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自信问题的相关思考

2018-03-07 11:56孙宏亮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

孙宏亮

(火箭军工程大学政治系,陕西西安 710032)

前言: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在国际舞台上展露头角,就必须依靠于文化力量。而所谓的文化自信,归根结底就是配合文化理论、体制等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至于我国坚持文化自信其间存在的缺陷问题,以及日后究竟怎样予以妥善性调整,相关处理要点会在后续予以延展。

1 秉承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

1.1 有助于充分应对国内外一系列挑战

为了在全球化时代之下积极维护我国的文化利益、文化安全,我国必须紧跟国内外趋势来开展多元化的文化实践活动,并且保证在其间切实做到解放思想、把握机遇,争取实时性提升国家文化的发展水准、强化文化生产力。换句话说,就是充分借鉴国外各类先进文化之后,令我国文化软实力得以改善,进一步为日后一系列不良西方文化价值观抵御,以及国家文化安全保障等,奠定基础。而在此期间,最为关键的便是要求我们时刻维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心,毕竟唯独如此,才可以紧紧把握大势,在文化交锋中勇于亮剑,顺势带动国家的综合性竞争发展。

1.2 有益于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发展

和国家经济相互对比,文化明显更为高级,其可以说直接决定人的幸福指数。就好比是我国大力倡导的民生,并非一味地追求温饱的生活条件,还须兼顾个体内在的精神与文化需求,这样才能够赋予国民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顺势带动共产主义的理想化发展。需要注意是,文化作为一种力量拥有着较强的主观能动性与持久性,既可以对各类物质存在发挥作用,亦能够加快社会经济改革进程。归结来讲,文化直接决定个体在经济社会领域中的关系、日常的交往模式,以及价值认知和判断习惯,而选择进行文化自信坚定,将能够快速地将一系列优越的物质力量凝聚,切实推动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特别是在我国改革深水区和攻坚区格局,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等一一变动过后,国家统一大业明显愈来愈任重而道远,只有依靠文化自信,才能够不断获得较强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和多元可靠的战略资源,确保不断赋予社会经济更多的精神支持条件过后,引导全国民众投入更多的激情和力量到改革发展事务之上。

1.3 有利于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同时配合兴盛的经济和繁荣的文化予以支撑。虽然说如今在世界舞台之上我国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但是在西方国家看来,中国始终依赖于资源和人口红利等因素在谋求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拥有较大商机的发展中国家,而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们却不能予以全面认同。所以说,日后我国想要切实贯彻民族复兴目标,不单单要强化自身经济等硬实力,同时还有配合充满吸引感召力的文化、理论体制,尤其是民族精神带动进步。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不管是战乱年代亦或是和平建设时期,党始终都坚持较高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心,就是说在极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同时,依照不同阶段变化动态规划社会发展必要的方针政策。这类自觉自信,便是当前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关键性保障,更是中华文化步入世界领域与繁荣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2 我国在坚持文化自信过程中遗留的缺陷问题

2.1 文化心态过于自卑

文化心态通常呈现出明显的继承和稳定特性,不单单会直接决定个体的文化选择结果,特殊状况下甚至会令社会改革发展进程全面滞后。而经过实际调查,我国在坚持文化自信过程中主要包含三种心态,分别是文化自负、自卑、自信。其中前者倾向于盲目夸大本土文化价值并在自我陶醉中抵御所有外来文化的进入;而文化自卑则是过分崇洋媚外而忽略本土文化;至于文化自信则是力求达成自我觉悟目标之后,全面肯定自我文化的价值。实际上,不管是文化自负亦或是自卑心态,都是对本土文化不自信的具体表现,如若长期放置不管,会令民众产生文化复古、自我中心、历史虚无主义思想,并一步步地陷入文化迷失危机当中。如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过后,国人经常会直接将国际和全球化等同于西方化,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尤其是节日与快餐更加是极力追捧。

2.2 对于自身文化认知水平着实不高

文化存在形式时刻呈现出较强的动态性,文化发展的同时,亦会滋生出一系列全新规范,使得民众日常行为模式和其余文化理念发生系统性的变化结果,不过亘古不变的始终是一类民族核心的精神价值标准。特别是在我国由传统步入现代阶段期间,几乎将所有时间精力都消耗在西方科学技术、民主政治等现代文化学习上,旨在将以往物质、体制、精神等层面上的问题得以一一解决。截止至今,我们已然将西方的一系列科学技术予以全盘接纳,对于当地体制文明也都借鉴过半,而究竟怎样在加快中西方文化融合进度、凸显我国文化自主性的前提下,创建优越于西方国家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始终是我们必须深思的课题内容。长期下来,不管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钻研、亦或是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改革转变,都被我国国民忽视,这对于我国文化主体性凸显,以及核心价值理念精确性解读等,明显都是极为不利的。透过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念层面解读,国际领域中的任何国家、民族文化都是平等的,这部分文明通常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别,但是因为各类主观和客观因素交织化影响,使得许多国民不自觉地投入到西方文化思潮的追逐活动中,表现为盲目接纳外国对我国的评价内容、长期令中国和西方国家维持对立关系,随后令愈来愈多的人认定西方文化是完美无缺的,并逐渐衍生出对本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贬低态度。

