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晶
摘 要:应用写作课程是提高大学生实用文写作能力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实用文在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被需要,因此重视实用文写作,是提高学生未来工作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本文从大学应用写作课程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工坊式教学的应用意义,并在工坊式教学目标下提出了大学应用写作课程的改进措施,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努力。
关键词:应用写作课程 工坊式教学 实用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b)-0205-03
传统教育下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往往会面临着求职上的很多问题,比如求职简历的制作较差、个人能力的展示不足,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在就业中问题比较多。企业对大学生的评价往往是大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可以,但是动手能力差,在工作适应上表现不良。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技能操作是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大学应用写作课程的开展是提高大学生的实用文写作能力的重要课程。在信息化技术和多媒体发达的现代,文字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快,工作中需要实用文进行信息的传递,求职也需要实用文写作,当然毕业也离不开实用文写作。所以说实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大学生工作能力的强弱。
实用文是指的人民群众或者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解决各种事物时经常使用的惯用的格式的问题。实用文的写作内容涉及广泛,首先是行政公文类,它包括了政府部门的通知、公告、批复、意见、会议纪要等,其次常见的通用事务类,包括了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规章制度、计划等,再者个人事务类,包括的信函、悼词、祝词、学术论文、实验报告、经济合同、诉状、判决书、广告、通讯等。可以说实用文使用广泛,关系到未来大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目前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高校开展了应用写作课程。为了确实的让学生毕业后实用文写作与实际工作能够有效对接,课程采用了“工坊式”教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目标的建设,从而实现大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并让学生顺利地掌握实用文的写作技巧。
1 目前大学应用写作课程的不足
1.1 学生的重视程度低
首先学生本来对于文章写作兴趣较低,学生大多觉得枯燥乏味,再者实用文不像其他的小说、散文等,其结构是比较固定,因此对于实用文写作学习,学生提不起兴趣,自然重视程度也比较低。其次,学校对于学生的实用文写作不重视。从学校来说应用写作课程是一门课,它并不能够占据学生较高的学分,这也导致了学校开了这门课程,学生参与学习的并不多,结果只有在用的时候学生才会意识到实用文写作的重要性。
1.2 教師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因为应用写作是一们公共基础课程,它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方面虽然是必须的,但是由于学分低,教师本身重视也不高。大多数进行讲课的教师多是其他科目上的兼职老师,因此教师的讲课水平技能并不高。尤其是当涉及到教师工作中不熟悉的领域,如法律条文、祝词等内容时,教师也缺乏相应领域的写作经验,从而在教课时,教师不能进行具体详细的讲解,导致了教学水平质量不高。
1.3 写作理论与实际应用脱节
应用写作教材版本多,且教材的内容更新慢,这就导致了在教材的内容有些与实际工作的需要不一致。而且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对于课中所涉及到的案例,也不够新,容易导致了教学所学与实际操作有差异,不能满足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快速进行应用写作的需求。
1.4 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应用写作是一们理论性比较强学科,因此这门科目的教学方法上一直比较陈旧,依然是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左耳进右耳出,学生对所学漠不关心的状态。
2 “工坊式”教学的应用理念
工坊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工作坊为载体,以实践为目的教学组织模式。工坊式教学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德国,这种教学模式在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探索、发展后,由六十年代美国的风景园林设计师将工作坊的概念正式地引入实际的工作计划中来。工坊式教学可以将具有不同思想、不同思考方式的人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工作团体,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进行的沟通交流方式。
工坊式的教学途径目前主要有三步,第一是根据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工作坊的组建。组建工作坊需要从完成任务本身出发,选择合适的人员,然后根据提供的任务的背景,确定任务的最终目的,从而为完成任务,编写任务要求、工作步骤、人员写作、完成的任务的方式、时间等,是由教师带领下,群体共同分工进行的。第二是开展学生探索式的自主学习。教师先进行学生分组,然后根据让其根据所分配的内容,进行文献搜索、小组讨论、调查等来完成任务内容。第三是展示成果和对学生点评。学生通过对自己完成任务情况,以文章、报告等方式来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完成情况来点评学生的表现,并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引导其改进,从而促进学生在理论知识上实践能力的培养。
工坊式教学理念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主要体现在:首先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将学生作为了整个教学内容的主体。通过分组进行工作任务分配,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发挥作用。其次,工坊式教学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协作,从而模拟了未来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学生协同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最后,工作坊模式的评价和考核方式不单单只以结果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标准,还要综合考虑学生在工作任务完成中的表现,有助于对学生的正确评价。因此,工坊式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有着巨大的帮助。
3 分析大学应用写作课程工坊式教学目标的建构
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缺一不可
