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莺 徐 溟 束皙蔚 胡素珍 尹雪群 赵小娟
(江苏省苏州市蔬菜研究所,江苏苏州215000)
小白菜学名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hinensis),原产中国,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常见的蔬菜种类之一。小白菜性喜冷凉,较耐低温,一年四季均可生产,但以秋、冬、春三季栽培为主,夏季栽培易受高温、暴雨、干旱、病虫危害,栽培难度较大[1]。虽然近年来国内育种单位相继选育了多个耐热小白菜新品种[2~5],但是进口品种华王依然在夏季耐热小白菜栽培品种中占主导地位。苏州市蔬菜研究所经过多年努力,选育出了耐热性好、丰产优质的耐热小白菜新品种苏夏2号,为夏季栽培耐热小白菜提供了更多的品种选择。
苏夏2号是利用Ogura雄性不育系技术选育而成的杂交一代小白菜新品种,其母本ADB是自交系AD经多代定向转育而成的Ogura胞质雄性不育系。AD是从育种材料中经过多轮夏季耐热性鉴定、秋季大菜选择挑选出的耐热性较强的淡绿色单株,经过多代定向自交选择形成的一个稳定的自交系,配合力比较好,株型直立,秋季大菜成株外叶卵圆形、淡绿色。苏夏2号父本XW是以X-2-1-1-1-1为母本、W-3-2-1-1-1-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对其后代进行分离,经过多代定向选育得到的一个稳定自交系。XW株型直立,耐热性较强,叶卵圆形、淡绿色。2013年夏季开展筛选试验,组合ADB×XW综合性状优势较明显;2014年夏季开展品种比较试验,2015年、2016年夏季开展生产试验,各试验结果表明,ADB×XW综合表现优良;2017年通过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SNG201429),定名为苏夏2号。
2014年夏季在苏州市蔬菜研究所基地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对照品种为华王。分别于7月8日、20日和8月14日在大棚内分批播种,秧苗长有4片真叶时定植于连栋大棚内,株行距为20cm×20cm,小区面积5m2,每小区定植100株,3次重复。缓苗后追肥1次,定植后20d左右采收测产,计算小区产量,并折算667m2产量。
由表1可知,夏季栽培,苏夏2号各项植物学性状接近或超过华王,综合表现较好,定植后20d左右采收测产,平均产量超过华王14.5%。
表1 各参试小白菜品种的植物学性状和产量(2014年夏品比试验)
2015年在苏州市姑苏区开展生产试验,对照品种为苏州青,试验小区面积200m2,3次重复。7月1日、8月1日分批在大棚内撒播,30d后采收小菜,计算小区产量,折算667m2产量。2016年在苏州市姑苏区开展中棵菜生产试验,对照品种为华王,7月8日、25日在大棚内分两批播种,4片真叶时定植,株行距为20cm×20cm,小区面积200m2,未设重复。缓苗后追肥1次,定植后20d采收测产,计算小区产量,折算667m2产量。
由表2、表3可知,苏夏2号小菜平均667m2产量为2217.8kg,较对照品种苏州青平均增产45.0%;苏夏2号中棵菜平均667m2产量为2067.7kg,较对照品种华王增产9.8%。
表2 各参试小白菜品种的小菜产量(2015年夏生产试验)
表3 各参试小白菜品种的中棵菜产量(2016年夏生产试验)
2016年夏季开展耐热性试验,对照品种为华王。6月21日播种,7月7日定植,株行距25cm×20cm,小区面积2.5m2,每小区定植50株,3次重复,顺序排列。8月3日(播种后43d)调查成株植物学性状、产量、热害情况。播种后48d测定糖分、部分氨基酸及叶绿素等相关耐热性生理指标。
由表4可知,持续极端高温环境下,苏夏2号依然保持较好的植物学性状和产量性状。苏夏2号的束腰性状与对照品种华王相似,单株重优于华王,小区平均产量和667m2产量略高于华王,耐热性明显好于华王。在有效生育期43d中,平均最低温度26.3℃,平均最高温度32.8℃,平均温度29.6℃;定植后28d内,平均最低温度27.9℃,平均最高温度34.9℃,平均温度31.4℃;其中7月20日~8月2日连续14d为35℃以上高温,试验地表温度最高达53.2℃,夜间最低温度为35.5℃。生育期内,华王全部植株发生热害,具体表现为心叶、叶尖外缘烧边,外叶卷曲、外叶表面起泡;苏夏2号热害率为21.4%,且仅表现为心叶外缘烧边,外叶稍内扣,外叶表面略有起泡症状,热害现象不严重。由表5可知,苏夏2号的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品种华王,符合田间试验表现[6~8]。
表4 各参试小白菜品种的植物学性状和产量(2016年夏耐热性试验)
表5 各参试小白菜品种的耐热性生理指标(2016年夏耐热性试验)
品种比较试验、生产试验以及耐热性试验结果表明,苏夏2号整体表现优异,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夏季栽培。
苏夏2号株型直立,株高22.8cm,株幅35.2cm;外叶淡绿色,叶面平,卵圆形,全缘,外叶长28.2cm、宽16.7cm,叶柄长8.2cm、宽5.2cm、厚1.2cm,外叶数19片;单株重223g;夏季栽培,小菜667m2产量2217.8kg,中棵菜667m2产量2067.7kg;耐热性较好,不易发生烧边、卷叶、起泡等现象。
苏南地区在6月下旬~9月中旬播种,采用双网栽培模式。作小菜生产,每667m2播种量500~750g,播种后20~30d可根据生产周期结合市场价格与需求分批上市;作中棵菜生产,每667m2播种量150~250g,定植后20d,待植株封行、单株质量150g左右即可根据市场行情采收上市。生产期间注意防治病虫害。
[1] 袁希汉,苏小俊,庄勇.耐热小白菜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长江蔬菜,1999(7):1~4.
[2] 朱玉英,侯瑞贤,杨晓峰,等.耐热青菜杂交新品种“新夏青”的选育[J].上海农业学报,2006,22(4):10~13.
[3] 龚静,朱玉英,吴晓光,等.青菜新品种“新矮青”的选育[J].上海农业学报,2002,18(1):39~42.
[4] 李世忠,张彩峰,陆奕,等.耐热青菜杂交新品种“闵青101”的选育[J].上海农业学报,2013,29(1):98~100.
[5] 徐海,陈龙正,宋波,等.耐热小白菜新品种东方2号的选育及速生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6(4):12~13.
[6] 余自力.白菜耐热性研究综述[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4(1):82~84.
[7] 沈火林,刘燕燕,余进安.不结球白菜耐高温胁迫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J].江苏农业科学,2006,74(6):207~210.
[8] 娄丽娜,蒋利春,孙莉,等.持续高温胁迫对不结球白菜生理指标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5,52(6):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