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鑫辉,李 娜,王小雪,岳广欣△
(1. 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郑州 450000; 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早年经验是塑造人格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1],不同的人格心理特征影响人们对应激的评价,对应激原采取的不同应对方式[2]。研究显示,留守经历外出务工人员在面对生活社会压力时,适应性较同辈群体差,表现为更高的工作流动性[3]。早年不良经历在我国以留守儿童的形式大范围存在[4],亲子分离的家庭结构和关系模式,是留守相关问题形成的基础。亲子分离包含亲子分离的形式、时机、时间、空间和亲子关系等诸多层面的概念[5-6],多种因素累积交互作用,使得留守经历者心理韧性水平不高,存在有心理病理症状的高风险状态[7-8]。中医古籍中,对人的个性、体质的形成既着重其先天禀赋因素,又强调其后天获得的影响[9]。中医认为人以阳气为本,阳气是生命活动(包括精神、神志、思维、行动、反应等)正常进行的动力,由于人体阴阳的偏颇,使得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波动。小儿“少阳之体”受到挫折和创伤时,阳气易于折损,阳气不足促使其成年后多种身心健康问题出现[10]。本研究以河南留守经历外出务工人群为研究对象,从阴阳的角度探讨留守经历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心理健康、人格发展的影响,以期为留守经历人群身心健康问题的防治提供思路。
选取农民工年输出量较多的河南周口、商丘、信阳3个地区的2~5个自然村,留守经历者选取0~6岁[11]与双亲或父母任意一方分离半年以上者纳入调查。抽样时性别比例、留守经历与非留守经历比例相当。发放问卷327份,剔除不合格问卷47份,实得有效问卷280份,有效率86%。 其中留守经历组143名(男性67名,女性76名),非留守经历组137名(男性71名,女性66名)。
1.2.1 一般情况调查 表1显示,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籍贯、常住地、受教育情况(学历)、家庭经济情况(资产状况,共4题)、留守分离情况(与双亲分离类型、分离时间、共同生活时间、亲密程度,共8题)、监护人信息(监护人、监护人受教育情况、与监护人亲密程度,共3题)等。
表1 留守经历变量赋值
1.2.2 五态人格测验表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薛崇成、杨秋莉编制并修订[12]。以中医“五态人”理论为基础,使用现代心理学计量与统计方法,按国际同类测验标准化工作制定了科学化、标准化的人格问卷。该表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共包含103个题目,由“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太阴”和“掩饰”6个维度构成,前5个维度的得分分别反映五态性格中的阴阳比例,掩饰维度反映被试者的合作程度和可信度。所有题目以“是”“否”回答,“是”记做1分,“否”记做0分。掩饰维度得分小于5分者,其答卷考虑诚实度不够。
1.2.3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由L.R.Derogatis编制[13],该量表标准化程度高,在国内外应用广泛。共90个题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大因子及1个其他因子,检测一周内的心理健康状况。计分标准:无该项目所述症状记做0分;有症状的项目按轻度、中度、偏重、严重4种不同程度记做1~4分,若某项因子分偏高,则说明此项心理卫生问题较严重。
1.2.4 近期生活事件量表(LES) 由张亚林等编制[13]共48个题目,主要内容包括家庭生活、工作学习、社会及其他方面。每一题项的统计包括影响程度及影响时间,影响程度分为5个等级,从无影响到影响极重以0~4分计分;影响时间分4个等级,为3个月、半年、一年、一年以上,以0~4分计分。某事件刺激量=该事件影响程度分×该事件影响时间分×该事件发生次数,生活事件总的刺激量=全部事件刺激量相加之和。
全部资料通过Access数据库录入整理,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t检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1 有无留守经历外出务工人员人格比较 表2显示,五态人格测验得分与非留守经历组比较,留守经历组太阴人格维度、少阳人格维度得分显著升高(P<0.01)。
表2 有无留守经历外出务工人员五态人格量表得分比较
2.1.2 留守经历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分离情况与五态人格相关分析 表3显示,留守分离积分与五态人格得分相关分析,太阴维度与留守分离总积分正相关(P<0.05),少阳人格与分离积分相关度不明显。
2.2.1 有无留守经历外出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比较 SCL-90量表得分,留守经历组与非留守经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得分上可以反映出留守经历组在SCL-90各因子得分上普遍高于非留守经历组。
2.2.2 LES得分≤20分有无留守经历外出务工人员心理差异比较 表3显示,SCL-90量表各影响因子得分,留守经历组与非留守经历组比较,躯体化因子、焦虑因子、敌意因子、恐怖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LES得分≤20分有无留守经历外出务工人员SCL-90量表得分比较
2.2.3 留守组分离分数与SCL-90相关分析 表4显示,留守分离总积分与SCL-90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神经病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
表4 留守组分离情况与SCL-90相关(n=142)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的成长过程中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具有较明显的身心特质。五态人格测验中,人格分类源于《灵枢·通天》中“五态人”理论,该测验将人分为刚毅勇敢、冲动坚持的太阳人,开朗随和、善社交的少阳人,从容、顺应事物发展的阴阳和平人,谨慎沉静、自制忍耐的少阴人和多疑易悲观的太阴人[14]。调查结果显示,留守经历组少阳、太阴人格得分较非留守经历组显著升高,提示留守经历组外出务工人群呈现少阳、太阴的矛盾人格。相关分析表明,少阳人格与留守分离积分无相关关系,这可能是个体进入社会生活后接触的环境和面对应激事件较为多样,在长时间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形成了擅社交、开朗随和的外向型人格特质,这符合个体经历压力、挫折后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心理弹性作用[15-16]。太阴人格得分与留守分离积分呈正相关,即留守分离积分越高,其性格越具太阴之人的个性特征。说明个体早年留守时期与双亲分离的年龄、时间、同双亲监护人的关系,与个体成年后太阴人格特质的形成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童年时期经历的亲子分离等应激事件,造成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心理产生压力,且心理压力缺乏良好的情感引导,这种长期应激和负性情绪的积累,促使其成年后对人或物形成固定压抑的心理定势,导致性格日趋变得退缩、内向,缺乏与人交往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成年后面对外界生活事件较易发生退缩、悲观、多疑等偏阴性的输出反应。
