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改变“简单化”的历史叙述

2018-03-06 20:01魏飞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 海禁,闭关锁国,历史视野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3-0039-07

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以专题形式编排,其叙事常纵贯千百年。在大跨度的宏观视野下,将历史“简单化”而失真的隐忧随之而生,人民版“海禁政策”就是一个例证。

在人民版必修二教科书中,“海禁政策”部分的主要表述有:

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为“海禁”。

明王朝在对外贸易方面,注重建立和维护一种“朝贡”贸易体制,对民间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行为则严加禁阻。……清朝继承并发展了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又颁布“迁海令”……

明代以及清代的有些时期,曾经短暂地实行所谓对外开放,但是限禁极为严格。……乾隆二十二年(1757)就又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这种“开放”实质上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民间贸易往来仍然禁止。

明王朝执行的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一直延续到清代鸦片战争之前。……

“海禁”政策的推行,使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下,延缓了中国的发展步伐。①

疑惑一:明清“海禁”,“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这和常识大相违背,怎么会做得到?

疑惑二:“海禁政策的推行,使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下”,但是很多学术著作都称明清时期海外贸易兴盛,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这又如何理解?

疑惑三:本课所述明清时代(1368~1840年)近五百年,其间对外贸易政策不断变化而非常复杂,是否如教科书简单的“闭关锁国”所能概括?历史学家李伯重说:“多年来,教科书一直告诉我们明清两代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一直到了鸦片战争战败,才被迫对外开放。……但是近年来,这种观点受到了许多历史学家的强烈质疑和挑战。”②刘军称:“明清时期是否长期“闭关锁国”,在专业人士眼中或许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但误解仍在流行,甚至仍是很多人的‘常识。”③还有诸如对“一口通商”的误解等,我们该如何处理教科書滞后于学术研究的问题?

疑惑四:教科书充满结论而不见具体的人和事,没有细节,没有体验。历史本身极为有趣,而教科书却枯燥乏味。高一学生喜欢生动、思辨的课堂,我们能营造打动学生心弦的历史课吗?

宁波是著名的港口城市,我所任教的学校旁边就是中国港口博物馆。我想将教科书“简单化”的历史“复杂化”一些:放宽视野,吸收史学前沿成果;拓展路径,利用博物馆等社会资源;以乡土史为切入点,以个案、小人物的命运来折射大历史,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步骤1:课前准备

一、带领学生参观学校旁边的中国港口博物馆,重点关注“番人番物跨海来,明清锁国海港衰”展厅。

二、下发阅读材料(步骤2~5中的资料),提出思考问题:

1.“海禁”禁什么?为什么要“海禁”?

2.“朝贡贸易”是怎么回事?

3.“番人番物跨海来”似与“明清锁国海港衰”有矛盾,应怎么理解?

设计意图:利用本地博物馆资源,使学生直观了解“海禁”政策;提前下发阅读资料以节约时间,增加课堂厚度。

步骤2:导入——林宝一的故事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明朝建立。之后不久,舟山本岛里长借“莽张百户”(意为任百户一职的张姓暴徒)的船,安排其将官盐运往应天,并雇一男林宝一为水夫。莽张百户跑到林处说,“兰山的叶演三、长途岛的王元帅、秀山的陈元帅等人的船只都已出海,乘我的船一起讨伐明州吧”。林宝一决定参战,到了招宝山,与设营的陈元帅会面。三月,林宝一参加了由陈魁四率领的伏击明军的船队。四月,海战失败逃走。

林宝一躲藏了一阵,于六月初八逃往朝鲜的济州岛。在那里他买进了一些裙带菜,来到朝鲜半岛一个靠近黄海,名叫古阜的商埠住下。在那里,他遇到了昔日叛乱首领陈魁四的同族陈魁五和陈魁八,陈魁八带有苏木(东南亚的一种特产)等物品。

两年后,得知叛乱的人逃到高丽,明朝向高丽要求进行搜索和移交犯人。包括林宝一在内的一百多人被捕。洪武三年九月二十八日,根据圣旨“林宝一既曾从逆拒敌官军,教处重了”,林宝一被移付都官部处置。

——据[日]上田信:《海与帝国:

明清时代》整理①

问1:从上述故事中能读出哪些历史信息?

