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津源
在文章描述的场面或事件中,所写人物虽然都在作者“我”的视域里活动,但“我”并未介入、参与其中,“我”的叙事身份只是一个“置身事外”的“看客”,但在看似“客观” 的记叙中,文章的选材、立意、构思都体现着“我”的感悟和思考。
【名家示范】 吃 面
孙道荣
小区边有家面馆,生意火爆。我也常去吃。
店里的桌子,都是那种四人座的,两两相对。因为食客多,常常一座难求,陌生人不得不拼桌。这使我在吃面的同时,有机会看到各种有趣的吃面画面。
有一次,對面是一对青年男女,男的是香辣牛杂面,女的是鸡汤面。两人各自捧着自己的面碗,埋头吃。吃了几口,女的忽然把自己的面碗,往男的面前一推;男的心领神会,将自己的面碗,移到女的面前。两人继续埋头各自吃面。过了一会,女的一边嘘着气,显然是被辣的,一边将面碗又推到男的面前。男的将自己的面碗,端到女的面前,又继续吃。就这样,一碗香辣牛杂面和一碗鸡汤面,在两个人之间,像击鼓传花一样,吃几口,换一下,又吃几口,再换回来。
一对中年男女,坐在我面前。面条端上来了,是两碗青菜面。女的将两只碗并在一起,用筷子从一只碗中捞起面条,夹到另一只碗中。另一只碗里的面条,堆得小山一样。男的说,差不多了。女的说,我不饿,你下午还要上工地呢。男的说,那你多吃一点青菜。说着,用筷子将面条多的那只碗里的青菜,全夹到了另一只碗里。两个人吃得很快,连汤汁都喝得干干净净。
曾经有一次,我身边坐的是一家三口,三个人各自吃着自己碗里的面。孩子那碗是大排面,大排很快就吃掉了,面却没吃几口。妈妈对孩子说,你再吃几口面条嘛。孩子摇头说,我吃饱了。妈妈将自己碗里的鸡块,夹到孩子碗里,那你再吃几口鸡肉吧,很好吃的。孩子不耐烦地嘟囔了一句,你不要把你吃的东西夹给我好不好?这样不卫生,我不吃。然后,便自顾自埋头玩起手机来。爸爸抬头看了孩子一眼。这一眼极其复杂,看得出,他有话要说。但他环顾左右,还是咽了下去。他将自己的面条吃完之后,又将孩子的面端过来,稀里哗啦都吃了。
我至今记得,那位父亲吃那碗剩面时夸张的声响。 (选自2017年8月24日《扬子晚报》)
【点 评】“看客”能“看”出好文章,必须做到以下四“看”:
1.“看”有线索。因“我”是“看客”,所见多而散,时空也不连接,所以必须设置线索并依据线索选取素材、安排结构。《吃面》描述三个场面,人物的年龄、辈分和亲属关系并不一样,故事发生时的气氛、过程也不同,但“吃面”这条线索把看似松散的素材串连起来,“我”的临场所感所悟也都围绕“吃面”情境展示,这就建架了形散神聚的严谨结构。
2.“看”到细节。“看客”之“看”,不能粗略一瞥,必须“看”出细微精妙之处,凸显个性。写第一个场面的“一对青年男女”,作者捕捉到的动作“埋头”“推”都写到两次,还有“移”“嘘”“端”等细节描写,虽然一句话都没有写到,但这些细节再现使特有的真诚与温馨扑面而来。写“一家三口”的场面,“我”不仅“看”到动作、神态,倾听人物语言,而且眼光直抵人物内心,“看”出“爸爸”的不满和无奈,从而丰富了场面描写内涵。
3.“看”含意蕴。“我”将所“看”所听形诸文字,不是照相式的“客观”直录,而是将“我”的情思蕴含其中,做到“心入事内”。第二个场面中的“一对中年男女”,是夫妻还是朋友并不重要,动人的是融入其中的“我”的情思:吃的只能是最低档的“青菜面”,实际上都饿了(否则两人不会“吃得很快,连汤汁都喝得干干净净”),却只是各吃一碗;男子“下午还要上工地”,因此女子选择了多吃青菜少吃面,那青菜还是男子省下来“全夹”到女子碗里的!如此选材与表述,可见“我”明显被感动了——在艰难中互相温暖着前行的这一对“中年男女”,多么真诚、朴实、善良、美丽!
