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泽林
(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的教育,是高校培养学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重任,培养出能够独立从事专门研究的高层次、高素质科研人才,能够撰写和发表符合国际标准的学术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1]。虽然研究生入学前都已经经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检验,有了一定的语言基本能力,特别是在阅读理解方面的基本功都比较扎实,然而他们的写作能力特别是用英语进行论文写作的能力怎么样呢?笔者就工科学生的学术英语课程的学习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更好地获得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从中获得一定的启发,更好地为工科院校的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提出理论依据。
JORDAN(1996)指出,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即EAP)最早出现在英美国家,“为国际留学生开设的英语强化课程”[2],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学术英语的基本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事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专业学习。其实,学术英语(EAP)是脱胎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教学主张,是一种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分支。从20世纪70年代起,学术英语教学实践在许多国家得以广泛运用,它的最初形式是EST(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然而今天,学术英语已经成为一个“范围宽广、形式多样的英语教学领域”[3]。
至于需求,Hutchinson和 Waters(1987)认为,需求包括:(1)客观需求(necessities)。 (2)客观缺乏(lacks)。(3)主观需求(wants)。在这三种需求中,客观需求是指学生在自己的专业学习和今后工作中所需要的英语技能,客观缺乏是指学生现有的英语技能对于自己的目标情境方面与客观需求之间的差距,主观需求是指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说,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往往不一致[4]。透过需求调查和分析所得到的资料可以为特定的课程设计奠定基础。
调查问卷主要参考了来自美国、日本和香港各个层次的高校所开设的 “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Alexander,Argent&Spencer(2008)对学术英语语言技能的描写[5]。问卷调查的目的是要了解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方向的工科研究生对学术英语的知晓程度;在使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以及学术英语课程开设需求的情况。蔡基刚对复旦大学等四所大学的本科生进行了学术英语需求调查,结果发现本科生对学术英语的学习需求是非常迫切的。然而研究生对学术英语的学习需求怎么样呢?
本次调查是对某大学工科研究生进行的学术英语需求调查,为了获得更有价值的可比性的有效信度,我们分别从2015级和2016级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方向的新入学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时间分别是2015年9月和2016年9月。问卷调查随机定时进行,其中男生占52.6%,女生占47.4%,由学生自主完成,回收有效问卷114份。问卷内容包括学生个人信息、英语水平、学术英语需求,总共20项,其中3项是单项选择题,其余17项是多项选择题。Long认为课程设置必须与学习需求密切相关,否则,课程内容要么太深,要么太浅,那样就会背离学习者的真实需求。
就研究生现在或今后的学习需求方面,本研究设定了6个选项:(A)选修全英语或双语课程;B)用英语阅读本专业文献和专业资料;(C)听外籍专家或学者的英文讲座或讲课;(D)出国留学或作为交换生出国学习;(E)参加托福、雅思、GRE等标准型测试;(F)均无。结果是B(用英语阅读本专业文献和专业资料)需求最高,75.4%,而C(听外籍专家或学者的英文讲座或讲课)其次,为41.2%,由此可见目前研究生的需求还是属于外向型的需求。但有了这方面的需求,62.3%的研究生在听英语学术讲座或讲课有困难、不会记笔记;64.0%的研究生阅读原版教材和专业文献速度慢;64.9%的研究生用英语做论文的口头陈述和参加学术讨论有困难;51.8%的研究生写英语的专业摘要、实验报告和小论文有困难;尤其有81.6%的研究生感觉词汇量不够,尤其学术词汇和准专业词汇不够。由此可见学术英语的开设不仅有必要,更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开设各种类型的学术英语课程。
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导师和专业课老师要求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阅读本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这样的要求占28%,偶尔要求的占37.7;导师和专业课老师要求研究生用英语写摘要或文献综述、或实验报告、或小论文的占26.4%,偶尔要求的占29.8。
当询问用英语写摘要、文献综述、实验报告、论文对你的学习和研究方面是否重要,有86%的研究生认为重要或非常重要。如果现在要求研究生围绕一个与他们专业相关的话题进行学术研究和写作,65.8%的研究生都知道选题、搜集文献、写文献综述、写提纲、听学术讲座、写初稿、修改初稿、交终稿等基本步骤,毕竟研究生已经在本科毕业时写过本科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如果学校有这样一门专门传授学术英语技能和学术规范知识的学术英语课程,受试中66.7%的研究生都会选修,并且希望在学术英语课程学习中掌握学术英语技能(67.5%)、学术语言(54.4%)、学术交际能力(49.1%)、学术思维(46.5%)、学术研究方法(34.2%)和学术范式(21.1%)在本次调查中,有71.1%的研究生认为,通过学术英语课程学习,可以提高学术英语阅读技巧,比如略读、查读、记笔记等;64.9%的研究生认为可以提高学术论文写作技巧,比如摘要写作、概要写作、文献综述等;43.0%的研究生认为可以提高听学术讲座技巧,比如信号词、记笔记等;也有43.0%的研究生认为可以提高学术交流的要领,比如体态语、视觉辅助等。学术规范知识,比如引文、避免剽窃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有37.7的研究生认为可以提高学术规范意识。
62.3%的研究生赞同将学术英语课程分成学术英语阅读、学术英语讲座、学术英语写作、学术英语交流等子课程,另外有12.3%非常赞同。被调查的研究生都期待英语教师着重教授学术英语知识(36.0%)、学术英语阅读(45.6%)、学术英语写作(43.9%)、学术英语听力(37.7%)、学术英语交流(59.6%)、学术英语口语(47.4%)。学校如果开设下列学术英语课程,研究生会选修:学术英语综合(28.9%)、学术英语听说(56.1%)、学术英语交流 (62.3%)、学术英语阅读 (46.5%)、学术英语讲座(39.5%)、学术英语写作(36.0%)。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开设学术英语课程是非常赞同的,特别希望开设学术交流英语,因为英语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工科研究生在学术英语交际能力方面存在欠缺。超过一半的受试者普遍有学术交流英语的学习需求,在访谈时他们也一致支持开设具有学术性、应用型和专业化的英语课程,以提高学术英语交际能力,为进行各自的专业学习与研究、论文撰写和发表、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交流等等方面做好准备。
学术英语是英语教育领域较新的一个教学和研究概念,在工科专业方向设置学术英语课程应该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表明,研究生普遍缺乏学术英语的系统学习,他们非常需要学术英语的系统学习。因此,为了改变研究生基础英语强调语言基本技能训练传统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建立以专业研究和学术交流为目的的学术英语训练系统,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出发,提供扎实的学术英语语言技能和英语学术写作规范基础 (如学术论文写作技巧和学术会议策略等),显著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培养出能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高层次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曾建彬.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10):79-83.
[2]JORDAN R R.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1-3.
[3]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79-83.
[4]Hutchinson T,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78-80.
[5]Alexander,O,S.Argent,J.Spencer.EAP Essentials:A teacher’s guide to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Reading:Garnet Publishing Ltd,2008: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