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怀宁,高 锋,叶 荣,张晓峰,潘永飞,刘祖德
随着我军进入新时代,军队训练常态化、实战化,广大基层官兵在训练中伤病痛的发生率呈升高趋势,许多伤痛经诊断为疲劳性疼痛和慢性劳损性疼痛,以往只能靠服用抗炎镇痛类药物进行治疗,许多官兵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依赖性,只能自我克服,影响了官兵训练的主动性和训练效果。临床发现,传统拔罐推拿对运动员训练后疲劳性疼痛、慢性劳损性疼痛,以及部分疾病的辅助治疗康复治疗非常有效。2016-01至2017-12,笔者在基层部队进行医疗保障过程中,对140例训练伤官兵采用改良拔罐推拿法,明显改善了疼痛症状,减少了伤病痛导致的非战斗减员,降低了停训率,对基层部队的训练和保障任务有较好的作用。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驻训医疗队就诊的训练伤患者140例,均为男性,年龄17~31岁。入选标准:(1)集训时间为2周~6个月;(2)有疲劳性疼痛;(3)排除严重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关节韧带断裂半月板3度以上损伤及结石等需要住院手术的,其中颈背疼痛36例,腰背疼痛42例,四肢关节疼痛62例,均经过医师确认为非送医症状,给予适当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效果不明显。
1.2 方法 拔罐通常分为留罐法和走罐法。(1)留罐法;将真空罐拔于皮肤后停留10 min左右,通常负压球压3次即可,根据人体耐受度可以增减负压。待拔罐部位皮肤充血、淤血时起罐,若大罐而吸拔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春季冬季11~4月拔罐时间可稍长,夏季秋季5~10月宜短,一般1次/2 d。颈背疼痛通常选用颈夹脊穴加阿是穴 ,腰背疼痛选用腰背棘突两旁酸痛明显点(阿是穴)为穴点,四肢关节疼痛选用肢体肌肉丰满处酸痛明显点(阿是穴)。(2)走罐法,亦称推罐、行罐或刮痧罐 ,在行罐前,可先用凡士林油膏等润滑油涂抹疼痛部位,用手掌快速磋磨皮肤,使皮温升高,使疼痛部位血液循环加快,促进肌肉放松,同时凡士林油膏液化有利于罐体滑动,有条件也可以使用电吹风局部加热,达到同样目的。将罐拔住,负压低于留罐,负压球按压2次即可,然后沿着经脉或者需要拔的线路来回推拉真空罐,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淤血时将罐起下。此法可起到拔罐与刮痧的双重作用。适用于面积较大、皮肤平滑、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背部、腰臀、大腿等部位,1次/d。应嘱患者注意保暖,3 h 之后再洗澡。10次为1个疗程, 治疗1~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1)优,患者疼痛消失或显著减轻,VAS和Nakai[1]分级降低二个等级或者无痛;(2)良,患者疼痛减轻;VAS和Nakai分级降低一个等级或者仍有轻微疼痛;(3)差,患者疼痛没有明显改善,甚至加重VAS和Nakai分级不变或者增加。收集治疗前、治疗4次,治疗10次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对比。
1.4 结果 本组140例,治疗时间10~20 d,留罐1050例次,走罐450人次,平均12.4次/例,无皮肤损害,无不良反应,无并发症。117例(83.6%)疗效较好,10 d后恢复训练。23例(16.4%)疗效差,再次入院检查,颈椎间盘突出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和小关节病1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加重和创伤性关节炎6例留院治疗,其余8例停训继续治疗。
中医学认为,拔罐是罐体吸附选定的部位,使皮下及浅层肌肉充血,刺激人体皮部、经筋、经络穴位以达到排除毒素、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固本、促进新陈代谢、调动脏腑功能最终以达到净化血液的一种非药物自然物理生态疗法[2]。现代医学也认为,拔罐可以改善局部内环境,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致痛物质的排泄,解除疼痛,提高痛阈,同时还能解除软组织痉挛和缺氧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传统拔罐,是以玻璃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穴位,因为用火使之产生负压,故称为火罐。本组采用改良拔罐器吸收了传统罐具的优点,较之传统意义上的火罐,疗效一致,其特点是:(1)选用了塑料负压罐,不易破碎;(2)可反复使用,成本消耗低;(3)重量轻, 携带方便;(4)不需要乙醇燃料,无烫伤隐患;(5)罐内负压可据患者的体质情况和病情随意调整,易于观察罐内皮肤变化,便于掌握拔罐时间;(6)操作方便,易学易用,不影响部队训练和正常操课。
在军事训练中,由于短期内集中训练,尤其是反复进行某一项目的高强度训练,容易出现骨、关节和软组织的疲劳性损伤,而且多发生在下肢[3]。中医认为,缘于肝肾不足,经血不能濡养筋骨,局部脉络空虚,复感风寒湿邪,营卫气血不和、经脉闭塞不通而发病。选用颈夹脊穴加阿是穴,可通经活络、舒筋活血、改善局部微循环。对调节神经、血管也有功效,利于无菌性炎性反应的消散和吸收,从而消除症状[2-4]。本组采用改良拔罐法,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140例中有117例(83.6%)疗效较好,10 d后恢复训练。笔者还发现,由于感冒引起全身肌肉或者关节疼痛也是风寒或湿邪或营卫气血不和、经脉闭塞不通而发病,也可采用此方法进行诊治[5,6]。
笔者认为,军队卫勤伴随保障,不仅要预防训练伤病,及早发现和诊断疾病,还要有充分的医疗手段,由于演训环境不同,卫勤保障不可能配备全面的医疗设备,加上保障军医的专业不同,缺乏能够满足一线官兵卫勤需要的方法和设备,或者由于条件限制设备无法携带、使用。改良拔罐法有一定的实用性、有效性,是部队卫勤保障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Nakai O,Ookawa A,Yamaura I.Long-term roentgenographic and functional changes in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wide fenestration for central lumbar stenosis[J].J Bone Joint Surg(Am),1991,73(8):1184-1189.
[2] 王 谧,李 月,陈泽林. 拔罐疗法概述与走罐手法述要[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8(4):217.
[3] 周开斌.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远期疗效的疗效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12, 21(2):38-39.
[4] 经振兴.颈肩腰腿痛的中医药治疗策略[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25(2):144-146.
[5] 税素华.针刺拔罐治疗国外膝关节疼痛患者22例临床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3):27.
[6] 徐 丽,王 亮, 郑光新, 等.康复干预对强化军事训练腰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5): 539-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