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耗散结构理论下青年教师教育信仰的重建

2018-03-07 02:28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信仰教育

张 欢

(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雅思贝尔斯曾说过没有信仰的教育只是教学的技术。近年来教育信仰在功利主义、消费主义及拜金主义等的冲击下逐渐扭曲和堕落,尤其青年一代,出现了教育信仰不正当甚至缺失的现状。因此本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教育信仰的重建方法,旨在帮助青年教师重铸正当的信仰,在教育领域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

1 教师教育信仰的概述

1.1 教师教育信仰的内涵

“信仰”,在精神层面上表现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某一事物的确信和追求,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人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行为导向和行为价值标准,信仰不同于理想,信念又或是迷信,它却是一种以道德为基础的终极关怀与理想。

“教师教育信仰”,于我而言,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活动,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重要途径,是人类自我生成的基本方式,而教师又是教育生活的主要构建者、经历者、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教师是教育信仰的真正主体,教育信仰主要是指教师的教育信仰,是指教师对教育本身包括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以及对于自我人生境界提升的确信和追求。

1.2 教师确立教育信仰的必要性

(1)教师职业特性的客观要求

教师的工作方式不同于社会其他职业,它的实施并不需要使用什么工具,却是要用教师自己的知识智慧以及人格魅力在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去影响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思想动态都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教师教育信念的缺失与否,正当与否就显得极其重要,也将直接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与变化。

(2)教师追求自我人生幸福的必然要求

正确的教育信仰不仅能使教师并对自己的职业保持着高度的认同感,理想情感得到升华,更能潜移默化的在互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促进教学效果,极大的感染着受教育者,使其他们能够最为健康,快乐的成长。

(3)社会经济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经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早已将科教兴国提到了战略地位的高度,并以在落实教育先行的各项举措。党的十八大也多次强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教师教育信仰的建立已经刻不容缓。

2 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原理及教育系统耗散结构特征

2.1 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原理

耗散结构是指一种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它通过与外部环境交换材料、能量和信息,形成更稳定的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的形成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系统必须是开放的;二,系统必须处于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域;三是系统中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动态过程。

2.2 教育系统耗散结构特征

(1)教育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首先学校教育者和受教育的对象有着不同文化背景,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再者教育的实施,资源的整合与协调都建立在各高校之间的互动来往学习分享之上,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换。最后教师对学生知识传授及培养好比能量,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不断向学生释放着能量,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

(2)教育系统处于远离平衡非线性状态。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就是远离平衡,不断输入整理且不断形成新的有序结构的过程。此状态下,学生会很快速高效的将所学到的新的内容内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中,让其处于平衡状态。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运用一些教学手段或是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非平衡状态,从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输入,激发学习兴趣。。

(3)教育内部各要素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教育体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其下有着各种各样会随时突变的子系统,它们在一定的规约下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协调发展。正是由于各个子系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发生着非线性作用,促使整个系统呈现出差异性,多样性以及不平衡的特征。

3 青年教师教育信仰的现状与归因分析

3.1 青年教师教育信仰的现状

(1)教育信仰的多元化、庸俗化

青年一代教师,刚踏入教育领域,参加工作时间短,往往会受到功利主义,虚无主义等不正当的思想的影响,使其在正当教育信仰周围徘徊。不难发现,当前许多青年教师大都追求物质享乐,仅把教师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课上无心教学,课下办补习班、做兼职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内心的信仰变成了虚幻,出现教师信仰多元化、庸俗化的现象。

(2)教育信仰的虚无化

在职前教师的培养以及在职教师的培训过程中都会学习有关加强青年教师对于教育的信念与理想的内容,但是大多都是空洞的理论学习,很少给青年教师提供机会去指导他们如何践行这一教育信仰,政治课也往往是一大堆空洞,乏味的理论,缺乏实践与指导,从而导致教师信仰的虚无化现象。

(3)教育信仰的缺失

大多数青年教师在入职几年后或者更短的时间内,缺乏毅力,拖延症严重,做事随意,任意而为,又缺乏明辨是非的意识,同时受到周边环境或是周边老师不恰当的教育信仰的潜移默化的同化,立场往往发生偏移,随即就会出现在教学中缺乏创新,得过且过,照本宣科,对学生放任不管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缺乏教育信仰,产生了职业倦怠感。

3.2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归因分析

教育系统身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同样受到外部以及内部双重因素的影响。

外部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今在各种不恰当思想的冲击下,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趋于低俗化,金钱至上,及时行乐等观点使人们的精神信仰渐渐出现危机。这种负能量势必会输入到教育体系之中,促使缺乏刚从学生转换到教师身份的青年一代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形成一些不恰当的教育信仰,或是导致教育信仰的缺失。

内部受到学校因素的影响。教师薪酬偏低,教师工作压力大,教师负面情绪增多,青年一代教师往往易受周边环境影响,情绪波动严重。同时,教师之间竞争激烈,为了获得更多的名利荣誉,将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攀比竞争上,教学心态已发生了严重的扭曲,青年一代教师往往好胜心强,不甘心落于他人之后,不自然的也随了大流,初心不再。

4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青年教师教育信仰的重建

4.1 从国家、社会外部环境角度重建教育信仰

首先,国家层面需努力完善教育的体制机制,教师的教育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体制机制的制约。学生的升学就业压力,家长的期望,都使教师无法指向学生使其全面发展。因此,要使教师真正的指向真善美,建立良好的教师信仰,国家应该努力完善教育的体制机制,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教师才能够有更多的依赖感和归属感。

其次,社会应给予教师多一份宽容、理解和支持。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是可以理解。而整个社会对于教师的期望过高,将教师职业神圣化,给教师群体带来很大的压力和紧张感。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因此,社会给予教师多一份宽容和理解,将有利于推动教师教育信仰的提升和发展。

4.2 从学校内部环境角度重建教育信仰

学校是教师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单位,是教师的教育理想和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平台,因此学校应制定合理的制度和措施来凸显教师的主体地位,尊重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关注教师个人的发展,提升教师的职业安全感等为教师信仰的培育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指出。学校同时可以制定恰当的考核制度。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适时的对教师进行不间断的考核有利于促进教师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不恰当的信仰。同时也可以给予老师更多的约束,特别是青年教师,思想上较老教师略显松散,通过考核的方式能让他们在思想上得以重视。这是教育制度远离均衡的内在动力。

4.3 从青年教师自身角度重建教育信仰

青年教师个人的努力在教育信仰培育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青年教师要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具有清晰的自我认同,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正确看待自身的存在价值和职业意义。作为一个刚踏入职场的新人,应该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情感不断得到升华,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的同时,储备大量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其次,青年教师应培养深厚的教育情感。深厚的教育情感能使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饱含热情,能积极投身到教育这一伟大事业中,为全人类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更好地促进教育信仰的确立。青年教师应该多向身边优秀教师学习探讨,不断挖掘自己在教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培养自身良好的精神素养。

最后,青年教师要有坚定的教育意志。教师信仰是教师的教育情感和教育意志的深刻表达,确定坚定的教育意志,能够帮助教师克服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和难处,克服教师职业的倦怠感,促进教师信仰的确立和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信仰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