预设第1层次:1.在古阜因叛乱关系被捕的共有一百多人,说明林宝一并不是个别现象,舟山群岛和朝鲜半岛西南部之间的往来较为频繁;2.陈魁八带有苏木这种原产于东南亚的商品,可以认为当时存在一个以舟山群岛为基点,涵盖东南亚、朝鲜的贸易网络。

预设第2层次:洪武四年(1371年),“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祯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元三府军士及兰秀山无田粮之民尝充船户者,凡十一万一千七百三十人,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我们可以推测,兰秀山之乱、林宝一与“海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设计意图:以小人物故事讲述乡土历史,拉近学生与历史距离;引入明初环境,初步了解“海禁”实施原因。

过渡:“海禁”到底是怎样的政策呢?

步骤3:理解“海禁—朝贡”体制

一、“海禁”禁什么?

材料1:洪武四年“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十四年“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二十三年,因两广、浙江、福建军民“往往交通外番,私易货物”,又诏令户部申严交通外番之禁,二十七年“缘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命礼部严禁绝之”,三十年“申禁人民,无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

永乐元年(1403年)诏令:“缘海军民人等,近年以来,往往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今后不许,所司一遵洪武事例禁治。”endprint

宣德八年(1433年)七月初八(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船队回归的次日),“命行在都察院严私通番国之禁。……私通外夷已有禁例,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前禁,榜于沿海军民”。①

材料2:凡沿海去处,下海船只,除有号票文引,许令出洋外,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二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逮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谋叛已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

——《大明律·兵律·私出外境

及违禁下海条例》②

问2:从上述材料中能读出哪些信息?

预设:1.洪武至宣德的六十余年间,明王朝多次颁布“海禁”令;2.上述各诏令大都明确宣示:所禁的是“民”,而且是“私出海”“私通海外”“私易货物”“私相交易”之“民”,并不禁“官”及经批准的“民”出海贸易;3.民间私自出海贸易屡禁不绝。

设计意图:阅读第一手史料,准确理解“海禁”的含义。

过渡:“海禁”是严禁民间私自出海贸易,不可简单地认作是“片板不许下海”,更非绝对意义上的“闭关锁国”,朝贡贸易就是当时中外联系的一大孔道。

二、“贡市合一”的朝贡贸易

材料3: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明矣。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

卷三十一《市籴考》③

材料4:以日本为例,其国王接受明朝册封,按规定十年一贡(并不严格遵守,1401~1547年,日本共派出十八批)。持有批准文书(勘合)的日本使节团,在规定的宁波上岸,在“安远驿”的嘉宾馆歇脚。安远驿的门口匾额上写道:“浙江市舶提举司安远驿”,两旁的关坊,东曰“观国之光”,西曰“怀远以德”。

日本使团所带“贡品”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以日本国王名义进献的“贡献方物”,通常是硫磺、玛瑙、枪、刀、折扇和漆器等物品,数量不多,但明政府会回赐数量可观的金银、瓷器、纱、绢等。第二类是遣明使(正副使、从僧和翻译)进贡的“使臣自進物”,通常为数百把的刀、剑等,由明朝政府购买。第三类是被称作“国王搭载物”,这类物品实际上为随船而来的商人所有,数量巨大。如1453年的“搭载物”共有“硫磺三十九万七千五百斤、铜十五万四千五百斤、苏木十万六千斤、大刀九千五百把、长刀四百一十七把、枪五十一把、扇一千二百五十把,莳绘物大小六百三十四色”。

使团到达京城后,礼部安排使臣朝见皇帝,献上贡品,领取皇帝的赏赐。一应礼仪完成后,允许随船商人与中国商人在会同馆进行贸易,时间是三天或五天。日本商人可购买除史书、玄黄、紫皂、大花、西番莲等违禁物之外的商品。

