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问品悟”构建诗歌世界
——刍议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古诗鉴赏阅读课堂教学手段

2018-03-06 05:47茂名市第一中学陈艳姝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6期
关键词:古诗诗人诗歌

茂名市第一中学 陈艳姝

一、读出诗之味

古诗语言相比较于其他的文学语言更具有精炼性与含蓄性。诗歌的音律性决定了诗一定要读。读平仄,读抑扬,读意韵,读情感。读是一种入境,读是一种享受,读是一种神交。诗歌是美的艺术。古诗最常用的手法是借景抒情。但是因为景是不可以说话的,而且在古诗里,图景是片断的,跳跃的。所以,通过反复诵读或吟诵,运用想象的手段,才能真正地把每一联所勾画的图境连结起来,结合整体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不跳读,不漏读。

其中,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初读,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漏读,不跳读,从字到句,从句到联。读可以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师生动起来,通过音律带动鉴赏的情绪。初读可以带动学生主动地快速地进入古诗词的场景中。

其次是精读,要抓关键句,抓意象,抓情感的字。精读是与吟诵有关的。抓住其中主要的字,反复咀嚼,反复思考,注意区别词语之间的不同。为下面的提问做好思考的铺垫,精读分为细读、慢读、品读、吟读、反复读。精读是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排除了基本的字音与词语的障碍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自主地进行鉴赏的前提。

最后是美读,要抓意境,抓好整体的诗词基调与氛围。美读”往往应安排在解读诗词的最后环节。

二、问出诗之疑

细读精炼的诗句之后,要进入诗歌中的意境之中。而提出问题,于无疑处生疑,则是引导品读兴趣的第二步。老师应该相信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只有在读的基础上做扎实了,学生就会提高主动性,会自发地提出自己在读诗过程中的问题。作为老师,应鼓励学生的问题意识,不管小问题或是大问题,只要是能提出问题的,都应该值得鼓励的。

鉴赏的魅力在于鉴赏主体的自主性,鉴赏者调动了个人的生活经验去理解,进而感受到语言的精妙。而达到这一目的的,非鉴赏主体者自发地提出问题不可。

平时课堂教学上,学生不会提问,只是没有读深读透。所以,一定要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让其问题有所生发。于无疑处设疑,于平凡处设疑,依托个人的社会生活经验,跟生活场景作对比,找出不同点,找出相同点,进一步提升鉴赏的能力。而现实中,我们在课堂上,因为过度追求效率,把品诗的过程去掉了,把学生自主的鉴赏活动时间压缩了,那么学生提不出问题或不敢提问,也成了常态。

三、品出诗之境

自古以来,诗就是为了“言志”,为了抒发心中的思想情感,情感是诗歌的灵魂。中国古典诗歌的情感大多是节制内敛的,追求恬淡平和之美。细读精炼的诗句之后,当学生应把每句疑点解决了,再串连全诗作整体把握,再由教师引领学生继续深入感受言辞所塑造的形象与抒发的情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鉴赏是最难的。因为每一句之间,每一联之间,不仅时间跳跃过大,而且情感变化起伏也很大,如果品得不深入,则无法确定其感情基调。

在学习《声声慢》时,一位学生发现问题:“李清照既然觉得时间漫长,为什么还要在冷清的家里‘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而不是去找朋友玩或者逛街打发时间呢?”这个问题看似是学生结合某一句而生发的,实质是结合了全词所塑造的形象而生发的整体理解鉴赏的问题。这是引领学生对比自身和词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深入体悟易安晚年之境的良好契机。学生经过知人论世、整体研讨,就会发现:此时易安丈夫已逝,亲人离散,生活艰辛,加之晚年凄凉,心境悲愁,深重的哀愁无人可诉、无法排遣的处境。

同样,在一首诗中往往夹杂着情感的悲与喜,悲从中来,喜从悲生。比如《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就经历了由悲到喜的变化过程。诗人与友人在杨公台上宴饮集会,共度重阳节,高台所见,寒浪阵阵,见雁思归,捣衣声中,悲从中来。但菊花三笑,花开灿烂,即使江汉长路上飘泊不定,却也能在旅途中开怀,喜从悲生。可见诗人心物感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四、悟出诗之道

语文核心素养必须聚焦在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人格因素与关键性语文能力上。人格因素是指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关键能力(高中阶段)是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通过对古人精华语言的再现——古诗的学习,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只有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才能让学生有意识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中华传统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鉴赏诗歌,可以品其言,懂其法。在品读诗人所创设的诗人之境外,进一步理解其使用的语言方法,形成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比如,欧阳修《赠王介甫》一诗中,欧阳修使用了“翰林”与“吏部”的借代手法,将王安石比之为诗文大家李白与韩愈,从中看出对其诗文才华的欣赏。“朱门歌舞”象征过去的浮艳文风,“绿绮尘埃”比作古文被冷落之态。以此比喻作反衬对比,以表大力提倡诗文革新之声。修辞手法运用自如,浑然一体,为后人称道。

从鉴赏诗歌中更能感其人,悟其道。我们可以了解到诗作中古人将人生的怀抱、个人的志向、家国的情怀等等,融入到诗情画意之中,或温婉动情,或慷慨顿挫……鉴赏诗词,就要沉心静气,在初读、质疑、细品的基础上,体味其诗词之道,人生之味。《秋尽》中,杜甫伤时忧国,期盼以潦倒之力,张开报国之怀抱;《竹轩诗兴》向我们诠释了“穷则独善其身”的高洁品格。而王国维在读古人之诗时,更读出了人生的三境界,第一层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层的“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三层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从诗人的有我之境,上升到人生的无我之境,读出了人生的大道、大境界与大智慧。

通过“读问品悟”的课堂教学手段构建诗歌的丰富的审美世界。我们应引导学生品鉴诗歌以达到学生对中国精妙语言的品味能至于运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既可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了解,更培养了学生的人格发展的能力,最终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古诗诗人诗歌
诗歌不除外
“拟古诗”之我见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我理解的好诗人
品读古诗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