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妙
摘 要: 本文针对当前学生“怕写”“难写”“写不好”作文的现象,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实际情况,从写前“以说引写”和写后“以说评写”两方面分析“说”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以“说”激发学生“写”的兴趣;以“说”引发学生思考,找到可“写”的内容;以“说”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以此论述“以说促写”的有效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寫作能力。
关键词: 说 写 作文教学
引言
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习作教学的最终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言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发展起来了,写作能力自然就强,内在言语的发展与其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能力、已有知识经验相关联。很多语文教师习作教学以阅读为主。其实,说与写相辅相成。在表达能力中,说是写的基础,写是说的升华[1]。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说”的能力,上好作文课,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原因一是平时不观察,觉得没有什么可写。学生怕习作,这和学生生活不够充实丰富有关,平时对周围事物不留心,不注意观察,不大动脑筋去想。二是教师只有形式和技能的指导,素材的指导没有。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写用的时间多,接着让学生写一篇篇作文。怎样把学生的视觉指向身边的生活和社会,教师不作指导,就没有生活体验。多数学生不喜欢写或害怕写老师命题的习作,却能轻松写好一篇日记。学生没有了习作兴趣,更不会主动写自己不喜欢的内容。三是题材没有创新。现如今的习作教学,老师只注重习作内容的思想性。一些学生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仿写、抄袭不断,成了“千篇一律”的作文,没能写出有自己特色、有创新题材的文章。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要求,暴露出诸多弊端。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兴利除弊,开拓创新,多层面进行作文教学改革。一些语文教师认为,忽视说写结合是造成中小学生作文成绩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大胆尝试在作文教学中采取说写结合的作文教学策略,以说促进写的质量的提高,有效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以说促写”作文教学策略
1.谈“说”的重要性。
“说”很重要。正如斯大林所说:“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的术语和词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这说明了思维和语言的关系。人们的思想交流、社会交际等活动都需要语言,其中“说”占有很大的比例。
“说”和听、读、写密切相关,口头表达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听读写能力的强弱。有人提出,改革语文教学确立以说为主的指导思想,有一定的道理。要想说得好,必须听得明、读得懂,在具备广阔智力背景和丰富语言信息的基础上,说才能有内容、有针对性。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人,往往文章写得不错,因为“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把“说”的内容落在纸上。台湾女作家陈平(三毛)的文章写得好,她的口才比文笔更好,她说故事的本领堪称一绝。会读书的未必会写作,会讲话的大半能提笔成章,确乎是常见的事实[2]。
2.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密切联系。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语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其中“口头语言”是指语言、对话、交谈;“书面语言”是指文字、文章、文学。二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听的是说的,看的是写的。听与说要求速度快,基本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看和写就需认真思考、再三斟酌。写是说的提升,照理更要注重说,最低要求也要摆在同等位置。但现实中还是只“重写轻说”。虽然说话是人与生俱来的,人们不会探究,却花大量时间探究阅读写作。信息爆炸时代,自从有了录音、录像、各种通信设备,人们的交流不仅靠一纸书文,想说的话可以传到任何地方,甚至变成电子文档保存永久[3]。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语文课即语言课,它是一门关于祖国母语教学的课程。所有语文学习都是以掌握及运用语言为出发点与归宿的,换言之,语文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以语言的感受、理解和运用为表征。轻视这一点无疑会造成语文教学的失落。
3.说写结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作文教学模式。
不少有经验的语文教师认为,作文教学要循序渐进,作文教学应遵循从说到写的程序,做到说写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先会说才会写,人类的祖先是由讲话发展到后来的书写,说的能力肯定优于写的能力,坚持先说后写,学生以已有的口语转化为书面语的表达,写起来就容易多了[4]。为了打好学生作文的基础,老师一定要注重先让学生说才让他写,指导学生说好。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说写结合的作文教学策略,通过先说后写的作文策略促进写的质量的提高;通过先写后说的作文策略促进说的水平的提高。以说带写、以说促写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作文教学模式。
4.说写结合效果显著。
从古到今,人类就做到了先说后写。翻阅诸子百家的作品,也能闻到其说的口气,他们爱云游四方到处讲学,之后的记录就是说的复制,有的文章就是说的复件,如《论语》及《孟子》部分;老百姓的口头文化汇集成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用乐曲歌唱出来的唐诗、宋词、元曲;老百姓的说书诞生了名著《水浒传》《西游记》。“到现代、当代,也不乏说出来的文章,闻一多拍案而起,用铿锵激越的声音,让后逝者目睹了他的《最后一次演讲》”[1]。