日本使团从这种贸易中获利丰厚,如一把日本刀值八百到一千文之谱,1453年明朝官方收购给价五千文。从中国购买的生丝运抵日本后,价格高达十倍。

——据[日]木官泰彦:《中日交通史》(下)

等整理①

问3:朝贡贸易是一种怎样的贸易?(参考叙述:朝贡贸易,就是明朝政府特许前来进贡通好的外国“贡舶”附带一定数量的商货,在指定的地点与中国做买卖的一种对外贸易形式。朝贡贸易笼罩着浓厚的政治色彩,明朝并不以谋取经济利益为目的,体现了“怀柔远人”的观念。)

设计意图:围绕宁波地方史,展示生动历史细节,激发学生兴趣,了解朝贡贸易及“怀柔远人”观念。

过渡:当时日本对中国商品的需求量很大,其中包括生丝、棉布、水银、针、铁锅、瓷器、钱币、药材等。如此巨大的一个市场,如此巨大的利润,对商人的诱惑力之大可想而知。嘉靖二年(1523年)因日本“宁波争贡事件”,明朝关闭宁波市舶司,断绝日本的朝贡渠道,刺激了走私贸易的迅猛泛滥,双屿港逐渐成为海上走私贸易中心。

步骤4:认识“市禁则商转为寇”“禁愈严而寇愈盛”

一、双屿港——国际走私贸易中心

1541年,一位名叫费尔南·门德斯·平托的葡萄牙男子游历了双屿港,他后来在其《远游记》中写道:

我们行驶了6天后,来到了双屿门。谓门,实为两个相对的岛屿。距当时葡萄牙人的贸易点三里格远。那是葡萄牙人建立的在陆地上的村落,房屋逾千。有市政官、巡回法官、镇长及其他六七级的法官和政府官员。……当时那里还有三千多人,其中一千二百名为葡萄牙人,余为其他各国人。据知情者讲,葡萄牙的买卖超过三百万金,其中大部分为白银。日本是两年前发现的,凡是运到那里的货物都可以获得三四倍的钱。②

双屿港(参见图2、3),在16世纪20年代葡萄牙人到来之后,特别是以王直为首的徽州海商集团来到之后,迅速发展成一个国际走私贸易中心,被日本学者藤田丰八称为“16世纪之上海”。这里麇集了大批的中国人、日本人和欧洲人,特别是葡萄牙人。⑤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浙江巡抚朱纨派兵扫荡了双屿港,并将其填塞。损失惨重的海商们从中国撤退。这次事件成为引发“嘉靖大倭寇”的一个重要诱因。

设计意图:双屿港就在我们学校隔海可望的六横岛中,但绝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这段历史。以此来讲解明代的走私贸易,可极大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二、“嘉靖大倭寇”

材料5:因为依托于勘合船的日明间交通的中途断绝,中国大陆沿岸发生了大倭寇。最激烈的是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为中心,持续至隆庆、万历年间约四十年时间,因而称为“嘉靖大倭寇”。这个时期的倭寇,日本人参加数量是很少的,大部分是中国的走私贸易者以及追随他们的各色人等。……浙江省的双屿和沥港作为走私贸易基地,遭到中国官军的攻击而毁灭殆尽,走私贸易者一变而为海盗群。萨摩……等地的日本人投靠了倭寇。作为倭寇的首领,有名的是王直、徐海。王直以日本的平户、五岛地方为根据地,率大船队攻击中国的沿海。明朝方面,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等负责海防,取得了各种功绩。不久与海禁令解除的同时,日本方面丰臣秀吉国内统一的进行,倭寇次第平息。endprint

——《日本历史大事典》

“倭寇”条,田中健夫撰写①

材料6: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

——(明)谢杰《虔台倭纂》上卷《倭原二》②

问4:“嘉靖大倭寇”产生及次第平息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认识严禁对外贸易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加深对倭寇问题的理解。

