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18-03-07 11:46陈晓红
武夷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舆情思政思想

陈晓红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1]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强内容建设,讲究传播艺术,加强网上正面引导,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和实效。”[2]网络时代,人与人、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联系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在这个虚拟的第五空间中,人们接收信息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发出自己声音的欲望也得到了极大的表达,两相叠加,使得“网络舆情”一词在近年频繁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之中。对高校的管理者而言,学生的关注点在哪里,生活空间在哪里,工作的阵地就在哪里,面对着在任何一个时代中思想都是最为活跃的群体这一不变量,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命题。

一、网络舆情管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要求

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当代大学生大量的信息获取、社交娱乐和参与公共生活越来越多地迁移到网络上,除上课、休息外,网络空间上生活的时间甚至比真实的现实空间更长。他们频繁地活跃在校园论坛、公共网站、贴吧、微博、微信和QQ上,他们通过浏览或发布、转发或评论、更新微信朋友圈或QQ动态,参与到所有的网络信息传播中。“高校网络舆情”正是大学生们在网络生活中,以接触到的事件为核心,将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表达出来,传播到公共网络世界中,并参与到同样对此事件予以关注的群体互动,进而产生的舆论聚合现象。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关键作用。在某种程度上,高校网络舆情的状况,正是观察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微窗口”。因而,掌握网络舆情规律,在网络空间上进一步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二、网络舆情的复杂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网络空间上,一个小小的火花也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是破坏力还是创造力,在当下变得更加未知与不可控。大学生们所接触的信息多由网络空间取得,更容易把网络上率先出现的信息当成事件的全部,把网络上的压倒性观点当成全部民意,被这种“舆论场”感染并参与其中。这个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对事件的误判,甚至产生意识形态上的偏差与更大的隐患。

(一)自媒体时代打破信息的垄断

过去,公共媒体的发声是舆情产生的主要代表,因为缺少有效的传播媒介,在“广场”中表达的观点意见很难突破有限的物理空间,受众只是几十、最多几百人的范围,个人的观点意见若想进入到更广阔的社会空间中,需要经历多重的审核和筛选。而当下,互联网终端成为人们连接个人与整个世界的“虫洞”,个人的声音在理论上可以非常便捷地被放大到十分广阔的场域中。如网络直播行业的迅猛发展,使不少草根阶级通过网络媒介成为有大量直接受众粉丝的人气主播。

(二)去中心化使得话语权快速丢失

当代社会的去中心化在网络空间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大V小咖、“十万+”成为了一个个更加具有号召力的信息源,诸多未经审核确认的信息和言论迅速聚集与扩散,第一时间抢占了话语权,这其中就有可能出现许多非理性、片面的观点。如一些区域婚嫁“天价礼金”事件,真实性还有待查证却已经被炒得沸沸扬扬甚至被大众认为是一种社会风气,无形中放大了诸多城乡、婚嫁、地域差异的矛盾。当正面、理性的声音经审核发布,即使能重新夺回舆论的主导权,整个社会也将付出极大的成本。

(三)碎片化信息输出导致“反转新闻”

“短、平、快”的消息推送和吸引流量的标题党,导致诸多的议题在传递的过程中肢解和失真,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在快速传播中反而挤压了人们对事件信息的完整认识。以近年网络上经常出现的“碰瓷”事件为例,舆情短时间内通过手机视频迅速发酵,当舆论纷纷倒向抨击视频中的“碰瓷”人物时,事实真相却已反转。因此,我们常常看到一个舆论议题,事件本身还未被完整呈现,就已经在舆情上形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反转。

(四)信息茧可能带来更大的自我封闭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中,形成了更倾向于接收和传递“坏消息”的心理,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这种心理在“算法”的支持下,互联网的信息开放性被阻断,如某些客户端聪明地运用了兴趣推荐算法,当用户对某一类型新闻或同一事件保持关注后,就会持续不断地接收到相类似的消息,其他的则被屏蔽,拥有相近观点的人和言论因此不断地聚合。人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可能因为自己的行为特征,编织起一个不断强化自我判断的信息茧。

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困境

在不可逆转的网络态势面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过去积累的诸多有益经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单向性灌输惯性依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移到网络空间上,当前大多只是停留在“进入”上,而没有“融入”,自说自话、信息的单向性灌输本质没有改变,仅仅只是信息的发布,而缺乏有效的互动。这种传统居高临下,强制性的说教传授思想理念方式在网络舆情发生时,显得十分被动。

(二)传统管制思维固化

由于缺乏自信力和扭转舆情的手段,在保证安全稳定的心理预期下,对校园网络之内的不恰当信息以“封、堵、撤”为首选措施,以线下的介入处理促成线上舆论的冷却;而对校园网络外大学生密切关注的舆情也不敢直面,无所作为,常常期待外部力量的自然影响和化解。

(三)话语转化能力缺失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思政干部,长期以来习惯了线下的信息“二传手”角色,内容传播为主,而对话语的创造性转化讲诉能力不足,话语生硬,不能实时地与当代大学生的关注点和困扰点相结合,导致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四)主体变化重视不足

