效地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更好地解决民生领域的各种难题,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共享发展的制约机制

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效率不仅来源于资源的高效配置,还源于收入分配的有效激励。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除了得益于引入市场机制后资源配置效率极大提升外,还要归功于通过建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成功打破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不仅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还提出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后来,在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中都有“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等相关表述。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让“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由各自的生产要素市场决定”。让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其目的在于有效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投入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来,充分激发各种要素创造财富的活力。让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体制机制同“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是相呼应、相符合的。

实施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后的效果立竿见影。经济效率提高所带来的财富效应非常明显,人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同时,不同区域之间、社会不同阶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相关数据显示,五年多来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已从2012年的0.474降至2015年的0.462,但2016年又提高到了0.465*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公布2016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2017年1月20日。,至今仍处于0.4以上的水平,表明我国城乡、区域以及不同群体间的收入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已然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块短板。

人们一般习惯采用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的倒U形曲线来说明收入差距的趋势:收入不平等程度伴随着人均GDP的迅速增长而不断加深,在人均GDP(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时达到最高点,随后基尼系数便开始下降,收入不平等程度开始降低。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在他的著作《21世纪资本论》中对库兹涅茨的倒U型曲线做了修正,把库兹涅茨曲线截止的时间段(1949年)进一步延伸到2010年。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研究,皮凯蒂发现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前10%的富人家庭收入水平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此发现收入的不平等明显加剧。根据他的解释,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资本收益率显著高于经济增长率,“相对于劳动一生积累的财富,继承财富在财富总量中将不可避免地占绝对主导地位,并且资本的集中程度将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上”;二是大公司的高管收入激增。“高级管理者的技能和生产率较其他人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另一个解释是,这些高级管理者拥有制定自己收入的权力。”[11]22-27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18311元增至2017年的25974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2月28日。,已经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多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始终没有下降到国际公认0.4的警戒线以下,表明我国收入不平等程度并未有效降低,推进共享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任重而道远。

数十年来,我国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实是与城乡居民收入均大幅增长的同时产生的。尽管按劳分配本身无法保障分配结果绝对意义上的平等,但我国现实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相当大,绝不是按劳分配的机制单方面作用的结果。排除某些行业的垄断因素,按要素贡献取得报酬是造成这种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不同的个体掌握的要素不尽相同,那些储蓄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经营能力强的个体,凭借自身所掌握的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优势,能够在市场中更加高效地组织生产活动,借助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提供的发展机遇,就更有发家致富的可能。正如马克思所谈到的,“随着投机和信用事业的发展,它还开辟了千百个突然致富的源泉”[12]651。

据《社会蓝皮书: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偏低且呈现出下降趋势,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50.7%下降到2011年的44.9%。与劳动报酬下降趋势相应的是其他生产要素的报酬所占比重的上升。从表面上看,劳动报酬比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与劳动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下降相关。但从本质上讲,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在多种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结构中也会带来马太效应——在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情况下,多种要素报酬极有可能叠加在同一个体身上,而那些在要素禀赋(包括天赋和机遇)上较为欠缺的个人则更加难以通过增加收入而摆脱贫困,导致收入分配结果的差距继续拉大。由此就可以解释以上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出现明显下降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

