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爽
(湖北省荆门市群众艺术馆,湖北荆门 448000)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得我国许多沉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逐渐苏醒,各自展现了非凡魅力,呈现出我国特有的历史风采。并且国家据此制定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并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走街串巷拜访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继承人,让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但是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开始止步不前,缺少应有的创新性和活力,令人颇为失望。生产性保护是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注重活态传承,同时避免一些企业为了经济利益,利用“非遗”谋取私利,破坏非遗。贯彻“我们希望注重生产性保护,但也要坚持非遗的原真性”原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和创新。
消费社会是一种新式社会形态,与传统社会不同,消费社会注重消费者的观点与需求,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基础上拓展生产方式,达到新式消费方式促进消费群体消费。讨论消费社会,鲍德里亚首先强调的是物的丰盛和商品的系列化与系统化,他认为在消费社会中最根本的变化是 “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这里,所谓“物对人的包围”不能简单理解为物的堆积和巨大的数量,按照鲍德里亚的意思,包围消费者的商品是以整体的面目出现的,即“今天,很少有物会在没有反映其背景的情况下单独被提供出来。”因为“几乎所有的服装、电器等都提供一系列能够相互对应和相互否定的不同商品。”也就是说,消费者不会再从具体的用途上去看待单个的商品,而是从其全部意义上来看待它们的。“洗衣机、电冰箱、洗碗机等,除了各自为器具之外,都含有另外一层意义。橱窗、广告、生产的商号和商标在这里起着主要作用,并强加着一种一致的集体观念,好似一条链子,一个几乎无法分离的整体,它们不再是一串简单的商品,而是一串意义,因为它们相互暗示着更复杂的高档商品,并使消费者产生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动机。”
消费者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进行消费时,首先会对产品的设计、用途、价格、制作人背景进行大致了解,保证消费产品符合自身需求,满足消费欲望。基于此反观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由于产品制作人大多为年纪较大的长者,其思想与现代文化存在差异,产品制造时遵循旧模式不会轻易对产品进行创新,使得制造的产品不被大众接纳,这样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失效。此外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继承人缺少对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方式,不能借助先进的传播平台开拓市场,缺乏科学的营销手段以及正确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很难从根本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实现产业化。
在此基础上,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进行两方面的探讨:(1)可以迎合大众文化,主打日用品。首先需要对大众消费观念有一定了解,分析消费者需求,结合传统技艺对产品进行适当改良,发挥其优点,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让产品成为具有实用性、文化内涵又适合大众消费的优良产品。(2)推崇手艺发挥,主打艺术收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具有技艺难度高、耗费时间长等特点,这也是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继承人稀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这样也是普通工艺无法做到的,因此可以借助此特点进行“高端奢侈品”制造,创立独特品牌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普通工艺主要依赖于机械式生产,虽然效率极高但是缺乏对消费者的针对性服务,其产品缺少底蕴,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制造出来的产品是具备极高的文化底蕴的,且可以根据消费需求进行适当修改调整,成为消费者专属产品,良好地满足了现代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同时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市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路径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生活化;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衍生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生产时,需要结合实际生活,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追求艺术美感,避免产品与现实脱节成为无用品。与大型手工艺术品不同,小型使用手工制作产品其价格和实用性更易被大众接受和购买,这样可以有效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得到保护和传承,也让大众对该手艺有一定了解。例如:四川雅安的黑陶砂罐、四川成都的茶盘等。
所谓衍生便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另一种发展,并非通过机械式批量生产,而是结合现代消费者消费观念在传承的技艺上进行美妙融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多样化。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具有文化底蕴、实用性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品外,还有许多其他衍生化产品,如动漫影视、文化创作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人们的日常娱乐之中,在不知不觉中让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个充分的理解认知,有效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承重要的文化之一,是古代人无穷智慧的体现,能够流传至今的手艺、技艺都是值得人们尊重的,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极大冲击,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是一种文化流失的悲痛,为了保护传统手艺,我们应当多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进行了解、学习,结合现代化市场对此进行相应调整,从多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