“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就是将所说的、所想的话写出来。
三、“以说促写”作文教学的具体做法
1.写作前,以“说”引“写”。endprint
(1)以“说”激发学生说写的原动力。
语文教师激发学生说写的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首要任务,要及时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由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变成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这可以让学生从感兴趣的事、物说起、写起。
如农村学校里有许多游戏:丢手绢、丢沙包、跳房、玩弹玻璃球、跳长绳、跳房等,我们应当先让他们亲身体验,孩子们在游戏中玩得很開心,童真烂漫。然后,让学生尝试写作,在写作之前先在班上进行口语交际,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讲出来,并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观察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文章是源于生活的,让学生平时多留心身边的人、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作文素材。有一次让学生写《可爱的学校》,写之前,我先带领学生到校园参观有什么是“可爱的”,然后让学生将看到的说一说,再完成习作。其中一位学生在作文里写道“我们的学校风景优美,而运动场就是同学们的一片快乐的天地,同学们在这里活动、游戏、打球,这里总有大家的笑声,有时还有欢呼声”,就让你感受到学生眼中学校的可爱。
(2)以“说”让学生找到可写之材。
小学语文教科书在对学生口语表达进行系统性训练方面作了精心的安排,内容广泛。人们的交流是在特定的场合表现出来的,那么训练学生的口语也要有“特定的语境”。口语交际课上,教师要布置出生活当中的情景,让学生有说的欲望,并要求话语要生动才能打动人心,如一次话题是“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的口语交际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的生日是怎样过的?开心吗?(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你想把生日过得更有意义吗?今节课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接着,揭示话题:小明的生日快到了,爸爸、妈妈问小明打算怎么过,小明想了想,说:“我想请几个同学来吃饭。”然后我要求同学们围绕“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先在小组内发言,认为好的说说好在哪里,认为不好的,说出不好的理由。学生经老师这么一说,兴致立刻来了,一下子自由组合围在一起议论开了。后来,有的学生在作文里写道:“我生日的时候想和爸爸妈妈过,让他们带我去游乐园玩一整天,因为爸爸妈妈还从来没带我去过游乐园呢。”这是孩子的一个愿望,但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是难得的:爸爸妈妈出外打工,一年才回家一两次,也没在家呆几天。最让人感动的是,一个孩子写道:“我每次在电视上看到有人过生日,总有一个大大的蛋糕时,心里想要是我能吃上一块多好呀!我知道那是城里人才有的,对于有几个孩子的我们家来说是不可能有的。今年我过生日时终于吃上了蛋糕,那是妈妈用蛋糕粉蒸的。虽然没有电视上那样好看、那样美味,但是我吃得很香,因为那是我的生日蛋糕。妈妈,谢谢你!这是我最开心的一个生日。”多纯真的语言,生日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蛋糕……
口语交际课可以进行情境表演,如“购物讲价”口语交际课,可以将教室布置成“商场”,摆好桌椅,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销售,另一组购物。一轮结束后交换进行。模拟过程中创造自由交谈的环境,可以购,也可以不购。由于贴近学生生活,“讲价”气氛热烈、活泼、有趣。当中,我提醒学生注意:在购物讲价过程中要文明礼貌,不乱还价,不漫骂卖主,不毁坏商品。这样,无形中指导学生平时与人交流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思想要健康。学生不但学会了讲价,还懂得了选择自己满意的东西,并应用到生活实践中。这样,学生说得好,自然就写得好,口语交际课后可组织学生写《记一次口语交际课》《记一次辩论比赛》等相应习作。
在每次习作教学中,先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位语文教师指导写《童年趣事》一文时,在指导学生审题立意后,设计了不同的问题,步步引导学生说童年、说趣事,尤其指导学生要突出“趣”字。有一个学生说:“去年寒假,有一天,做完作业觉得没什么事干,就叫来几个小伙伴,到村前已经收割的稻田里玩捉迷藏……捉呀,藏呀,有的人用稻草伪装起来,有的人躲在田埂背。不要出声,找到了,小明被发现了,他心急现身,不料裤子被什么东西划破了一个大大的口子,我们几个看着他那裤子不像裤子、裙子不像裙子的烂裤,笑得前俯后仰,小林笑得在地上直打滚。”学生说得有声有色的,不乏条理清楚,接下来的写就会按着这个顺序信手拈来。语文教师要更好地上好习作课,就要把口语交际课作为重头戏。
(3)以“说”拓宽习作思路。
教师要让学生写什么,习作素材来源于生活,就要求学生平时做生活的有心人,习作时就“胸有成竹”了。习作课时,指导学生怎样将平凡小事变成典型作文。在“说”的环节先让学生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里说,然后集体点评,教师小结时要教会学生怎样变成书面语言才能打动人心。如:一个学生回忆了生活中与小动物的亲密关系,在《“调皮大王”》一文中写道:“星期六,我正在玩皮球,小猫看见了,‘喵喵地叫着,好像在乞求我把皮球让给它玩。我故意不给它,它好像发怒了,一把冲过来把皮球抢走了。我看着它旁若无人地玩着,又好气又好笑,就跑过去抢。可我哪是它的‘对手,它四肢灵活得惊人,一下子‘踢着皮球到别处去了。”让学生评价习作的优缺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加上教师的写作技法指导,学生就知道写什么了。但在具体做法上,部分教师常常借助所谓的范文,讲解的是死板的写作技巧与写作特点,少有深入孩子的心里和生活中。脱离孩子心灵的表达,对孩子来说是陌生的,因而在具体指导上,在句子复杂化的练习上,不少教师把握得不好,无疑使孩子的想象失去扩张的机会[5]。这就是指导学生说题材,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作文教学中,还需要指导学生说构思,学会提炼中心。写之前,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列写作提纲。写作提纲也可以先说后写,教给学生如何根据习作要求安排材料,小组里说,全班里说,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能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然后按一定写作顺序列出提纲,学生按着这个思路写就不会偏题跑题。