(二)打破制约共享发展的桎梏

共享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劳动要素同其他要素共享发展成果。在面对收入差距的存在时,人们的容忍度会有一个变化过程:在低收入阶段,为谋求进一步发展,人们可能容忍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当经济发展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后,不同区域、不同阶层间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导致共享发展难以实现,加之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诉求越发强烈,不可能继续容忍收入分配差距伴随经济增长继续扩大。那些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阶层会对未来的经济增长产生抵触情绪,因为当人民无法公平地分享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和利益,他们继续支持改革发展的动力就必然大大减少。此外,贫富差距的拉大也会激化社会矛盾,缺乏稳定的环境可能会为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甚至是巨大的风险隐患。让人们分享发展成果,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党的十九大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要求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让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实现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均贫富,共享发展也绝不否认收入差距存在的合理性。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基础,分好“蛋糕”也并不意味着要回到计划经济那个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时代,新时代背景下让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目的是先做大“蛋糕”,然后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把“蛋糕”分得更加公平合理。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三分之一。但与此严重不相称的是,我国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仅处于世界中等水平,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这些都与许多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去甚远。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的情况下,要充分激发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活力,必须依靠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制度安排来实现。具体而言,就是继续提高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让劳动与其他要素共享发展成果[13],从而从根本上打破制约共享发展的桎梏。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的体制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为的是有效解决劳动报酬比重偏低的问题。现阶段完善按劳分配体制,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机制:

第一,完善各尽所能的机制。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各尽所能,各尽所能不仅仅是意味着人们在劳动中不偷懒,更代表着在提高劳动能力的基础上,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以获取更高的报酬。人们通常所讲的劳动报酬一般是指处于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报酬,或者说是简单劳动者的报酬。按照这个定义,劳动报酬占比自然是下降的。根据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定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他们得到的收入也是劳动报酬。在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体系中,技术要素、管理要素的报酬也是劳动报酬,而且是复杂劳动的报酬。由于管理、技术要素的作用,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变革都可以归功于劳动过程的有效组织和技术进步。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正当权益,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理应公平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实现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同步增长。

第二,保证劳动者必要劳动范围扩大的机制。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主义社会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是“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作为谋生手段,劳动报酬的增长不仅局限在劳动者的劳动贡献上,还应包含体现谋生要求的必要劳动的内容上。马克思认为,决定国民工资水平的因素包括“自然地和历史地发展起来的首要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和范围,工人的教育费用、劳动生产率,以及劳动的外延量和内涵量”[14]。尤其是对劳动者报酬有着根本性影响的必要劳动范围——必要劳动的范围伴随经济发展不断扩大,从而促进劳动报酬的增长。此外,由于创造价值量的不同,复杂劳动的劳动报酬必然高于简单劳动,因而可以通过扩大必要劳动的范围,让从事简单和复杂劳动的劳动者都能适应大工业的技术基础。具体就是加强对劳动者及其子女的教育,通过提高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明确指出,把“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5]530。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本质就是寻求建立劳动者必要劳动范围扩大的机制,搬开那些抑制人们全面发展,阻碍共享发展进程的绊脚石。

2.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收入分配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各种要素参与分配造成的,而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导致收入差距的深层次原因是个体所拥有的要素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解决收入不平等问题的关键在于缩小不同个体拥有要素的差别,保证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实现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有机统一。

首先是保证起点公平。资本、知识、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占有的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收入差距,是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源。解决起点公平也要从增加对劳动者的要素供给入手:一是通过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来缩小资本要素的差距。具体包括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活动;优化企业股权结构,鼓励员工持股和科技入股;通过宅基地和土地承包权流转增加农民的土地收入等等。二是针对技术要素的差距,需要在获取知识、积累人力资本方面为人们创造更多更公平的机会,基本途径是推进教育公平化,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缩小由起点不公平造成的收入分配差距。正如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所提到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推动更进一步平等的主要力量仍是知识和技能的扩散”。

其次是过程公平,过程公平的核心是机会公平。这里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机会:一是发展机会的均等,如投资机会、就业机会的均等;二是竞争机会的均等,如在竞争环境公平,市场秩序规范的前提下,公平获取市场资源和信息的机会。近年来,我国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力争让每个生产者都能平等获取市场资源,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通过有效激励产权,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价格机制发挥作用得到了可靠保证;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破除企业优胜劣汰的阻碍,从而为高质量发展营造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综上所述,保证起点和过程的公平,通过缩小各分配主体所占有要素的差距,并保障其参与市场竞争机会的公平,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自然就能够实现,制约共享发展的一切羁绊就能够顺利扫除。

