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伟 ,杨亮 ,王文薇
(1.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云南腾冲 679118;2.台湾艺术大学创意产业设计研究所,台湾新北 22058)
“特色小镇”的概念起源于2014年。根据一些学者的观点,特色小镇是政府部门在供给侧机构性改革背景下所提出的一种制度创设,一部分学者将特色小镇建设视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工具。2016年浙江省在小城镇建设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得到了中央的关注。特色小镇建设承载起了地方政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区域产业体系的期冀。现阶段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顶层设计问题、建设运营问题、产业发展问题、功能融合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仍然是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于经济方面,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体验模式研究可以为特色小镇的建设运营、产业发展和功能融合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于政府层面,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体验模式研究可以促进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体制机制和顶层设计问题的优化,进而让政府部门在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明确自身的职责。于民生层面,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体验模式的研究,可以起到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特色小镇是我国城镇化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新事物。现阶段我国特色小镇的研究工作主要以经验研究和制度性分析为主。定性研究是经验研究中的主要内容,特色小镇的意义、建构过程等内容是学者所关注的主要内容。特色小镇作为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的手段及其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与特色小镇建设有关的文化创意体验模式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了以下方面。
特色小镇的培育工作起源于2016年7月。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通知》的要求,我国拟在2020年以前,在全国范围内培育出1000个特色小镇[1]。从国家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产业和就业是拉动城镇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是现阶段特色小镇建设工作中的关键因素。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体验模式建立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基础之上,各种类型的特色小镇的构建,可以在围绕产业需求构建配套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发展。
可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的统一,是文化资源的主要特征。为了在坚持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础上,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国家需要在构建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体验模式的过程中,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和突出特色,是文化创意体验模式建构过程中所要关注的问题。作为文化资源的配置主体,政府部门发挥着传承与保护公共文化资源的作用。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体验模式的构建,可以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是特色城镇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以旅游产业为依托,打造文化创意产品,具有着激活区域经济的作用。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可以为小镇提供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体验模式的构建,可以在传承当地文化功能的基础上,提供新的文化传播途径因而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开展,可以为精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文化因素是旅游产业的灵魂要素,借助文化创意体验活动提升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可以让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得到有效强化。
通过对旅游小镇的价值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旅游特色小镇发挥着产业功能平台的作用[2]。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体验模式的构建,可以在挖掘本地特色的,明确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围绕文化产业的产业需要打造配套环境、研制创意产品,进而借助人才因素的作用实现城镇化的发展,最终通过文化产业与旅游业、餐饮业集交通运输业等行业之间的联动作用,实现产业升级。
选址因素可以被看作是事关文化创意体验模式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文化创意体验项目的选址阶段,相关部门需要对保护耕地与满足城乡坚实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进行有效解决。
旅游产业的服务对象的流动性相对较大。流动人口的问题是旅游特色小镇未来所面对的一大重要问题。对小镇规模进行合理控制,可以让特色小镇更好地应对慕名而来的游客。
产业布局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旅游小镇开发工作的影响。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体验模式建设工作的开展,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对小镇的内外部条件和当地文化资源进行深入分析,并要在此基础上确定长远化的发展战略。在产业布局方面,相关部门需要以科学化合理化的旅游文化主题为依托,为小镇提供科学化合理化的运营机制。
随着特色小镇自身规模的不断增加,完善化的公共基础设施成为了人们各项需求的保障因素。现阶段一些小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并不能满足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基本生活要求。从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来看,在投融资建设主体层面,特色小镇建设经营企业在资本注入能力和自身实力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引发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投资主体的履约能力也会成为特色小镇建设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体验模式的建构,是对现有的城镇旅游业发展模式进行创新的重要举措。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场的优化配置和旅游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化,已经成为了降低特色小镇运营成本,促进规模效益形成的重要因素。从自身的文化资源特色入手,构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主题化发展策略,可以在对旅游产品的唯一性、个性化、体验性和参与性进行强化的基础上,为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体验模式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集群[3]。
从特色小镇文化创意元体验模式的建构过程来看,政府部门在统筹规划过程中,需要将旅游小镇视为一个整体景区,特殊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资源、独特的人文精神、特有的地方材料和傲人的生产技艺是新时期特色小镇所要具备的因素。民族文化价值的开发,可以被看作是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体验模式建构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问题。以我国云南省为例,该省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省份,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联动作用的发挥,是云南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工作中所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通过对滇西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情况来看,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的旅游经济开发模式是这一地区所采取的主要发展模式。