语文课教学中,为了渗透习作教学,教师还组织学生开展“每课一说”,课前花上三五分钟讲,一人轮一节课。学生想讲什么就讲什么。可以介绍自己,题目为《我真棒》;说趣事、乐事;说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说家庭、亲人、好友等。一学期下来,我发觉学生变得会说,大胆说,说得有条有理,越说越想说。endprint
教师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训练学生说的能力,进行说的指导,如:利用插图进行说话训练;利用电视动画培养说话能力;通过朗读、讨论,提高表达能力;阅读教学中渗透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训练。多渠道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就是拓宽学生习作思路。
日积月累,学生天天这样练习,能说好就能写得好,习作能力就不知不觉地提高了。
2.写后,以“说”评“写”。
学生习作后,让其把它说出来,师生共同评价,肯定好的,指出不足的,提升说的意义。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作文教学要求写演讲稿的,先让学生围绕单元主题写好稿,然后进行演讲,学生说后,教师进行点评,学生评价交流,就能根据评价进一步进行修改讲稿,从而完善写作。
学生先写后说,还要注意说出真感情。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情感是文学创作的“根”,根蓄之愈深,树的枝叶才会繁茂。蒲松龄自称《聊斋志异》是“孤愤之书”;鲁迅先生有感于辛亥革命的失败而作了《狂人日记》……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6]。所以,学生的习作写好了,还要指导其说出真感情,从而打动读者、打动听众。说的时候,不要只注意说话的内容,还要配合身体语言,如姿势、表情等,注意语气语调。写后的说,不仅使表达变得有条理了,结构也严谨了,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
作文教学不仅要训练学生会写文章,还要训练学生会改文章。“文章不厌百回改”,教会学生如何修改习作也是有技巧的。教师批阅学生习作时,找出几篇大多数学生都存在同样问题的作文,集体评改;可以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教师示范引路,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与学生面对面地修改;学习小组内相互评改。相互评改过程中,学生又一次“先说后写”,不仅习作能力提高了,语文能力也提高了。
3,“以说促写”作文教学的反馈与评价。
在作文教学中采取说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学生说和写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一次,笔者听了珠海市香洲区第十小学的谢献明校长的一节作文课:续写故事《小白羊和小黑羊》。谢校长就在“说”的指导上下了不少功夫:如补充对话时,指导学生想象两只羊说话时的表情和语气,该用什么词语形容,还通过师生表演对话加深印象;思考故事结局时,由于老师引导得法,学生想出了出人意料的结尾。有的学生说小白羊和小黑羊互相谦让,它们顺利过了河;有的学生说小白羊和小黑羊互不相让,并在桥上争执起来,双双摔下了河;还有的学生说小白羊和小黑羊掉进河里后,路过的一头水牛救起了它们,还教育它们要礼让。多丰富的想象。这样的课例,就是肯定了“以说促写”是一种很好的作文教学策略。
讲究作文评价艺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仅是教师在学生作文本上的几句评语,而是让学生在评价中学到方法,能随说随写。评价途径很多,一要重视习作态度的评价,学生对习作有了端正的态度,习作兴致自然就有了,写批语时要发现学生的好词佳句,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二要注重启发性评价,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笼统、抽象的评价,学生一知半解,对学生的具体帮助不大。为了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习作水平,我们可以这样评价:针对作文内容的评价,针对作文习惯的评价,针对作文方法的评价,针对情感态度的评价及针对合作评改的评价等。作文评价方式也要多元化,可由原来单一的分数变成星级、圈点、读后感等多种方式。制定星级评价表是很受欢迎的方式,教师可以在级组集体备课时共同讨论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学生也可一一对照表中内容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习作。这样以评促写,以改促文,真正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习作兴趣及习作能力。
先说后写,学生爱说、乐说,自然就爱写、善写。以说促写,说写结合,使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都得以提高,能让学生张口能说,提笔能写[7]。所以,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在“说”上做文章,以说促写,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结语
通过研究得出,“以说促写”作文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它能有效解决教师不知道怎样教作文和学生不知道怎样写作文的问题。语文教师应增强学生说写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希望广大语文教师重视作文教学,探讨更多更实践的教学策略,有效推进语文新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陈丽茵.以说促写提高表达能力[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11):65-66.
[2]吴昌顺.语文能力培养趣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0-32.
[3]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67-169.
[4]袁微子.小學语文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10.
[5]礼明.六岁的孩子能写什么——外甥作文记[J].师道,2009(7、8):82-83.
[6]林燕慧.作文教学要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J].广东教育,1998(7、8):68.
[7]蔡俊杰.说写结合以说促写[J].广东教育教研,2009(6):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