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继红,李荣增
(山东省曹县中医院, 山东 菏泽 274400)
急性胰腺炎发病急、重、预后效果差,属于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我院对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在经用清胰汤的基础上配合西医综合治疗,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制订的《中国急性胰腺炎指南》[1]。为持续性急性腹痛,血清淀粉酶活性≥正常值上限3倍,胰腺有或无形态学改变。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全腹胀痛拒按,口苦发干,大便结干,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沉实或滑数。其中男52例,女58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7.5±2.2)岁;临床分型:全部为水肿型;并发症:胆囊炎4例,胆石症8例,渗出性胸膜炎4例,肺炎2例,肾性高血压4例,心动过缓3例。随即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年龄、性别、并发症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西医治疗:(1)持续胃肠减压、禁食,使胰腺得以充分休息;(2)补液,每日补晶体液1500~2000 ml,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解痉止痛。予以654-2 10~20mg,维生素K116 mg,1次/d,加入5%GS250 ml内静脉滴注;(4)合并症治疗。若合并高热,可用清开灵40 ml,1次/d,静点;如果合并感染、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则选择针对性强的抗生素;(5)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治疗。治则:疏肝理气,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方用清胰汤。方药组成:柴胡15 g,白芍15 g,黄芩15 g,厚朴10 g,木香9 g,元胡9 g,胡黄连9 g,大黄15 g(后下),芒硝9 g(化冲),1剂/d,水煎2次300 ml,分3次服。湿重加苍术15 g,槟郎9 g除湿导滞;热重加金钱草15 g,郁金10 g,以清泻肝胆;黄疸者加茵陈30 g,栀子9 g,秦九15 g,白鲜皮15 g,祛风止痛,利胆退黄;血瘀痛剧,加制乳没各9 g,化瘀通络止痛;偏气滞加沉香9 g,炒枳壳15 g,行气消胀除满;剧吐加竹茹6 g,陈皮9 g,和胃降逆止呕;高热不退加石膏30 g,知母10 g,清热生津;大便不通另予大黄30 g,泡水代茶饮,以清热泻下。
以《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药新药治疗胰腺炎的临床指导原则”作为疗效评定依据[2]。3~7天临床表现、体征由缓解直至消失,血和尿淀粉正常为痊愈;7天后表现、体征有所缓解,血、尿淀粉酶有所下降为有效;7天后表现、体征无缓解甚至加重,血、尿淀粉酶无变化为无效。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中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经用清胰汤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均在1~3天内止痛,7~10天内痊愈出院,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急性胰腺炎在中医“腹痛”范畴内,多由于嗜酒、虫积、石阻、情志抑郁、吃的太油腻等致使肝郁气滞,实热内壅、腑气不通引起的。
根据“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痛随利减”的辨证施治原则,我们采用以疏肝理气,清热解毒,通里攻下为治则,用中药清胰汤为主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方中大黄苦寒,后下能清热泻下通腑,(药理研究:大黄可抑制胰酶,促进分泌、排泄胆汁,降低奥狄括约肌张力,加强蠕动,可有助于排出被激活的胰酶和被胰酶消化的坏死组织所产生的毒性物质。同时,大黄可治疗内毒素血症和厌氧杆菌,并能改善微循环、降酶、利胰);芒硝苦咸寒,清热泻下;厚朴苦辛温,破滞除满;柴胡辛微寒,疏肝解郁泻热,(药理研究:柴胡利胆、镇痛);黄芩苦寒,清热止血,泻火解毒,(药理研究:黄芩利胆、镇静、解热、利尿、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并能抑制绿脓杆菌、葡萄球菌等;白芍酸苦微寒,缓急止痛。
总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等特点,有推广应用价值。
[1] 中华医学会消化学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S].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15(3):206-2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