2.3 在本国文化话语表述期间方式不够恰当

文化表述期间最为关键的载体便是话语,但是自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过后,我国便选择主动且深入性地学习西方文化,并朝着民众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以及政策规划等方向逐步涌入,如若说将西方话语全面排除,那么国人之间甚至无法进行流畅性的沟通交流。而纵观我国学术领域,也存在直接挪用西方理论来回应中国现实的现象,但是实际上,包括自由主义理论和国家中心主义思想等都不能充分阐述中国现有的成就。除此之外,西方话语还会透过教育引导、舆论传播、文化感染等途径,将西方文化认知转变成为国人的自觉追求,令国人认定所有西方文化都是必须予以认可的,非西方文化便要及时予以否定,随后在西方思维定式和知识体系之内过分拘泥。就好比是我们当下在社会问题思索和处理,以及结论归纳方面,都无法和西方相提并论,并非我们不想超越,关键在于长期受到话语本身的约束。

3 新时期下我国落实文化自信的妥善措施

3.1 树立起多元文化同步发展的全新思维

想要真正落实文化自信,第一要务便是针对我国文化现状予以客观的认证解析。须知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尤其是迎来全球化趋势过后,涉及过往单一闭塞的文化局面已经得到系统化调整,并且朝着多元思维和文化形态方向持续过渡转变。纵观当下我国社会中的文化形态,主要可以细化为主流、大众、精英、传统四种类型。其中主流文化强调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我们须基于此引导其余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文化内涵等健全性发展,进一步获取民众广泛的价值认同成就;大众文化则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可以被民众积极接纳的文化,其时刻呈现出形式内容多元化、符合民众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方便进行规模和商业化传播消费等特征,能够保证活跃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之外,亦会因为价值诉求多元而引发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道德标准的隐患;精英文化则指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广大知识分子呈现出的文化倾向,如若配合马克思主义思想予以科学性引导,将会令其品位与内涵变得愈加丰富一些,顺势加快社会整体的转型速率;而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则是由古代先辈传承下来的文化,当中的基础便是儒家文化,尽管说经过不同朝代变换和各类文化思潮渗透等因素交织化影响,但是其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更是所有国人精神世界丰富不可或缺的养分。面对上述不同文化并立的现状,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合理把握一系列民族传统和当下中国国情基础上,更加积极深入地发挥自身文化自觉和自信的支撑作用。

3.2 积极传播一系列优质性的传统文化

任何民族都拥有其专属的文化,在这类内在精神气质支持作用下,他们的独特魅力才能够得以清晰化呈现。而相比之下,我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主要原因就是其处事原则、实践智慧等都呈现出较强的文明光芒。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必须予以继承。须知不管是社会亦或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期间都面临一种现代性语境,这部分强调的现代性,实际上就是一类逻辑设定,并不是纯时间的规定,描述的是由市场经济体制和功利主义思想作用而产生的文化通俗化、庸俗化趋向。这类倾向明显和我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重义轻利、内圣外王等主导精神发生矛盾,并由此引发纵向层面上的古今争论,但是其中却也同时蕴藏着横向方面的东西之辩。由此看来,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矛盾,本质上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彼此间的冲突,想要予以快速合理性协调,就必须要积极深入地进行民族性文化传承发展基础上,主动规避传统文化功利化以及标签化等诸多不良倾向,即利用敬畏之心遵循传统的伦理道德,令一切有助于现代社会改革发展的优质性传统文化得以弘扬。

3.3 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

中国想要更加高效率地建设和发展自身的文化,就必须及时将本国传统、西方新进思想等多元文化融合在一起,进一步保证文化发展路径的多元丰富性。而这部分文化发展路径,理论层面上包含两类,一类是对外部警惕、维持特色和独立化发展的模式,另一类便是积极融入其余文化、淡化特性、主张共同发展的模式。而想要令我国文化在世界和民族性,以及共性与个性内部维持一种平衡状态,就必须要基于本土文化特征更好地开展全球文化交往互鉴活动。而我们在正式进行全球文化交流时切不可盲目束缚个人思想与行为,亦不可固步自封,而是要保证同步顺应国内外变化趋势和人民全新期待前提下,坚定文化自信,实现自身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的创新性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关于文化自信的问题,着实繁琐和深远,希望日后我国能够在积极传承本土文化的同时,适当借鉴别国文化发展经验。长期下去,令我国能够凭借更为超群的文化成就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

[1]陈广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何以文化自信——基于马克思文化批判视角[J].兵团党校学报,2017,17(06):120-132.

[2]魏波.文化自信的生成与发展机制[J].前线,2017,11(03):111-113.

[3]王华.当前我国文化自信研究概述[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8,21(01):157-166.

[4]阳松谷.论文化自信如何引领一流高职院校建设[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01):145-149.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