3.完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

在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改革实践中,公平和效率的实现路径被割裂开来,于是便产生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指导理论,与之相配套的分配机制是初次分配靠市场调节,再次分配靠政府调节。这样一来,初次分配领域的公平就难以得到保障,其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中共十七大和十八大对此均做出了调整,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包括劳动者报酬、企业收入和国家税收三个部分,由于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大都是在初次分配阶段实现的,因此劳动报酬占比偏低的问题就不能等到再分配阶段解决,初次分配阶段提高劳动报酬比重的机制亟待建立。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切不可行,需要在各个方面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具体包括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规体系、企业内部工资集体协商的机制和工资正常增长的机制。通过增加居民的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最终有效实现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居民收入的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的同步提高。

而在再分配阶段,不仅要实现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共享发展成果,还需要更加注重从社会宏观的角度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是再分配的重要功能,发挥政府再分配调节的职能,通过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目前,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仍然存在着供给不足的问题,公共设施存量不足欧美发达国家的50%。因此,除了通过征收累进所得税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外,还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多样化、高质量、现代化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践行 共享发展理念的路径

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就是高质量,2018年是中国质量元年,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积极践行共享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要做好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效。落实共享的发展理念,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政策制度;其次,要做好“最后一公里”落地的工作,在实践中把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16]。具体而言,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就业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切实改善民生;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打赢脱贫攻坚战;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提升各类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民生是“指南针”,指引着一切工作的前进方向;民生是“试金石”,检验发展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就是人民是否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以民为本、改善民生的思想古已有之,人民福祉的增进自古就被视为经世治国的最高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习总书记深刻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有力的指导作用,是新形势下坚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科学指南。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解决好民生问题,发展的动力才能更强劲、更持续,高质量的发展才能更有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做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的历史判断。这个主要矛盾的表述说明了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已实现了较高水平的物质财富积累。在历经40年的快速发展后,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已然摆脱了落后的面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需求愈加强烈,且这些需求呈现出更多样化、更高层次、更高要求的特征。二是我国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未来的发展仍大有可为。发展不平衡说明我国经济出现了结构性的失衡,这种失衡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二是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三是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在共享发展成果方面有明显差距。而发展不充分是发展不平衡产生的根源和基础,这种发展不充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经济总量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发展的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二是通过创新活动的促进,我国社会总体生产效率还可以继续提升,发展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所带来的经济波动显著加剧,发展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及其带来的结构性矛盾都会对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带来不利影响,阻碍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共享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根本途径是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关键在于处理好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问题,坚决打赢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攻坚战,在劳有所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住有所居、病有所医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因此,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在就业、收入分配、教育、住房和医疗等多个领域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完善收入分配体制,促进就业增收。解决就业领域的结构性矛盾,健全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确保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同步增长;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发挥税收等在社会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保证人民劳有所得。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和道德素质,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从根源上缩小城乡、区域间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差距。三是通过加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城乡各项基本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使人们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四是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培育住房租赁企业和市场的成长;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差别化调控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五是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病有所医。[17]

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立足我国国情,吸取一些国家陷入“高福利陷阱”的教训。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依据,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项目和水平;二是明确各社会主体间的责任,共同发挥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作用,形成强大合力;三是加强制度整合,更加注重从整体上进行顶层设计,增强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防范各种风险和结构性矛盾。最终要实现惠及每个人的共享发展,使全体人民昂首阔步迈向高质量的美好新生活。

