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那些山矾,那些杜鹃,前些日子还呼啦啦地四处渐欲迷人眼,不过半月之余,它们便被季节招了安。不仅花瓣消失得无影无踪,连枝干都蔫不拉唧地垂头不语。倒是遍布林间的桐树,就在山势的迂回中,不动声色地绽放。无边的白色花朵,只有风轻轻地移动它们,仿佛要在连绵起伏的山峦间移出一条秘密的道路。
我们的车子逶迤在山的皱褶里。
一路上,五里铺、枫林、石桥等村落的名字像一行行诗句跳跃在我们的唇间。车子绕着一道一道的山梁上去下来,再上去复下来,把路边的山和树推远,又接踵移向眼前。漫山的竹子汹涌绿意,天空的蓝隐现在群山之巅,仿若风画下的抛物线,显得清远和深邃。溪水在巉岩间奔流,新篁就在我们的行进中鲜活而生动起来。
凝望一竿竿竹子蓬勃着不同层次的绿,觉得新篁的命名者很有诗意。篁,很容易让人想起柳宗元的《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的“隔篁竹闻水声”,一静一动,顿觉幽远的古意卷土而来。命名者独坐幽篁里,极目尽是铺天盖地的春天新绿。风吹竹林传来一阵阵长啸,遥想自己的子孙后代能诗意地栖居此地,命名者忍不住露出笑容,挥毫留下“新篁”二字。
新篁的竹子恣意地生长在山坡上,它们不会为了取悦谁而去展示形态之美。它们的枝干紧紧地挨在一起,树梢攒动在苍穹之下,像是无数个人物,胖的,瘦的,高的,矮的,汇聚而成。人和树很相似。很多时候,人是以自己的精神气养大了树,而树往往会形成一个气场去孕育人。
新篁的崇山村掩映在一片竹林中。村子不大,只有十几户人家。公路旁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房屋,开门即看到苍翠的青山。端的是林木遮天蔽日,群峰连绵,气象万千。一条小溪清清浅浅地穿过村庄,又绕进田畈和青山,悄悄地滋润着农作物和树木。水面上横卧两座桥。两桥如同一对父子,依山傍水,立着。老桥渐入式微,始建于清乾隆18年,光绪年间被洪水冲垮,后得以茶亭寺高僧募捐筹钱重修。桥面上的麻石罅隙间露出野草和鹅黄的毛莨,绵延着洪荒的气息。站在老桥上,低头见一弯溪水,绿旖的流线泛着缎子般的柔光,水草缓缓地拂动,云影无声地落进水里,又漾出村庄的日常。时值暮春,阳光在山峦间照耀着水面,水面照耀着桥,桥照耀着植物,植物照耀着村庄,村庄照耀着我们,一切景物都泛起了光亮。古老的阳光神奇地将世间的万物置换成不同的光体,这些光体相互照耀着,辉映着,温暖着。
老桥的一端矗立着一根石柱,另一端的石柱斜斜地倒在岸边。石柱呈六個面,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方位。矗立的石柱上半部分明显有一道裂痕,尽管石灰涂抹着,却遮掩不住伤口的疼痛。从河岸边蹒跚走来一位老妪,着偏襟蓝衫,盘扣之处,已有了岁月的亮光。老妪指着石柱说,当年她的儿子年少轻狂与人打赌,轰然推倒了石柱。后来,她的丈夫死于非命,大儿子跌入河中溺水而亡。推倒石柱的儿子外出打工时,也不幸遭遇车祸去世。
我们闻之,愣怔住了。老妪像是安慰我们,淡淡地说道,生死有命。各人的修行成就各人的造化。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临桥而居的人,走着相同的一段桥,演绎的人生却迥然不同。
老妪的家在桥东。一棵枣树的根须从地表下延伸出来,伸到了土墙外。树总是比人活得更坚强,也更长久。人死了,树活着,村庄就活着,而一辈又一辈的人就在村庄中延续着血脉,繁衍出新的希望。
从老妪家出来,兜兜转转,朋友滕美英夫妇将我们带到了一片残垣断壁之处,告知我们这是弋阳叠山书院的前身。据县志记载,这座书院系谢枋得聚徒讲学之地。谢枋得,南宋爱国文学家,字君直,因推崇苏轼的“溪上青山三百叠”,故号叠山。《宋史列传》中描写谢枋得:“为人豪爽,每观书五行俱,一览终身不忘。性好直言,一与人论古今治乱国家事,必掀髯抵几,跳跃自奋,以忠义自任。”
书院早已毁于乱世,散乱的青石和麻石,丝毫还原不了当年的模样。天井的地上铺着鹅卵石,依稀可见外圆内方的铜钱图案。书院的前方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林间草木繁茂,水气氤氲。田垄上,新栽下的秧苗吞吐着生机,大面积的野菊花亮着声势浩大的黄。一切喧嚣都被大山收集了。遍野的春水哗哗地流着,像是昭示着某些历史深处的呐喊。
宋朝灭亡,蒙古改国号元。元朝意欲拉拢汉族士大夫,图谋千秋霸业。遂三番五次派人诱降谢枋得,但都遭到谢枋得严词拒绝。元朝恼羞成怒,绑架他押往大都。岂料,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谢枋得,愤然绝食,慷慨殉国。
书院几经修缮,后搬至弋阳县城。从建院到清末废科举兴学校的两百多年里,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方志敏、邵式平等一批革命先烈就是从这座书院走出来,发动了震动江西的弋阳抵制日货运动。书院,在国家危亡的动荡年代完成了一场文化的救赎。如今,书院的跫音远去,但精神气犹在。与书院遥遥相望的是红色革命根据地——葛源镇。两地的建筑物隔着时空回归静默,不逐名利,不慕虚荣,它们从容淡定地吟唱着热爱、奉献、坚强的颂歌。
暮色渐浓,袅袅的炊烟从各家各户的屋顶上升起来。蓦然想起朱天文的一段话。她说,突然觉得人生山长水远,却就只在这一段赶赴25℃的路上。
在山水间,书院、村庄、红色革命遗址,日常的真实,却在我们的内心之处,生动而具体。
或许,那才是时光深处的模样。而彼时,温度恰好是25℃,不冷不热,不蔓不枝。
编辑:耿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