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牛余凤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论语》是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作,此书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原则和教育理念,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现阶段,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抵制不良影响,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育人作用,本文从《论语》中发掘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 《论语》 儒家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北宋时期,司马光就曾给出这样一个精辟的论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1]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不但对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国家和民族发展。大学生承担着建设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2]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必须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的职业素养。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儒学创始人孔子就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有着精辟的阐述。本文将剖析孔子所推崇的教师职业素养的三个层面。希望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职业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论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道德素养的启示
教师的道德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注重道德教育的课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育人的主体,应该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上堪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影响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孔子从热爱学生、身体力行、恪尽职守三个方面诠释了教师的道德素养。
(一)关爱学生,有教无类。
孔子的思想,归根到底是一个“仁”字。《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3]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仁”即“爱人”的思想内涵,并且明确阐释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品格和准则,所谓“爱人”体现在教育上便是关爱学生。孔子主张教师要热爱和关心学生。孔子学生伯牛患了恶疾,别人都不敢去看他,而作为先生的孔子不但看了他而且执手安慰他,并不因他患病而嫌他。由于孔子身体力行,因此孔门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开创了尊师爱生的先河,成为我国一大优良传统。孔子之爱还表现在不隐其学。正如他在《论语·述而》中所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4]孔子一生都倾其所能全力教育学生,对知识毫无保留。
另外,孔子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有教无类”上。“有教无类”,其意为学生不分贫富贵贱,只要一心向学,就可以收为弟子,传授知识。在西周,教育是贵族的特权,平民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直到春秋,士庶阶层开始兴起,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平民才开始渐渐有了接受教育的权利。“有教无类”并非仅是一个理论,孔子将其付诸实践,他在杏坛设坛开讲,桃李满天下,其学生除了极少数像孟懿子、南宫敬叔这样的贵族外,大部分出身于平民阶层。
在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5],“有教无类”,涉及教育普及与教育公平,更涉及教师的道德素养,教师是一个“良心职业”,担负着思想道德教育重任的教师更是。教师应该摒弃一切偏见,关心每一个学生,以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分析并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品德不好或者成绩不好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要分析其行为,寻找解决措施。要不断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弥补不足,真正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尽到老师的职责。
(二)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论语·先进》记载:“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身,如正人何?”[6]孔子认为当教师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学生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教师自身不端正,而要求学生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学生也不会服从。试想,教师若自身行为不端正,如何要求规范学生?高尚的道德素养是为师者必备的职业素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传递榜样的力量,学生才能够上行下效;反之,教师若道德缺失,道德沦丧,仅仅满口仁义道德,学生自然无法将优秀的品德落到实处,从课本上是无法真正学到“品德”的。
孔子倡导的教师“以身作则”,应受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推崇,并使其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7]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一门具有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双重性质的课程,其重点在于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只有教师拥有优秀的行为和品德,以自身影响学生,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良好的行为源自高尚的品德的优秀的素质,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我教育,将自我提升作为一生所必须遵守的准则。另外,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将良好的品德外化于行为,并使之与所教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契合,从而将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载体影响學生,感染学生。
二、《论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的启示
《师说》提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8]一句话点出教师之职责,教师之任务即为学生传道解惑。教师作为传递千百年来人类优秀精神成果及培养学生优秀品德的中介者,必须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精深的文化素养。孔子在教师专业素养上有独到见解,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借鉴的。endprint
(一)学思结合,突出专业。
《论语·为政》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9]这里点出了学和思的关系,只学习或者只思考都是不行的。所谓“学”,学的是浅层,表面的东西,即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所谓“思”,思考的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将其归纳总结,即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学”与“思”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依存。有“学”为基础,才能“思”,进而将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后传授于学生。由此可见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又如何教导学生?
