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来
(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江苏 苏州 215000)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心悸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炎症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有所不同,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病情各有不同,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发生扩张性心肌病,心源性休克等症状[1]。对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药物选择以及药物治疗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内容,对提高患者健康状况十分重要。研究显示左卡尼汀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观察其效果,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期间来我就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其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期间来我就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有31例,女性13例,男性18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58.4±2.7)岁;对照组患者31例,女性15例,男性16例,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59.6±2.5)岁。.两组在一般资料上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左卡尼汀进行治疗,具体内容如下:①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患者曲美他嗪药物治疗25 mg/次,每日3次口服。②观察组。采用左卡尼汀治疗,将2.0g左卡尼汀注入250 mL的0.5%葡萄糖溶液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2]。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心肌酶、肌钙蛋白降低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进行对比,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患者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超声检查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心悸、胸闷、乏力状况基本消失,心电图超声检查有明显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心电图或超声检查未见好转。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观察组心肌酶(50.76±7.52)U/L、肌钙蛋白(0.97±0.35)μd/L,治疗后心肌酶(19.51±4.54)U/L、肌钙蛋白(0.17±0.09)μd/L;对照组治疗前心肌酶(51.33±7.42)U/L、肌钙蛋白(0.96±0.27)μd/L,治疗后心肌酶(2 9.1 6±4.4 7)U/L、肌钙蛋白(0.36±0.11)μd/L。治疗后观察组心肌酶、肌钙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心肌酶与肌钙蛋白治疗前后对比( ±s)
表1 心肌酶与肌钙蛋白治疗前后对比( ±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心肌酶U/L 肌钙蛋白μd/L 心肌酶U/L 肌钙蛋白μd/L观察组 50.76±7.52 0.97±0.35 19.51±4.54 0.17±0.09对照组 51.33±7.42 0.96±0.27 29.16±4.47 0.36±0.11 P >0.05 >0.05 <0.05 <0.05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显效15例,占48.39%。有效14例,占45.16%。无效2例,占6.4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显效10例,占32.3%。有效15例,占48.39%。无效6例,占19.3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治疗有效率对比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由于病毒侵袭心肌及心肌小血管,而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产生变态反应以及病毒释放素间接损伤心肌引起的。对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在其急性期需要采用合理有效的药物对病情进行控制从而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左卡尼汀是一种生理功能化合物,能够促进长链脂肪酸氧化,为心肌细胞提供能量,从而达到修复受损细胞的效果,对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良好。左卡尼汀通过参与心肌脂肪代谢,保护缺血心肌,进而改善患者的心肌能力代谢。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实施左卡尼汀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酶、肌钙蛋白低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左卡尼汀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治疗中能降低心肌酶以及肌钙蛋白含量,缓解胸闷、心悸等症状,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任宝花.左卡尼汀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07):175-176.
[2] 黄 鑫.左卡尼汀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07):187-188.
[3] 庄立宾.左卡尼汀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03):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