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江伟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湖北武汉 43022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各种高等院校也正在积极扩张自主招生规模,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遇到了“难就业”的问题,为了能够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改善这种困境,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的重视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前,很多高校都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付诸行动,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研究。因此,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已经逐渐地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在此主要探讨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其具体阐述如下。
在我国各类高等院校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大部分是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院校自身专业的性质、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求等方面开展教育活动。我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首先就是创新课程的教育模式;其次就是举办一些针对创新创业方面的学生比赛活动;最后就是通过构建一些科技园或者创业园等。各类高等院校都需要结合自身办学的优势选择相应的培养模式。但是在很多高等院校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意识相对比较落后,无论是在政策的落实还是在思想观念的转变方面都有较大的不足。可以说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上还处在一个不断探索的时期,对于培养模式的相关系统化的体制的搭建工作仍然不完善。很多时候高等院校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时往往只是将其作为教育的一个副产品,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重视,没有将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而且在教育资源的利用方面也存在较大的不足,这都直接导致了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落实不到实处[1]。
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将企业、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的资源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搭建一个由学生、学校、企业三者组成的“生态圈”。在这个过程中,来自各方面的资源能够有效的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通过维持生态圈的良性、健康发展来充分发挥各方的价值,最终实现利益的共享。
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培养对象、培养内容以及过程等方面的不同来进行划分,构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生态圈”培养模式。首先需要高等院校做好带头工作,将企业和学生实习对接,然后搭建相关的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诸如创业工作室、创业实验室以及相关服务公司等方面的培养基地。其次就是要提供相关的人才储备,如对于缺乏创业经验的创业实验室可以通过专业的工作室来提供服务等[2]。
为了能够搭建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 “生态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⑴对于高等院校的中心地位要有明确的认识,首先高等院校是联系学生和企业的中间人,并且还发挥着将各种有利资源进行整合的作用,也是整个校企合作顺利实施的设计者和执行者。⑵对于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部分要足够明确,在该模式下的主体主要是指学生、企业以及高校,这三者是整个“生态圈”活动开展的主体。⑶实现“生态圈”的价值,在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利用高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以及通过在创业实验室中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不断地提高“生态圈”培养人才模式的价值,充分的利用当代的信息进行教学工作,对于一些有利的教育教学资源内容也应该实现信息的共享。⑷不断的积累相关的经验和资源,通过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生态圈”来实现人才教育的最终目的,通过积累不同的有利资源以及实践经验,从而促进企业、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三者共赢的新发展局面[3]。
对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要重新定义其目标,不断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并不是让所有的学生未来都走创业的道路,而是通过这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的快速适应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重新定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全面贯彻校企合作的新发展模式,并让广大师生给予其充分的重视,认识其具有的重要价值。
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进行校企合作的时候必须充分的利用企业和高校的共同资源,搭建合理的培养体系,如教师的培训体系、创业课程体系等。一般情况下创业课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创业基础、实务以及实践。对于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也非常的重要,这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非常重要的基础保障。高校必须要建立专业的创业教师团队,明确其具有的责任和义务,队伍中可以涵盖专业的教师也可以包括一些从事相关专业的兼职教师,对于一些特殊专业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创业经验的企业专家。同时还应该注重对于教师内部创业教育的培训,不断地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体系搭建工作[4]。
通过校企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过程就是将企业的文化和高校的文化融合的过程,为了能够有效地进行融合需要克服这两大主体之间存在的文化异同,并且从中找到文化的契合点。从创业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这种文化的打针是高校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基础目标;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种文化体系的打造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进行校企合作的时候,应该形成一种校企共育的文化理念,这有利于构建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路径。首先就是高校方面要不断地进行创业宣传,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广播以及报亭的模式来进行,如通过宣传一些高校学生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或者邀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来校进行交流,加强学生对于自主创新创业的意识,激发学生们的热情,营造一种积极、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其次就是高校要根据自身的文化特点将创业的教育文化和技能方面的文化进行融合,打造适合自身特色的创业文化体系。另外,企业也应该定期地组织相关人员来校进行交流,做好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工作,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提高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环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逐渐地成为当今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急需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