三、隆庆开关与全球贸易

材料7: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奏,“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得到批准。延续了两百年之久的海禁政策被废止,史称“隆庆开关”,这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由于国外对中国丝绸、瓷器等产品的巨大需求,据弗兰克的估计,16~17世纪中叶,约7000~10000吨的白银流入中国,占世界白银产量的1/4至1/3。这一时期“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名副其实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

源源不断流入中国的白银,为晚明社会的银本位货币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礎。由于生丝、绸缎、棉布等商品的出口持续增长,这种“外向型”经济,极大地刺激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高度成长。

同时期,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来到中国,在传播天主教的同时,也传播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文化知识。在他们的影响下,中国人开始真切地了解世界,涌现出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徐光启、李之藻、方以智等。

——据樊树志《晚明大变局》整理③

问5:概括“隆庆开关”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设计意图:借助史学前沿成果,使学生重新认识明朝中后期中外交流面貌,体会全球化时代来临后“隆庆开关”的重大意义。

步骤5:承继与嬗变——清代前期对外贸易政策

一、演变历程

——据刘军《明清时期“闭关锁国”

问题赘述》整理④

问6:与明代相比,清代在“海禁”上有哪些不同?(参考表述:时间要远少于明代;更为严厉,清代官方海外贸易也不多。)

设计意图:快速浏览清代外贸政策,认识到清代“海禁”时间实际很短。

二、“一口通商”?

材料8:乾隆二十年(1755年),两只英国商船到宁波贸易,第二年又续来两只。这引起乾隆帝疑虑:“在国家绥远通商,宁波原与澳门无异,但于此复多一市场,恐积久留居内地者益众。海滨要地,殊非防微杜渐之道。”1757年十一月十日,乾隆帝下旨:“粤省地窄人稠,沿海居民大半藉洋船谋生,不独洋行之二十六家而已。且虎门、黄埔在在设有官兵,较之宁波之可以扬帆直至者形势亦异,自以仍令赴粤贸易为正。本年来船虽已照上年则例办理,而明岁赴浙之船,必当严行禁绝。……可传谕杨应琚,令以己意晓谕番商……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据《清高宗实录》

卷五一六、五五零等整理①

问7:乾隆帝为什么不许英商在宁波、只准在广东贸易?(参考表述:防范外人,维护王朝安全;考虑广东民生等)

问8:教科书所说,“乾隆二十二年(1757)就又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是否准确呢?

参考叙述:1757年乾隆从未下令关闭江、浙、闽三个海关,只是让西洋番船(即欧洲各国商船)不得前往浙江等沿海地区,只能在广州贸易而已。之后,江、浙、闽三个海关一直在正常运行!而且在四大海关之外,北方还有登州、天津、锦州、牛庄等港口,还有“山海关”等“海关”,在陆地,还有恰克图中俄陆路口岸,其他陆路边境贸易也并未封闭。“一口通商”显然是不准确的。②

设计意图:准确理解“一口通商”,纠正教科书中不准确表述。

三、中外商人的不同待遇

材料9:1684年,清政府规定禁止国内商民打造五百石以上双桅大船出海;1694年又规定,严禁“内地商人在外国打造船只”。1703年清政府开始允许双桅大船出海贸易,但却限制梁头不得超过一丈八尺,并根据梁头长短限定船员名额。1747年,清政府又认为“福建省舟古仔头,桅高篷大,利于走风,未便任其置造,以致偷漏。永行禁止,以重海防”。

对于作为海外航行安全保卫措施的必要自卫武器,清政府在开海初“概行禁止携带”;1728年则放宽到“鸟枪不得过八杆,腰刀不得过十把,弓箭不得过十副,火药不得过二十斤”;1730年,又放宽到每船带炮“不得过二位,火药不得过三十斤”,到1802年,则改定为“分别梁头丈尺,以定携带炮械多寡”。尽管如此,中国商船的防卫措施仍然不足。