以云南省腾冲地区为例,当地自古以来即为云南西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博南古道、南方丝绸之路和史迪威公路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自2015年腾冲撤县设市以后,从文化资源结构入手,在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已经成为了当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思路。从民族文化价值开发工作来看,与民族文化价值有关的创意产品主要包含了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当地少数民族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二是具有地域价值的边境旅游项目;三是具有民族文化的旅游活动。以腾冲市猴桥镇为例,傈僳族传统建筑艺术和民族风俗在当地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产品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地边境线长为72.8公里,境内有国家级一类对外开放口岸猴桥口岸,与缅甸城市密支那之间的距离为2155公里,与印度城市雷多之间的距离为31.5公里,系历史上的史迪威公路的重要节点。在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当地可以借助琅琊山、莲花石、槟榔江风光和傈僳族民俗风情为依托,打造旅游产品。民族文化具有着注重个性化的特点,基于旅游文化的文化创意产品的构建,不是对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简单融合,而是要旅游资源开发和发挥在那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入手,借助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打造给予民族文化的创意产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入手,对民族文化与其他旅游资源的结合方式进行创新,可以在突出特色、增强吸引力和提升旅游品位的基础上,对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体验模式进行优化。
在强化整体效益的基础上打造特色品牌,遵循保护中开发、开发中管理的原则,要求各地在构建特色小镇的过程中,注重小镇建设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方向、力度和措施,并要对各类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方向、力度和措施进行明确。对此相关部门也需要在对各类小镇的规模和发展定位进行明确的基础上,做好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工作,以便让特色小镇体系表现出功能与规模相适应的特点。
产业优势、地域风貌特色、城镇发展成效与动力保障之间的融合,可以为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在旅游行为模式方面,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体验模式可以可以借助“食、宿、行、购、游”等旅游要素,打造特色旅游创意产品,帮助人们形成文化记忆。以云南腾冲地区为例,以火山群为代表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以抗战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当地构建文化创意体验模式的基础要素。在旅游领域,火山温泉景观已经成为当地一大知名旅游品牌,国殇墓园和滇西抗战纪念馆项目已经成为了人们了解中国远征军,了解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的载体。在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体验模式的建构过程中,当地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设计模式开展文化创意体验活动:第一。借助松花糕、棕包米等当地特产建构具有当地特点的饮食文化;第二,构建以民宿形式为主体的旅游住宿服务体系,以民宿项目为依托,对当地的特色资源进行有效运用,可以让游客在入住民宿以后,在与当地居民同吃同住的过程中了解当地的文化气息;第三,在和顺古镇历史文化核心保护区,当地构建了以“马帮游”为代表的旅游服务形式。这种骑马游览形式的应用,可以让当地居民增加经济收入,也可以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增加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在购物消费层面,当地可以构建一些民族工艺制作作坊、人工宣纸制作作坊等创意产品。这一措施可以为游客提供了解当地传统工艺文化、体验当地工艺文化的载体,这种体验过程也可以让本地居民更好地传承本土文化[4]。
农业活动体验旅游活动现阶段已经成为了一些地区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内一些城市已经进行了插秧体验活动等一系列农业体验活动。以腾冲市河顺镇为例,“耕读文化”旅游体验模式的构建,是对当地旅游体验模式进行创新的一种有效措施。从旅游的构建过程来看,当地可以构建一种以宗祠学堂体验模式、接待式居住模式、自主式旅游模式、民居建筑参观模式、图书馆学习模式、公园游憩模式和湿地旅游模式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体验模式。如在宗祠学堂体验模式构建以后,当地可以邀请各姓氏中的一些老者在宗祠内为本家子孙开展学堂教育。一些外来游客也可以参与到授课活动之中。将当地的一些诗歌编印成册公开发行,也可以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体验这种的独特的传统文化。和顺古镇图书馆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乡村图书馆。以图书馆学习模式为主的体验模式的构建,可以让游人在图书馆内体验当地农民读书、学习的氛围,在游览,当地可以围绕和顺古镇的历史、马帮文化、翡翠文化的发展等内容设置有奖问答活动,以便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主动关注当地的历史文化,给予游客的奖品选择当地的特产(如宣纸和油伞)。以便让游客形成对和顺的文化记忆。湿地旅游模式的构建,可以为游人提供理想的写生空间。对一些历史遗迹进行保护性开发,也可以让游客意识到不重视文化保护的后果。
现阶段国家已经在云南、海南和北京等地组建了旅游警察队伍 (如三亚市公安局旅游警察支队和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安保总队)。在笔者看来,借助警方执法力量规范旅游治安环境,可以为旅游产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一定保障。旅游功能是特色小镇的一大重要功能。在文化名镇旅游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也可以对高等院校在旅游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5]。借助高等院校的创新功能优化创意体验模式,可以带给游客一种独特化的旅游消费体验。
以腾冲市为例,该地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产业示范基地等多项殊荣。以“保护风貌、浮现文化、适度配套、和谐发展”为核心的镇域经济发展方针是推动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腾冲市政府与启迪事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国际文创冰雪小镇项目就是发挥高校创新作用的创意体验模式,这一项目中包含了室内滑冰、滑雪等休闲娱乐项目,可以带给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群众以独特的冰雪体验。在这一创意体验模式下,游客也可以了解到油纸伞、傣族织锦、打锡箔等特色工艺,感受到如洞经古乐、佤族清戏等腾冲当地传统文化特色。通过以商招商、以商招智,集合清华及启迪资源,小镇已经引入清华大学的生命科学技术、泰国兰实大学东方医学院、清华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风马音乐节、康辉旅游、途家、清华文创院等30余家单位入驻,启迪“园区+产业+金融、技术+资本+产业、政府+企业+大学”的立体三螺旋模型,以及“科技园区(巢)+科技实业(凤)+科技金融(食)”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的构建,可以有效促进当地产业的转型升级
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体验模式在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具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根据云南腾冲等地所取得的经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集群的构建,在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体验模式建构过程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民族文化价值的合理开发,可以让特色小镇的地域文化特征得到强化。在体验模式建构过程中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可以让游客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消费体验。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体验模式,可以让人们对加深对地域文化特色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黄静晗,路宁.国内特色小镇研究综述:进展与展望[J/OL].http://www.kqzs.cn/cpzs/columnsld=65&&pmcld=40.html.
[2]赵华.旅游特色小镇创新开发探析[J].经济问题,2017(12):104-107.
[3]姜太芹.和顺古镇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J].民族论坛,2017(5):58-63.
[4]杨晓帆.腾冲和顺古镇“耕读文化”景观开发模式探索[J].创新科技,2016(3):64-66.
[5]王佳,尹敏.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5,34(5):70-74.
[6]林荣泰,John G.Kreifeldt.请勿触摸:设计科技与人文艺术的对话[Z].2014.
[7]林荣泰.文化创意,设计加值[J].艺术欣赏,2015(7):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