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橱只是王国的入口

2018-03-06 16:42吴骏
琴童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琴录音乐器

+吴+骏

经常有家长问:我的孩子学音乐能做什么,他们要不要走专业道路?这类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但从社会的角度看,学习一件乐器,只是走进音乐王国的开始。除了演奏明星,社会还需要各种各样的音乐人。

学琴不等于学钢琴

一说到学乐器,可能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舞台上的演奏明星,而且是弹钢琴的。据2009年《琴声周刊》估计,在中国约有2000万钢琴琴童。这在音乐史上,是空前(或許也是绝后)的景象。

这么多孩子学钢琴,有很多原因,例如:钢琴非常吸引人、容易入门;钢琴作为一个符号,符合国人对西方古典乐的想象;钢琴摆在家里有面子;钢琴演奏明星的示范效应;商业利润的推动等。

但在古典乐的老家欧洲是怎样的呢?

2009~2012年,我们夫妇在英国工作和生活。当时我们的孩子就读于荷姆斯学院。那是毕业于剑桥大学的数学家荷姆斯创办的一所私校,已有百年历史,虽然叫学院,针对的却是5~18岁的学生。校内音乐活动非常多,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校园音乐会。有的免费,有的家长也需要买票。听了几十场音乐会,我们没有听到一次钢琴独奏的节目。钢琴一般是给独唱、合唱、管乐、弦乐伴奏。英国少儿学习乐器的多样化,和国内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学琴不等于学音乐

日常生活里,我们说“学车”,其实就是“学驾驶”,没有大的差别。类似地,“学琴”和“学音乐”有时差别不大。但严格说,它们是两件事情。

学琴关注的主要是演奏技能。学音乐则包括很多方面,例如:

1.声乐和器乐,独唱和合唱,独奏和合奏;

2.即兴表演;

3.作曲,改编;

4.聆听、赏析、评价音乐;

5.理解音乐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关系;

6.在历史和文化中认识音乐等。

表演是一个小概念,音乐是一个大概念,有的家长混为一谈,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和我国演奏人才的选拔-培养机制有关。音乐学院附中的入学选拔办法,是“报名+集中考察”的方式,就是在某一天,或几天里,集中考察所有报名者的演奏表现。这种选拔-培养的机制,多少有一点“溢出”,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入了社会,对家长们产生了干扰——让大家眼睛只盯着表演。

笔者多次走进英国的3所音乐中学,发现它们采取的是“申请+综合考察”的方式,在演奏人才的入学和培养上更加综合。什么时候面试,申请者和校方都有一定范围的选择权,都可以在互动中重新商议。在长达一年的过程中,申请入学者接受学校对自己多方面的考察。整个考察中更注重申请者的个人综合素养,采取“一人一议”的办法。举个小例子,普塞尔音乐学校的入学申请表上,甚至要求学生填写最近阅读的书,一本或多本,并且介绍自己对这书的看法。

入学之后,主修演奏的学生也学习所有的中学主干课程和各类音乐课程。这样,中学毕业前也一样能够申请音乐之外的大学专业,未来的职业选择仍然是开放的。我们希望,以后国内音乐学院附中能够有所改变,让综合素养更优异的少儿入读,并且协助他们全面成长。

其次,大众传媒对演奏明星的吹捧和过度包装,也让很多家长产生了错觉——只要学音乐,就要走到聚光灯下。不客气地说,这是一种浮躁病。音乐本身就是目的,不是获取名利的手段。成为聚光灯下万人瞩目的演奏明星,是百万分之一的概率,大概和中彩票差不多。家长对孩子的演奏技能的期待要合理,尤其当孩子表现出音乐潜力的时候,更不要着急把他们推到台上。当然,有特殊才华的孩子的培养会有些不一样,他们需要一些早期锻炼的机会。但这里仍然有一个“度”,应避免过度曝光。

那些在音乐职业里的“后台人员”,例如基层的音乐教师,较少得到关注和赞许,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在快乐地工作和生活。他们值得成为孩子们的职业榜样和人生榜样。

我们还要留意孩子在演奏之外的其他音乐才能,例如即兴、作曲、配器、录音、乐理、音乐史、指挥等,这些才能需要时间和机会才能显现。还有些更外围的才能,例如艺术管理(音乐经纪、乐团管理、剧院管理等)、音乐治疗,成长所需的时间,也是用“十年”去计算的。

社会需要复合型音乐人才

表演,不过是音乐职业和音乐产业里的小小一部分。目前,复合型的音乐人才在我国较为缺乏。例如音乐出版、音乐编辑、录音、音乐治疗、乐器制造等。先说录音,同时精通音乐和录音,能够玩高级进口录音设备的录音师奇缺,据说全国只有几个人。再说编辑,某音乐出版社招聘音乐编辑,很久也招不来既懂音乐又懂编辑的,只能降低标准,找人凑合。现在市面上有的乐谱错误百出,当然有成本的原因,或校对者的个人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懂编辑也懂音乐的人才太少了。

写作本文的时候,常熟理工学院一位教师告诉笔者:

“我的一位学生,本科是物理专业,又是学校电声乐队队长,硕士读的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录音艺术研究生,现在上海某公司工作,很受器重。再如南艺一位博士,博士读的是西方音乐史,本科抑或是硕士阶段却有物理学的经历,所以思路非常开阔,在音乐表演的量化分析研究方面做得很出色!”

这都是复合型人才自己走出一条道路,走向广阔生活的好例子。

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成名成家,但是喜欢音乐的人要有终身与音乐相伴的气魄。至于学音乐是否有用,学音乐工作好不好找,那些过于现实的问题,建议家长们先放一放,没有必要在孩子年纪尚小时就拿这样的问题来折磨自己。别说十年后会怎样我们无法知道,就是明天这个时候我们会具体做什么,也是有变数的。

我们建议家长:

1.孩子选择哪种乐器,可以考虑其个人意愿。如果具备条件,可以支持孩子学习其他乐团乐器,让孩子有更多机会和他人合奏,而不是长期独自练习;

2.如果已经学习钢琴,在到达一定能力之后,可以安排四手联弹、双钢琴、与其他器乐同台演出的机会。钢琴配声乐、配小提琴,都是绝配;

3.如果已经学习钢琴,可以作为“启蒙乐器”,在一段时间(例如1~3年,视情况而定)之后,转向其他乐器。学钢琴打下的基础能移植到第二件乐器的学习中,家长和孩子原先的投入不会浪费。

4.如果孩子的乐器演奏或唱歌表现是中等水平,也不要焦虑,要相信音乐带来的是长期和无形的获益。很多领域都和音乐交汇,家长们不必带着孩子挤在表演的路上。走这条路,家庭的经济投入巨大,更容易心力憔悴。

音乐,就像英国作家C·S·路易斯笔下的纳尼亚王国,给有各种才能的孩子提供了不同的机会去实现自我的价值。乐器只是那个神奇衣橱的入口。没有人会把衣橱当成整个王国吧?

猜你喜欢
学琴录音乐器
学乐器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乐器
孔子学琴
欧阳修学琴治忧郁症
Colorful Seasons多彩四季
A New Term
孩子学琴家长一定要知道的事—— 了解与沟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