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专业化是指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一方面要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给队伍增添专业的新鲜血液,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深入研究党的最新纲领、路线政策,并将之融入日常教学中。专家化是要不断培养具有高超学术水平的科研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要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关注学术前沿,切实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平。
(二)教学相长,见贤思齐。
《论语·里仁》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1]孔子提倡向品德优良的贤者学习,亦讲究从身边人,乃至学生身上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反思自己,得到启发。《礼记·学记》中提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12]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沟通与启发,形成一种互动的关系,二者在交流过程中,达到知识的互动和共享,从而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孔子师道宏大,虚怀若谷,不但单方面教育学生,论语中也记载了他从学生处得到启发的例子。师者本色,本应如此。孔子为万师之表,其为师之道,对当代教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向他人学习,将其作为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向品德高尚的贤者学习,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以身作則,发挥榜样作用,切实以行动向学生传授优秀的思想品德。另一方面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抓住机会多向名师大家学习,积极讨论,积累经验,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深入学生群体,将学生作为平等个体进行对话和交流,从而获得启发,切实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三、《论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力素养的启示
孔子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但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要具备良好的能力素养,将所学知识以恰当的手段、合适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论语》对教师能力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因材施教,善于引导。
《论语·雍也》记载:“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13]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学生做出不同的教导。论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则根据其资质的不同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子路和冉有问如何行事,孔子也根据其性格的不同作了不同的回答。
对学生的分析、预测和指导能力是教师十分重要的能力素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受多重因素影响,不同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大为不同,教师应从实际出发,进行综合性的系统分析,抓住学生的不同点,采用多种教育途径。孔子承认而不是回避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性,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进而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因材施教,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谈话法。孔子曾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14]所谓谈话法,即通过有目的的谈话,在与学生交流沟通中,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对学生的品德做出合理性的推测。二是观察法。即通过多种方式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结合学生的家庭,交往等多方面认识学生的特点,洞察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学生的品德状况,以便根据学生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引导。
(二)循循善诱,加强组织。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5]朱熹《论语集注》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复,再告也。”[16]如若在学生未“愤”未“悱”的时候就“启”之“发”之,学生对知识只能是被动接受,懵懵然不知所以。只有当学生经过思考,达到了深思熟虑,将要突破最后一道屏障而又不能时,才加以点拨,开意达辞,必能使学生豁然开朗,乃至足之蹈之手之舞之。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后半部分说举一反三,也是一种启发诱导教学法。因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思维能力,当老师提出某一方面时,学生理应具备触类旁通的能力。在孔子看来,假如学生还不具备这一能力,那么不要勉强他。这也是尊重学生的能力水平的表现。教学上本应如此,当循序渐进,不可躐等而求。
《论语·子罕》中有孔子学生颜回对其教学评价的记载:“循循然善诱人,博我收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17]孔子善于循着次序一步步由浅入深地教导学生,一步步让学生感到学习是很快乐的事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不能停止。
组织教学关系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是一种具有综合性质的能力,它对教师的知识素质和教学技巧有着较高的要求。善于组织教学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安排,形成适宜的教学情景。相反,如果教师不善于组织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秩序混乱,注意力分散,兴趣不高,被动听课,这种状态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老师在组织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与生活实践,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关注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善于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做到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体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和真谛,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自我思考、自我教育的能力,进而将思想品德教育真正转化为道德修养。
学习历史,目的不在于历史本身,而在于它能给我们今天带来什么样的借鉴意义。同样,我们研究《论语》中的教育思想,目的是探寻它对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启示。孔子的教育思想也好,启示也好,都只是理论,而教育重在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一门极具特殊性的课程。如何将理论完善并付诸实践,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将是一个需要我们不遗余力努力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闵天.中国为人处世格言词典[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20.
[2][7]习近平.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优秀人才[N].光明日报,2017-04-10.
[3][4][6][9][10][11][13][14][15][17]张铭一.论语全集[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196,156,19,166,219,56,88,69,58,258.
[5]司马迁.史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5.
[8][12]钱穆.四书释义[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112.
[16]朱熹.论语集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山东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山东大办字〔2015〕26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主持人:牛余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