首先在工坊式教学的要求下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为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所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指导,为实践的正确性提供了保证。而实践也是检验理论的依据,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运用知识熟练程度的一种检验。因此,两者结合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将应用写作运用到实际中去。比如,工坊式教学时将学生按照专业不同进行分组,教师提供每个不同单位的招聘信息,然后给每个组的任务是进行一封求职信的编写。专业的不同,用人单位的要求也不同,各小组需要讨论如何才能够吸引招聘人员的注意,如何在求职信中能够有效地表达出自己的优势,同时又能够避免自身的不足,让自己在求职中获得面试的机会。分组的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的时候,在求职信的固定模板下,对其写作内容和表述方向,必然要考虑到社会用人单位对应聘人员的要求。教师在讲了求职信的基本结构后,没有对内容进行讲解,所以在小组讨论的时候,老师可以对单位所需的技能和同学所写的进行相互的匹配,给予指导,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求职信编写的技巧性,这样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不仅强,而且也确实帮助了学生提高未来求职的竞争力。
3.2 专业写作必不可少
专业写作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够顺利毕业,这也就促进学生们对实用文写作重要性意识的提高。毕业论文写作作为应用写作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必须让学生掌握,这也是实用文教学目的中必须明确的。教师在进行了毕业论文写作讲解的时候,首先要对其框架进行讲解,其次重点要对文章的选题、摘要进行讲解,最后是学生在进行文章写作时最常遇到的问题和最容易出错的问题,教师应该在进行讲解的时候重点提及。
教师以工作坊分组的方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分组,然后提出写作的要求。比如建筑专业组,教师指定的是混凝土方向,那么该组成员将在混凝土这个方向的题目上进行探索进行成员间的论文题目确定。该小组的学生确定了不同的题目,如谈混凝土的发展历程、混凝土的比例调整对于混凝土硬度的影响、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等等。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深入到小祖中,去对学生探讨的方向,探讨的内容进行引导。题目确认后,学生写作提纲的编写,这时开展小组学习和探讨,有助于学生对论文写作拥有更深刻地体会。比如在分组中,每个人进行毕业论文的框架编写,然后组内讨论框架结构是否合理,是否逻辑性强,能够完成对论点的支持。组内的评价和讨論有利于学生对编写过程的实践体会,然后老师再对学生论文框架上的不足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有效解决问题。虽然写作的内容会因为专业不同而不一样,但是写作的方法和论述的严谨性要求都是一致的。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了毕业论文写作之后,在毕业的时候他就能够轻松地应对了。
3.3 实践内容应满足工作需要
未来实用文写作更多的是用于实际的工作中,因此在工坊式的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向实际的工作环境进行模拟。比如,对于小组来说,今天要进行一个酸奶的广告策划。那么小组成员,首先要对商品是什么,商品有什么特点,商品是哪个厂产的,它的成分是什么等等进行了解,然后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分析这款酸奶吸引顾客的点在哪里,如何把优点放大,让顾客具有购买的欲望,最后进行广告方案的提交。最后教师再进行每个小组之间的广告方案展示,并对于广告方案进行评价。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参与性的同时,学会通过团队合作,学会观察事物,并将自身的优点利用到工作中去,从而满足工作的需求。日常工作中,我们经编写的就是工作计划、思想汇报、工作总结、通知等,而这些常用的格式内容都需要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过程。教学目标的设立更贴合于实际工作需要,满足了学生以后在工作中的应用。
3.4 小组活动形式多样,满足应用的需求
学生在工坊式教学中分组后,可以进行团体任务的执行,从而促进小组之间工作的协作。比如学生要进行一个商品的代理,必然要涉及到商品与同类价格的比较,市场的调研该商品的口碑及购买人群,从而进行商品推广的可行性报告、商品推广的计划报告、推广的工作流程等,通过这样的一个工作模式模仿,有助于学生了解工作进行的流程,工作中涉及到的各种实用文方写作,从而促进了学生实用文的编写能力和使用能力。此外工作坊教学活动还可以多样性,不局限于课堂内的讨论写作,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比如参加会议专项的讨论。在进行会议专项讨论前,进行分组任务,探讨话题内容,然后对话题的内容进行分配,让每个小组进行相应的文献搜索阅览,然后写出会议代表报告。对于不同小组组织一个整体的会议,对于问题的见解进行一一阐述。教师作为主持方,通过对不同观点的阐述和分析,了解每个小组对于实用文写作运用的情况。小组活动形式越多样,越有助于学生掌握不同实用文的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对于一些小的实用文写作,如通知、祝词等,应该多留意多让学生去模仿,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素材。
3.5 考核应过程和结果综合考虑
学生在实用文写作课程中的考核方式应该多样性,应该要以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和小组的成果为一个综合考核依据。在小组中教师要看到学生是否有对不同的实用文形式写作进行掌握,而且还要看其在活动中参与的积极性。这才是考核的关键。还有教师在考核的过程之中,对于学生有不足的地方应该予以指出,不能只是作为一个打分的标准,这样是不对的。教师应该对学生实用文的写作内容、写作的结构、学生思维方式,总的进行一个文字评价,这样有助于学生认清自己在课程学习上的不足,以此作为生活和工作中的借鉴,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工坊式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实用文写作的能力,同时也帮助了学生在社交、合作、自律等方面有所改变。
4 结语
实用文写作在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作为一们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要以实践作为学生考核的关键内容。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的熟练程度高低,才能够体现出对实用文写作课程的掌握。大学实用文写作通过工坊式教学,清晰地建构了大学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为目的,提高学生在生活、工作中的竞争力,将实用文活学活用。在大学应用写作课程中教师不能够只为了教而教,一定要注意方法,要明确实用文写作课程的最终目的,结合工坊式教学的思路来丰富课程的内容,改进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确实的能够在实用文写作上有所提高,而不是现用现学。
参考文献
[1] 裴显生.《高等师范现代写作教程》序[J].写作,2000(5): 17-18.
[2] 李兴民.21世纪大学应用写作[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3] 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