留守经历组SCL-90各因子得分与非留守经历组比较差异不明显,但较非留守经历组各因子得分均有增高趋势,此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趋势一致[17-19],得出此结果可能是心理状态受近期生活事件影响的原因。SCL-90反映个体在某段时间的心理状态,留守经历人群的人格特质与心理现状决定了该群体在面对生活事件时,心理行为反应输出的阈值效应与应激生活事件的关系。本研究资料收集的时间在春节前后,这段时间在外的务工人员陆续返乡过年,因而环境变迁,生活方式、人际环境发生变化,而且春节期间整体人群面对的生活应激事件差异较大,致使留守经历人群与非留守经历人群面对不相同的应激事件,在不同心理健康水平下产生相似数据结果,导致难以得出结论。
LES反映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程度,得分越高压力越大,95%的正常人一年内的LES总分不超过20分[13]。因此在筛除得分异常高的问卷后,使用LES生活事件得分≤20问卷进一步比较。SCL-90结果显示,留守经历人群躯体化、焦虑、恐怖、敌对因子得分显著升高,说明在面对正常生活压力时,留守经历外出务工人群存在有烦躁紧张等焦虑情绪,对外界环境与自身内部环境的感受和体验更敏感,并处于防御的心理状态。留守分离总积分与SCL-90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神经病性因子呈正相关。证实了留守经历人群对生活事件的敏感性高于正常人群,提示早年留守时期的情感、躯体的忽视,致使其成年后形成内向、烦躁、多思、多虑等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极易导致偏激和极端发生身心障碍,留守经历外出务工人群SCL-90调查结果,总体上印证了五态人格测验的结果。
面对大多数的应激事件,在消除应激原后机体会很快趋于平静,恢复稳定和谐状态,但如果持续的负性应激作用于机体,则应激可表现为一个连续的动态演变过程,最终改变整体的精神面貌,影响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觉知,并影响心理健康。以上研究结果提示,留守经历外出务工人群表现为偏阴性的人格特质与心理状态,留守分离总积分越高,其性格越具有太阴之人的个性特征,存在有情感精神疾病的易感性。
[1] 姚桂英, 杜爱玲, 杨世昌, 等. 人格在大学生童年期精神虐待与当前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19(1):66-68.
[2] 蔡颖. 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M]. 河北:天津师范大学, 2010:13-18.
[3] 谢东虹. 留守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流动的影响——基于2015年北京市数据的实证检验[J]. 南方人口, 2016,31(3):1-9.
[4] 段成荣, 吕利丹, 郭静, 等.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 2013,35(3):37-49.
[5] 唐有财, 符平. 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基于亲子分离具体化的实证研究[J]. 人口学刊, 2011,189(5):41-49.
[6] 凌辉, 张建人, 易艳, 等. 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影响[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20(5):674-678.
[7] 杨雪岭, 冯现刚, 崔梓天. 大学生的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28(3):227-233.
[8] 刘忠方. 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与情感、焦虑障碍关系的现况研究[D]. 辽宁:大连医科大,2013:15-22.
[9] 杨秋莉,徐蕊,于迎,等.五态人格、体质类型与抑郁症的中医证型的关系探讨[J]. 中医杂志, 2010,51(7):655-657.
[10] 巫鑫辉, 李娜, 岳广欣. 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与中医理论认识[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11(8):1170-1172.
[11] 彭喜春, 罗家有.湖南农村双亲留守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13,29(1):34-37.
[12] 王昊. 基于五态人格测验与五五体质检测探讨中医人格与体质关系的研究[D].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60-63.
[13] 戴晓阳.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3-18.
[14] 于迎. 大学新生中医五态人格、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调查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16-17.
[15] 崔丽霞, 殷乐, 雷雳. 心理弹性与压力适应的关系:积极情绪中介效应的实验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28(3):308-313.
[16] 孙仕秀, 关影红, 覃滟云, 等. 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21(1):114-118.
[17] 王锋生, 孙业桓, 钮娟娟, 等.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SCL-90测试结果的Meta分析[J]. 卫生研究, 2010,39(2):224-227.
[18] 刘衔华, 罗军, 刘世瑞, 等. 在岗农民工及留守农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08,24(8):923-925.
[19] 苏娜娜, 王军强, 黄海量. 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研与对策[J]. 中国医学创新, 2016,13(6):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