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8-03-07 05:42王君张亚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应用型教学内容体系

王君,张亚楠

(沧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北沧州 061000)

在高校培养人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内外高校对此都十分重视,以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操作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实践教学的内容涉及课程实验、毕业实习、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等内容,无论在促进学生将所学各种实验技术融会贯通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技能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质量提高过程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生物科学是许多地方院校的老牌专业,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实验教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平台。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就对新升本科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一系列文件均提出,高校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优化,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很多新升本科地方院校纷纷把人才培养目标转型到培养 “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上来,所以要促进就业,实现师范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优化课程结构,调整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是生物科学专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1 构建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

让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外转化为能力,向内转化为素质,必须通过实践环节来实现,而创新性实践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教育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了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事实证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体现在“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都与实践密不可分。因此,基于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改革和创新本科生实践教学模式,既是当前新升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是提升实验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教学质量有了普遍提高,但仍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高校仍存在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亟待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转变、教学内容有待更新,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因此必须加快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实践教学的实施首先要转变人的认识规律,要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本规律[2]。实践教学过程即一种认知过程,是在理论教学获得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以获得直接经验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是不可替代的。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就需依靠实践教学来实现。另外《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也明确提出:要推动高校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实验课程的整和、资源共享,拓宽校外的实践渠道,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2 构建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紧迫性

新世纪高等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应用型的创新人才,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社会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这就对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各普通高校也对该专业学生提出了培养较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更高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占有很大的课时比例。但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仍存在教学内容相互割裂及陈旧、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经费投入较少、实训强度不够等问题。能否成功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和就业。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整合实验资源,是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3 构建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原则

新升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构建,是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探索,提升实验教学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应遵循以下原则。

3.1 实践性原则

实践教学不同于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能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验验证和分析,能给予学生广阔的实践机会和条件,发挥学生想象和创新的空间,培养学生发现、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用探索的眼光去观察事物,逐步形成创新思维和意识,将知识转化为综合能力。

3.2 社会需求原则

新升本科地方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掌握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方法,满足社会和相关行业对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紧紧围绕岗位需求的各项技术指标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环节。做到学教和学研相结合,避免出现与用人单位想脱节的情况发生。

3.3 系统性与整体性原则

生物科学专业的研究领域越发广泛和深入,内容也越发丰富,交叉学科也越来越多,因此,在构建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因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贯穿在整个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活动中,所以既要考虑其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建立系统性的实验项目内容框架与体系,又要及时跟踪了解与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将前沿的知识和技术方法更新到实践教学内容中,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相互加强[3]。

3.4 循序渐进的原则

为保障学生在四年学习过程中能连续接受不同层次的实践锻炼,应科学合理的编排实践教学内容。各学科相互重复的基础实验课程作应安排在前两年完成,如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技术等;各学科不同的实践课程、专业实习与课程实践等可安排在第二、第三学年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综合性较强的环节可安排在第四学年完成。遵循学习规律与综合能力增长的循序渐进性,是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力保障。

3.5 整合共享原则

传统的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实验课程大多为独立设课,实验学时少,部分内容重复,如在各科实验课程中均有关于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的内容,动物实验中基本组织结构的观察与人体解剖学中组织实验内容相近,微生物学实验中的霉菌观察与植物学实验中的菌类植物实验相近,植物学中的裸藻观察与动物学中的绿眼虫实验相近,这些现象造成教学设备、人力和场地的极大浪费,因此科学合理的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整合各项实验技术,对相同内容进行归类合并,发挥教学资源的最大效能。

猜你喜欢
应用型教学内容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