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它生于民间,长于庙堂,它孕育于先秦,萌芽于汉,兴盛于唐宋,发展于元明清,在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曲艺艺术一直在努力发展和呈现这门艺术的魅力与辉煌。它的对象就是老百姓。曲艺与中国的老百姓有着天然的联系,长时期的撂地演出,观众来与去,付费的多与寡,甚至付不付费的随意性,使曲艺娱乐性强,收费低廉。古诗中描写道: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从古时起,大地就是舞台,人们称它为民俗艺术,在雅与俗当中,人们把它归于俗。
其实这种俗也挺美的。
但是在曲艺的曲种当中,有一种曲艺形式,被人们称为雅韵的,它是评弹艺术。评弹为什么列入雅的行列中。这里请大家听一首描写评弹的诗歌:
芊芊素指轻轻拨动弦上的温柔,
缕缕思绪编织出光滑的丝绸,
点点情感酿造成醉人的美酒,
吴侬软语汇聚成涓涓细流,
千回百转,蔓结肠愁。
听到了,听到了,
那个鲜活、婉转的声音,
从弯弯的石拱桥上走来了。
她走得是那样缓慢,
让数百年的时光徘徊犹豫;
她走得是那样深远,
像寒山寺的钟声一样展臂;
轻唤亭楼,
她来得是那样轻盈,
如密林深处飘落的一声鸟鸣在行走。
看到了,看到了,
那个红颜的女子的倩影,
镶嵌在烟雨蒙蒙的阁楼。
竹为她修得一段奇俊,
水为她点染一片情柔,
石为她铸就一方玲珑,
茶为她捧来一缕清幽。
琴音穿过苏州的古街古巷,
恰似水滴石穿的长久,
从古朴的瓦当间轻轻缓缓,
击穿岁月深处郁结的冻层,
化作一曲评弹清音,
落入一颗颗期许滋润的心头。
于是我在想,所谓雅韵,应该有一种静静的美在里边。
我们在听名家讲博大弘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韵味潜在其中!
我查字典,雅,古代說文化高为雅。雅与文化是附在一起的。
2014年,我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座谈会,那一天习总书记大篇幅讲了中国、世界的经典作品和他的体会。习总书记告诉我们: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与灵魂。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智慧、价值和追求。
追随文化,不是高调呼号的场面。文化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古朴或是时尚的娇美,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感悟。我欣喜地观察到,在文化的传承人队伍里,如在一些大学的学习传统文化座谈会中的莘莘学子身上,我看到了一份无扰与对名利的淡薄,看到了对文化的崇尚和尊重。生命就应该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成长,去体会,去领悟。
冯骥才先生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文化,有高调的文化和低调的文化。高调为了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低调为了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说:高调迟早会被更新鲜更时髦的东西取代,而低调,不会为大红大紫而放弃一己的追求。它甘于寂寞,因为它确信这种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我曾经在很多的讲座活动中,在不同的地点,在北京、在杭州、在牛津、在剑桥,听名师讲课、和同学们探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记得在英国的泰晤士河边,我向一些学者请教了有关于文化自觉的自我思考。大家说,这是一个不断地觉醒过程。
前年,我与一些人在一起谈起了文化自信,寻找文化自信的根基在哪里。今年,我高兴地看到就是在一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7.1”讲话,在三个自信的基础上,“文化自信”的字样跃然加入了这个队伍。
探讨文化不断觉醒的过程,这理应是一个集体的公民意识,不能仅仅是一个国家意识或者政府意识。国家意识应该代表、影响全民意识,如果要让整个国民都有了一个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话,那就需要有一个很好文化自信的基础。比如在大学举办的讲座活动,就是这样的园地。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宋代有一个莆田人,叫郑樵,写《史通》的那个人,他说了一句话,叫“学术之末,日益浅进”,就是说学术的末端要不好好继承的话,是日益浅白的。我们的现代文艺工作者需要对中华的优秀传统好好研究与加以继承。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包含的内容也是丰富多样,但文化的魅力在于有相同而能相融,更重要的在于有所不同,而能够交相辉映,这正是文化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