(二)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让大多数人富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全面建成小康,不是一部分人的小康,更不是少数人的小康,而是要实现所有人,尤其是那些贫困人口的小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减少贫困人口年均达1300万人以上,预计2017年我国贫困县数量将首次减少*数据来源: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进展情况,2017年10月10日。。尽管取得显著成效,但目前我国的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因病致贫问题突出,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产生长期的制约作用。现存的贫困人口大多贫困程度较深,依靠自身力量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极易形成贫困的代际间传递。由此可见,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的冲刺阶段。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既定目标和要求,脱贫攻坚就要瞄准特定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标准过高,就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因此,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必须在战略上由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变为让大多数人富起来,由先富带动后富转变为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发展,并予以政策上的倾斜。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就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对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国经济现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率,促进农业发展由低成本的数量扩张型增长向高质量的创新增效型增长转变。[18]首先,农业农村战略规划要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坚持质量兴农;其次,通过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最后,因地制宜推广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业,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业发展环境,促成现代农业发展与生态扶贫的良性互动。

2.紧扣“精准”二字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也在于精准。脱贫攻坚要扭住精准,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找对穷根,明确靶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19]。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针对劳动力不足的贫困户,通过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实行就业脱贫;对于有一定发展条件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扶持引导发展特色产业,实行产业脱贫;对于居住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应实行异地搬迁,达到精准脱贫与生态治理的双重效果。

3.注重脱贫效果的长期可持续性

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通过教育脱贫阻断贫困的代际间传递;加大对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通过医疗救助脱贫、兜底脱贫等政策防止群众因贫致病、因病返贫,长期从源头上帮助欠发达地区和贫困群众实现脱真贫、真脱贫。

4.脱贫过程中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力量,共同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把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纳入到政绩考核的体系中,解决好扶贫工作中不落实、不到位、不精准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鼓励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实现社会资源与精准扶贫的有效对接。

幸福不会从天降,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面对纷繁复杂的脱贫攻坚任务,一定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保证“一个都不能掉队”,“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20]219-221。

(三)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全体人民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时代,私人产品和服务充分供给,而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短缺的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共享发展的落实,阻碍着高质量发展的实现。另一方面,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我国在城乡、区域间的差距凸显,缩小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均衡发展已是迫在眉睫。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终达到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的局面。因此,有效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全体人民可以共同享受到的高质量公共服务,对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以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和可持续为主攻方向

坚持普惠性就要求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保证普遍惠及、人人享有;坚持保基本就是要求政府在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领域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更加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在共享发展中的基本需求;坚持均等化就要保证全体人民都拥有享受公共服务平等的机会;坚持可持续就要确保公共服务体系长期稳定运行,处理好数量与质量、发展与共享、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推动可持续而高质量的共享发展。

2.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要着力点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明确社会真实的意愿,密切关注人们需求的“最大公约数”。目前,这个“最大公约数”集中体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病有所医等方面,应该在这些方面下足功夫,明确人民群众在各方面的问题和关切,并加以解决,有针对性地满足人民群众最为迫切的基本公共服务需要。

3.以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创新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提升为主要任务

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能否得到高质量、有保障地满足,决定着高质量发展能否真正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取决于公共服务供给的方式,因此必须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一方面,要处理好财政投入与完善体制机制、履行政府职能与发挥市场作用这两对关系,加快形成多元参与、公平竞争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不断增强供给能力和共建能力。另一方面,要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将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攻方向。通过深化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向高质量迈进,最终实现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全体人民充分享受高质量、有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势,从而推动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6] 詹勇.让更多人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N].人民日报,2013-03-18(5).

[7] 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N].光明日报,2015-11-05(2).

[8]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2).

[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0] 丁立卿,高宗泽.人、社会、历史的“三位一体”——《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社会观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241-243.

[11] 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1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3] 洪银兴.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理论辨析[J].经济学家,2015(4):5-13.

[14]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6] 马占魁,孙存良.准确理解和把握共享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N].光明日报,2016-06-19(6).

[17] 楼继伟.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N].人民日报,2015-12-16(7).

[18] 任保平.新常态要素禀赋结构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的动力转换[J].经济学家,2015(5):13-19.

[19] 蔡继明.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N].文汇报,2016-03-21(5).

[20]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分配高质量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