当前的95后青年,其价值选择与生活态度较之过去的大学生有了极大的变化,优越的生长环境以及大信息的传播使得他们“自我”,眼界更开阔,但是同时也更脆弱。他们的个性张扬,敢于追求理想,但是同时又缺少面对挫折应有的心态;情感丰富却因缺少倾诉而更容易沉溺于网络世界。但主体的变化却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仍然沿用过去的教育方式。

四、网络舆情视域下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

马克思曾指出:“如果从观念上考察,那么一定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3]。高校是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高校主动适应高校思政工作的新常态新要求新路径,恰当处理好网络舆情,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高校必须实施的固本工程。

(一)创新工作理念,尊重大学生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主体地位

网络新环境背景下,微时代的脚步大步跨进,高校网络舆情不断颠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也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求新求异是当代大学生最显著的特点,网络生活方式带来思维方式的新呈现正好契合了大学生这一特点,而“居高临下、空洞说教、照抄照搬”和“模式化、套路化、语言生硬、形式刻板”[4]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通过一定的话语体系传导出了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的要求。

高校教育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网络舆情背景下的思政工作也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语言是意识形态的载体,语言背后承载的是教育理念的深刻体现。网络舆情的微思政时代,要求思政工作者要主动融入大学生网络生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感情主动关注了解大学生在思想、心理、语言以及行为上的动态发展,转换角色,与大学生共同体验在网络空间的学习生活,真心关爱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学生在教育和自我教育中成长进步。

(二)发挥“微思政”优势,主动占领思政教育新高地

能否把控网络舆情新动向,能否主动占领网络这块思政教育新高地,能否用好网络思政这片新领域,已经成为检验高校思政工作实效性的重要考量依据。相较于其他社会群体而言,大学生之间的相处时间相对集中、持续时间长以及群体目标共性强的特征,使得我们在网络舆情瞬息万变的环境下开展思政工作仍然保持着巨大的优势,即线下教育与线上引导的相互补充。一旦在线下培养起当代大学生完整的人格和正确的信息处理机制,无论他们的生活空间转移到哪里,价值满足试图通过何种方式实现,都能达成我们所希望的价值主张。

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要逐步完成从面向点的转变,即从大学生群体的“大思政”转变成大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微思政”[5]。“微思政”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的状态,把占领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网络舆情引导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任务。要牢牢把握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动权,化被动接受为主动研判,及时把握动态,充分发挥网络舆情作为“思政晴雨表”的重要作用,强化推进网络媒体主阵地意识,建立立体化交叉覆盖的新媒体主阵地。以网络为载体,通过社交工具进行多样化的思想教育传播。坚持创新理念、路径和教育方法,摒弃浮夸、远离实际情况的教育思想,借助新媒体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三)创新联动机制,提高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能力

1.建立队伍,强化网络舆情的管控能力

高校要培养一批有思政理论基础、网络技术过硬、了解学生思维习惯和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的网络思政队伍,使之成为高效专业的新媒体专家型人才。要不断提升高校网络思政队伍工作水平,有效开展网上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另一方面,要明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使之程序化、制度化,提供网络舆情相关突发事件的指导和参考,以便各级管理人员在出现突发网络舆情事件时能够反应迅速、职责明晰、处置有效。

2.铺设渠道,全面掌握当代青年大学生对校园及社会议题的关注情况

一方面要注重日常校园网络舆情跟踪,以网络为基础平台,加强调查与分析,倾听学生的真实呼声。从而建立灵活准确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在网络舆情危机发生之前,提前通过对有效信息的研判、分析,预测舆情走势和提供应对处置预案。要完善校园网络舆情日常监测制度,充分利用网络雷达、信息检索及数据挖掘等技术,对校园网信息进行实时监测、采集。

3.主动作为,提升主动设置和引导议题的能力

对于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舆论,要及时予以关注,高校思政工作队伍要主动参与,激发和引导多数学生的“理性声音”,占领校园网络舆情的阵地,同时增强自身在网上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队伍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网络论坛上有一定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优秀青年代表,形成良好的群体共鸣,通过他们影响舆论走向,倡导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舆论导向[6]。同时,积极构建自律机制,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4.引领青年,使当代大学生更加辩证看待网络舆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新时代青年并不缺乏全面评估状况的能力,而只是常常会陷入到舆论的漩涡中而不知所措,继而盲从,变得失去了独立的判断力。我们要培养青年大学生的辩识能力,引导他们在网络舆情产生时,敢于打破扑面而来的信息迷雾,获取焦点议题的各方面信息,学会倾听并听取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2]严顺龙.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榕召开[N].福建日报,2017-07-11(1).

[3]韦建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0.

[4]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课题组.新形势下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路径探析[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6(3):25-32.

[5]薛红艳.网络舆情下大学生“微思政”探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5:26.

[6]杨雪萍.网络舆情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3:56.

猜你喜欢
舆情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消费舆情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