4.“看”及自身。有时候,“看客”也会按捺不住,直接站出来述说情思,以带动读者一起把脉社会生活,深思人生课题。文章的结尾一句,就是“看”及自身的佳句。作者所写的“一家三口”,让“我至今记得”,为什么?因为“一家三口”都引发了热点问题让读者感慨与思考:“孩子”只吃大排不吃面条,“不耐烦嘟囔”“自顾自埋头玩手机”,反映出独生子女的自私任性和缺失应有素养;“妈妈”再夹鸡块叫孩子吃,是纵容还是母爱?“爸爸”“极其复杂”的眼神、想说又终于没说的忍让、“稀里哗啦”吃尽“孩子”的剩面,这是“以身教代替言教”,还是另一种形式的纵容?……“我”“至今”记住“父亲”吃剩面时的“夸张声响”,实际上是“我”一直在寻求答案。于是,这些“‘看及自身”之处自然触发读者对科学家庭教育的深思。
【佳作展示】
窗外的三轮车夫妇
杨 璐
太阳肆意地散发着光和热,柏油马路似乎要和鞋底粘合在一起。一切都归于沉寂,只有声声“知了”在这午后平添了几点旋律。
阳光被撑开的伞挡住了,嘴里的冰淇淋化了,凉凉的,但热气像一张膜覆盖着,免不了几分燥热。
“吱呀,吱呀……”一阵难听的摩擦声,破坏了午后的安宁。
我从二楼的窗户往下看,那是一辆破旧而生锈的三轮车,一个年纪不大的男子用力地蹬着,车轮与轴的摩擦阻碍了车的行进,车速看上去很慢,激烈的摩擦声越发刺耳。男子的身体随着蹬车的节奏左右摇晃。汗珠顺着脸颊流过脖颈一直到衬衫,粘在男子的后背上,照着阳光,那一片湿了。男子的裤腿捋着,一双胶底鞋不知道与地面多少次的摩擦,脚跟已暴露在外。肩上搭一条红色的毛巾,看上去已不是纯纯的红,蒙着一层灰。衣袖跟裤腿一样捋着,黝黑的皮肤在阳光下闪着油光。
车后,叠满了一块又一块的蜂窝煤。一根绳固定着四周。在车座的侧边还坐着一位瘦小的妇女——应该是男子的妻子。她小心翼翼地照看着煤,生怕它们滚下车去。车子就这样慢慢地,伴着“吱呀,吱呀”的声响一摇一晃地向前行进着。我忍不住怀疑:这破旧的三轮车如何能承受如此大的重量?
前面是一座高桥。妇女立马跳下车,用手推着后座,男子也停下车,手拉着侧座边系着的麻绳,一脚在前,一脚在后,艰难地向上挪着步。就要上桥了,突然男子脚底一滑,劲没使上,车子向后快速倒退,妇女使出了全身的劲将车向上拉,但由于坡度大,车里的煤还是掉落在地,被砸碎,踩碎。
终于,车被拉住了。车里中间的煤还是完整地摆放着。男子用毛巾抹着脸上的汗水,妇女顾不得别的,不知从哪儿拿的麻袋沿着桥坡捡着没有粉碎的煤,男子看到也做起同样的动作。看得出这蜂窝煤是这对夫妇养家糊口的唯一来源。我惦念、担忧:这一路撒落的黑煤该造成他们怎样的损失呢!
男子站起身,拉了拉妇女,似乎是示意她该走了。妇女推开男子,又用手抹了抹地上的粉碎的煤球,往麻袋里塞着。此时,没有埋怨,没有沮丧,只有合作,只有默契,只有那双捧煤的黑乎乎的手反射着阳光。这时我渐渐明白,承载一车蜂窝煤的不只是这小小的三轮车,更有这看上去并不高大强壮的男子的坚硬笔挺的脊梁,还有那妇女面对困境的坚韧。
不知过了多久,那车又渐渐地远了,过了桥,还有那隐约的“吱呀,吱呀”声传来……
依旧阳光刺眼,但没有了燥热。这个午后没有导演,没有独白,却上演了一出现场直播的温情话剧。
【点 评】“我”是窗内的“看客”,欣赏了“一出现场直播的温情话剧”。文章以人物——一对三轮车夫妻为线索(景物烘托人物→男子蹬车的艰辛→妻子小心“护煤”→男子上桥滑倒→夫妻协力拾煤→赞美“温情话剧”)展开描述,做到细节“包装”线索,细节串连线索,“看”中饱含情思,读着那位妇女“推开男子,又用手抹了抹地上的粉碎的煤球,往麻袋里塞着”“此时,没有埋怨,没有沮丧,只有合作,只有默契,只有那双捧煤的黑乎乎的手反射着阳光”,你会不感动么?文中插入“我”“忍不住怀疑”“惦念、担忧”“渐渐明白”,结尾触及自身,借景抒情,以喻赞人,蕴含丰富,都显示“身置事外,心入事内”技法的艺术魅力。 [作者通联:江苏如东高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