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文,樊建军,林 林,林伟雄
(1.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2.广东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40)
广州市黄埔区某市政道路(A路)位于山体下,规划中未设置雨水排放设施,根据地形图绘出汇水面积,计算后得知雨期将产生较大径流量。经实地考察,发现道路将穿过一条现状排洪沟(图1)。在与业主协商后决定,该路采用双侧布设雨水管的方式,并利用道路雨水管连通现状排洪沟。如何控制雨水径流,提高道路的排洪防涝能力,降低暴雨洪峰的危害性[1],成为本工程的设计难点和创新点。本市政道路红线宽40 m,道路长度约1.7 km。雨水的汇水面积及相应雨水管道的布置如图1所示,雨水工程规划图如图2所示。
雨水设计流量的计算公式如式(1)。
图1 雨水汇水总平面图Fig.1 General Layout of Rainwater Catchment
图2 雨水工程规划图Fig.2 Planning Chart of Rainwater Engineering
其中:Ψ—综合径流系数,公共绿地、林地、园地等取0.20~0.30,混凝土及沥青路面按0.86~0.95取值,非铺砌路面取0.30,其余采用0.70,综合径流系数按地面种类加权平均计算。本工程范围主要由自然山体、自然水体及自然绿地组成,其中有远期规划二类居住用地等,加权平均计算取得本工程综合径流系数Ψ=0.6;
q—暴雨强度,L /(s·hm2);
F—汇水面积,hm2,汇水面积如图1所示。
依据《广州市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定》,广州市黄埔区宜采用本区公式或者参照选用中心城区暴雨强度公式。广州市中心城区暴雨强度公式分为区间公式(表1)和总公式,推荐采用区间公式计算设计暴雨强度。本工程采用广州市中心城区暴雨强度区间公式,如式(2)。
其中:q—设计暴雨强度,L /(s·hm2);
A、b、n—地方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计算确定;
t—降雨历时,min。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6年版),设计雨水重现期取P=5年,得到A=32.41,b=12.874,n=0.758,得出暴雨强度公式如式(3)。
其中:q—设计暴雨强度,L /(s·hm2);
t= t1+t2—降雨历时,min。其中t1为地面
集水时间,取10 min;t2为管内流行时间。
表1 区间公式表[3]Tab.1 Formula Table of Intensity Interval of Stormwater[3]
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表Tab.2 Hydraulic Calculation Table of Rainwater Drainage Pipelines
由计算结果可知,本道路北侧雨水管管径敷设至DN2 000,南侧敷设至DN2 200;道路穿过一现状排水渠,填埋道路红线范围内的排水渠,由道路雨水管进行连通;片区雨水由道路雨水管收集后由东向西排入B路雨水管,最终排向北部的水系。
在当前的排水设计方案下,片区雨水全部收入道路雨水管,使雨水由自然的地表漫流尽快转化至地下管网径流,以降低地表雨水对城市的影响。但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道路及地面的硬化导致地表径流系数增大,径流流速增大,因而导致暴雨洪峰的峰值增大[4];而雨水下落到地表后随即进入地下管网,失去了蒸发、下渗等雨水的自然耗损过程,径流总量增大。当前城市的排水设施并没有显著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城市遇雨内涝现象反而愈发严重[5],雨水成为了城市的负担。
在此背景下,“海绵城市”应运而生,改变传统的“直排快排”城市防洪排涝思维,将雨洪资源作为重要的水资源进行管理[6],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低影响发展模式,是城市防洪排涝的全新发展方向。
根据“海绵城市”的指导思想,同时考虑到本工程的实际地形情况,在原设计中增设多级排水系统,以增加对雨水的吸附、蓄渗、净化和缓释作用,控制雨水径流,使区域在不同强度的暴雨下均具有良好的弹性,旨在减小当暴雨强度超出设计重现期强度时的洪涝灾害影响。
在本路南侧山体护坡上建一条山洪截洪沟,如图 3所示,自节点④ ~①(图 1),长度约1 380 m,截洪沟下道路护坡,护坡植草;截洪沟靠道路侧每隔2 m设置溢流口;在坡脚建一条景观植草沟,如图4所示,长度约1 380 m,内植耐水性植物,此沟将截流由坡顶截洪沟溢流下的雨水,植草沟中间内凹处每隔30 m设溢流雨水口,接DN300雨水管至道路雨水井,收入市政雨水管网;北侧为丘陵状绿地,仅新建一条植草沟。坡顶截洪沟、坡底植草沟与市政雨水管在B路起点处合流,排向B路雨水渠箱,最终排向北边规划水系。平面布置简图如图5所示,横断面布置如图6所示。
图3 截洪沟大样Fig.3 Detail Drawing of Drainage Channel
图4 植草沟大样Fig.4 Detail Drawing of Landscape Ditch
图5 排水平面布置简图Fig.5 Layout of Drainage Plan
图6 横断面布置简图Fig.6 Layout of Cross Section
2.2.1 截洪沟设计流量计算
采用公路科学研究所的经验公式:当暴雨资料缺乏,汇水面积F<10 km2时,可按式(4)计算。
其中:Q—设计洪峰流量,m3/s;m—面积指数;当F≤1 km2时,m=1;当1<F<10 km2时,按相关资料查取;本式取 m=1。
Kp—流量模数;根据地区划分及设计标准查取。本式按照频率P=20%,东南沿海地区,取Kp=15。
对道路北侧进行雨水设计洪峰流量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雨水设计洪峰流量计算表Tab.3 Calculation Table of Rainwater Design for Peak Flow
由计算结果可知,经验公式设计流量小于区间公式设计流量。本设计按照经验公式设计流量确定截洪沟尺寸,以得出截洪沟截留流量。
2.2.2 植草沟削减流量计算
植草沟削减流量计算如式(5)。
其中:Qz—植草沟雨水径流削减量,L/s;
Uz—植草沟蓄水量,L;
t—降雨历时,s;
Tz—植草沟蓄水量排空时间,s;
Sz—植草沟下渗量,L /S。
