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磊
(常州建东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 213032)
近年来,各级政府、各高校对就业创业工作日益关注:在政府层面出台政策、制定计划、下发文件,全力促进就业创业教育的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和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对高等院校就业创业工作起到极大推动作用。各高职院校也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能。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如何做好高职生就业创业工作值得深入思考研究。
近年来,在政府的正确引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整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大压力。
1.1 就业形势平稳。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根据CPI进行调整后,2012-2016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2731元增长到3325元,增幅为22%”。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由此可以预见未来大学生(包括高职生)就业将得到更有力的政策引导和社会保障,将保持平稳态势。
1.2 创业氛围良好。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将鼓励创业纳入就业方针,并要求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201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形成了便捷准入、平台建设、创业融资、减税降费、培训服务等一整套创业扶持政策。大学生也成为就业创业政策的受惠群体,据媒体报道,截至2018年5月26日,北京已有35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在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敲锣挂牌。登陆后,它们可获得融资、培训辅导、股权管理、转板上市等专业服务,大学生创业热情之高可见一斑。
1.3 压力机遇共存。今年4月,教育部公布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820万人,再创历年新高,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同时,由于很多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不能很好的匹配企业用人需求、大学生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很大差异等因素,也会导致“就业难”。但压力之下,机遇并未消失:电子信息及互联网等IT行业、机械制造业、房地产建筑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旺盛;物联网、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也呈上升趋势;中组部、人社部、教育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将到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人才政策扶持范围,符合条件的提供住房、落户等配套支持。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创业工作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理念存在偏差。很多高职院校对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单纯将就业创业教育定位为学生管理工作的补充部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除了就业创业课程外,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很少。还有部分高职院校将就业创业教育简单定义为培育自主创业者的摇篮,在这种思想的错误引导下,在开展就业创业教育过程,带有严重的功利主义的倾向,仅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创业活动中。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层面也对就业创业教育存在理念偏差,主要表现在:认为就业创业教育不重要,流于形式,对个人未来发展没有任何作用;认为高职生最重要的学习任务是提高专业技能,就业创业课程仅仅是公共课,不需要花费太大精力。
2.2 实践平台不完善。就业创业教育除了课堂理论灌输外,参与实践是也是重要的环节。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创业教育中缺少系统化的设计、循序渐进的安排,使得实践活动较为零散,不仅不能达到在实际操作中锻炼学生的目的,而且还会导致合作企业的不满。此外,很多高职院校不能结合自身的特色来设计就业创业的实践平台,很多时候照抄照搬本科院校的模式,导致这些实践平台“水土不服”,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违背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2.3 支持体系不健全。这个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很多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学生在校期间,缺少后续的跟踪监测,无法很好地跟踪判断就业创业教育的质量以及无法持续为毕业生提供相关支持指导。二是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场地、资金、实训等支持力度还不够;提供法律、工商、税务、财务、人事代理、管理咨询、项目推荐、项目融资等方面的创业咨询和服务还不多。三是高职院校之间组织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调研活动较少,无法很好地总结交流教育经验、推广教育优秀成果,不利于形成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就业创业教育发展思路。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工作关乎学生未来发展,学生、教师、学校、教育部门必须通力合作,相互配合,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3.1 树立科学的理念。首先要提高高职生对就业创业教育的认识,要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高职院校要进一步认识到就业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要认识到在高职学校中大力推进就业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教育行政部门要广泛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宣传,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宣传各地和高校推动就业创业教育的新举措、新成效,宣传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
3.2 提升师资水平。在鼓励教师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第一手教育资料。尝试建立专家库,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定期为在校师生开展培训、举办讲座等。定期组织就业创业教师培训、实训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就业创业实践的水平。
3.3 搭建实践平台。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积极搭建实习实训平台或基地,以此为依托大力支持高职生就业创业实践。通过平台组织经验交流分享会、创业设计大赛、模拟求职等活动,促进学生将就知识理论充分转化为实操技能,最终真正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要善于寻找校外资源,努力寻求企业协助,与企业制定长期合作计划,企业为实践学生提供企业指导教师,让学生真切体验到就业的感觉。此外,教育部门也应重点建设一批“高职学就业创业实习基地”,并制定出台相关认定办法,支持高职生就业实习和自主创业。
3.4 加强扶持保障。高职院校和教育部门要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场地、资金、实训、信息等多方面的支持,比如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发布相关政策、就业岗位和创业项目等信息;设立专门的资金用于高职生就业创业工作,尤其是要重点扶持大学生创业,同时还要鼓励吸引外资和国内社会资本投资大学生创业;应加大培训力度,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把成熟的创业培训项目引入高校,并探索、开发适合高职生创业的培训项目;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防范和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