从清朝海关所征收的货税、船钞、规礼、杂税等四个方面情况看,本国出海商民所承担的关税率明显高于外国来华商人所承担的关税率。清朝在对本国商船准带二千斤生丝出海时,却许外国商船带出一万斤生丝。清朝又严禁闽、皖、浙等省出产的茶叶从海路运销广州或海外,因此,清代的茶叶外销,几乎为来华的西方商人所垄断。

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叶,中国商船的出海贸易已呈明显的衰退趋势,而西方国家商船的来华贸易却呈不断增长趋势。

——据陈尚胜《也论清前期的海外贸易

——与黄启臣先生商榷》等整理③

问9:依据材料9概述中国出海商人面临的不利处境。

问10:清政府为什么给内外商不同的待遇?

设计意图:认识清朝对外贸易政策的复杂性;着重点出重农抑商、怀柔远人观念,提升学生认识。

步骤6:讨论——我们该如何认识明清“海禁”政策?

参考论述:

(一)毫无疑问,重农抑商、怀柔远人观念下产生的“海禁”、对国内出海商人的限制性政策等,确实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从而阻碍了中国的发展;endprint

(二)明清时除“海禁”外,还有长期的开关,如晚明七十余年的开关就极大促进中国的发展;就是“海禁”时,还有朝贡贸易、走私等,绝不是“闭关锁国”;

(三)“闭关”“锁国”等词汇,是工业革命后才在欧美出现的话语系统。认定清政府实行了“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政策的观点,源于当时试图向中国推销其商品(特别是鸦片)的英国商人。马克思在1853年为《纽约每日论坛报》写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接受了这一观点。因此,这一观点于20世纪50年代纳入了当时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并被“学者”们推至明代,写入了教科书;

(四)将所谓“闭关锁国”视為中国由先进走向落后的主要原因,甚至最重要的原因是有失偏颇的。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由先进变为落后的原因肯定是极为复杂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在中国的内部,决非一开放就能发展那么简单。①

设计意图:开阔视野,提升历史思维,小结本课。

步骤7:课后实践

一、改写教科书、港口博物馆的相关不准确文字。

如教科书:(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民间贸易往来仍然禁止;乾隆二十二年(1757)就又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海禁政策的推行,使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下等。

如港口博物馆:“番人番物跨海来,明清锁国海港衰”;全盛时期,广州十三行垄断了全国所有的对外贸易等。

二、为港口博物馆明清展厅撰写一篇解说文字,当一次解说员。

设计意图: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提高历史书写能力,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运用。

笔者认为,本课的教学设计特色有以下几点:

(1)充分吸收史学前沿成果,纠正教科书中如“一口通商”、闭关锁国等一些不准确的陈说;

(2)充分利用宁波地方史资料、博物馆资源,拉近与历史的距离,提高学生兴趣;

(3)以个案、细节来展现历史宏大面貌,注重史料阅读和分析,有助于学生历史思维培养。

(4)改变只见结论的历史学习方式,通过参观博物馆、写解说文字等实践,提高学生历史运用能力。

但这一设计的课前准备任务比较重,现在高一学生课业负担大,他们是否喜欢和接受这种课呢?

值得欣慰的是,课后虽有很多同学反馈材料内容多,部分材料理解有一定难度,但他们都表示喜欢这种课堂。某同学写道:“我们历史教科书固然观点有些陈旧、细节缺失、索然无味,但也为老师提供了发挥的空间。改写教科书的环节,实在是趣味盎然,令人耳目一新。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复杂的,历史没有那么多必然,反而是很多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统治者的性格甚至是心情、内政外交的偶然事件、一个小人物的行为都会影响海禁政策的面貌,所以海禁在每个时期有各自的特点。看到历史的变化无常,历史才有意思。”

我经常在想,毕业后,历史课还能给学生留下些什么呢?大学历史系的教授们对高中历史课持怎样的看法呢?我相信,选准课题,选择好有细节的典型材料,每学期坚持做几节这样的课,学生自会改变对历史的感觉,教授们也会改变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观感吧。

【作者简介】魏飞,中学高级教师,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和命题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