植草沟断面为梯形(图4),本工程段植草沟尺寸为固定尺寸,设计流速为 0.8 m/s,总长度为1 380 m。
其中,下渗量Sz根据式(6)计算得到。
其中:α—综合安全系数,一般可取0.5~0.6;
K—土壤渗透速率,m/s;
J—水力坡度,垂直下渗时,J=1;
Fa—下凹式绿地面积,m2。
本工程中,α 取 0.6,K 取 5.79×10-5,J取 1,垂直下渗。植草沟削减流量的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植草沟削减流量计算表Tab.4 Calculation Table of Flow Reduction by Landscape Ditch
植草沟设定为景观湿性植草沟,降雨的初期雨水大部分被截洪沟截留,当植草沟内水量不足以维持常水位时,可适时抽调排洪沟或附近水体水源补充;考虑到旱季或无水源补充时,为维持必要的景观效果,须对植草沟内栽种植物进行合理配置,满足植物的干湿习性。道路南北两侧皆有自然水体,可对其进行人工改造,营造景观湖或生态公园,与现状排洪渠、截洪沟、植草沟和道路雨水管形成完整的区域水循环系统。
总之,区域内的自然水体不仅是雨水的受纳体,还是景观水甚至饮用水的供体,雨水在区域范围内循环,形成了良好的水循环生态圈[8]。
2.2.3 总削减流量计算
雨水经过截洪沟与植草沟的流量削减后,由道路雨水管承担最后的流量排放,计算得到雨水管的管径如表5所示。
表5 总削减流量及雨水管管径计算表Tab.5 Calculation Table of Total Flow Reduction and Rainwater Drainage Pipe Diameter
由表5可知,经过截留后,北侧雨水管敷设至DN1 800,南侧敷设至DN1 500,说明植草沟对雨水径流有一定的削减能力,主要在于对雨水的存蓄和下渗;截洪沟具备较大的排洪能力,增强了道路在遭受暴雨洪峰时的抗洪能力,减轻了道路雨水管的负担。在截洪沟、植草沟和道路雨水管形成的三级排水系统下,每年排入雨水管网的雨水量较传统方案减少约40%[9],较大提升了道路的抗洪能力,减小了道路雨水管管径,降低了道路施工难度,形成了以“海绵城市”为指导思想的排水系统和生态系统[10](图7),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图7 传统快排模式与“海绵”排放模式Fig.7 Drainage System of Conventional Mode and Sponge City Mode
传统方案雨水工程造价约为801.8万元;新型方案雨水工程造价约为936万元,其中雨水管道工程造价为695.2万元,截洪沟工程造价为85.3万元,植草沟工程造价为155.5万元。
截洪沟和植草沟的设置减小了雨水管道的管径和施工难度,继而降低了管道工程的造价,但增加了工程的总造价和综合技术难度。在本工程的初步设计中,考虑到经济和技术上的困难,以传统的快排方案为主,利用道路雨水管联通道路南北两侧的现状排洪渠,并对现状排洪渠进行修缮;对人行道采用透水性铺装,预留植草沟用地;将道路附近水体纳入到道路的雨水管理体系中,保护现状“海绵体[11]”,为后续的海绵体系建设构建物质基础。
(1)截洪沟和植草沟在降雨初期的蓄水量共约5 100 m3,在突发暴雨时具有削减洪峰量的作用;植草沟具备稳定的下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地下水,植草沟同时是配套景观工程的核心设施。
(2)截洪沟和植草沟的设计是本方案的难点和创新点,需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对截洪沟和植草沟的结构、尺寸作进一步优化,以满足其功能性和安全性要求。
(3)截洪沟和植草沟的设置降低了管道工程的造价,但增加了工程的总造价,提高了工程的综合技术难度。说明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只有在政府的引领下,发动民间各界的力量,让海绵城市现代雨洪管理的理念[1,12-13]普及群众,海绵城市的建设进程才能稳步向前。
[1]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试行)[EB/OL].(2014-10-22)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411/t20141102_219465.html.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S].
[3]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指引 [EB/OL ].2014.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511/42705240.shtm.
[4]吴丹洁,詹圣泽,李友华,等.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1):79-97.
[5]章林伟.海绵城市建设概论[J].给水排水,2015,41(6):1-7.
[6]费振宇,吴成国,金菊良,等.海绵城市群建设理念与思路[J].人民珠江,2016,37(5):1-4.
[7]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城镇排水[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8]李运杰,张弛,冷祥阳,等.智慧化海绵城市的探讨与展望[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14(1):161-164,171.
[9]彭乐乐.海绵城市目标下的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6.
[10]来凤涛.“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2016(5):25-27.
[11]孙芳.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道路系统化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12]王宁,吴连丰.厦门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编制实践与思考[J].给水排水,2015,41(6):28-32.
[13]白志远.以建设“海绵型城市”改善城市排水及生态环境的探索[J].中国建设信息,2014(1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