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云
帽花,也被称作“帽正”
“帽准”,是老辈人镶饰在帽子正前方的饰品。作为帽饰,她几乎和帽子的使用同时诞生,可谓历史悠久。千百年间,帽花以其装饰性和功能性被广泛使用。帽花因为顶在头上、置人眼前,多半都很精致漂亮。
古代帽花多为各类宝石或贵金属制品,图案多种多样,花鸟鱼虫,人物,飞禽走兽,神仙佛道,美丽繁复,咫尺之间,万千气象。无论何种款式的帽子,戴上帽花,不仅帽子立马就漂亮起來了,人也立马就精神起来了。
明清时期,帽花尤为流行,简直就是一种时髦。比如明代大画家徐渭就是一个典型的帽花发烧友,在他传世的一幅画像的帽子上,就戴有一枚夸张到极致的大帽花。清代男人喜戴瓜皮布帽,其帽共分六瓣儿,帽顶有一圆揪儿,六瓣意为:东、南、西、北、天、地,帽顶一揪儿乃“六合统一也”。但是瓜皮帽有一个问题,不容易分清前后左右,而在帽子的正前方镶上一枚漂亮的帽花作为标识,帽花正了,帽子也就正了。帽花一时成为一种民俗表征。2015年大英博物馆在天津博物馆搞中国藏品专题展,在众多顶级展品中,专门展出了两组帽花,一组为白玉帽花,一组为红玛瑙帽花。
传世帽花除了工艺繁复五花八门外,其材质主要有三大类,一是玉石;二是玛瑙;三是贵金属。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爱玉用玉。在我国玉被赋予五德——仁、洁、智、信、勇。所以,君子比德于玉,无故玉不去身。而帽花居于人首,为最显贵处,作为“帽正”,以白玉品质,正衣冠、正德行、正心性。所以,玉帽花是帽花中的上品。一枚精致的玉帽花,鲜明地顶在头上,于是书生就越发文质彬彬了,公子就越发俊俏雅致了,官员就越发端庄威仪了,即便是精于算计的商人,也显得有了几分儒雅……玉质帽花多以花卉造型为主,也有禽鸟和花卉中心雕人物的造型。因为玉漂亮贵重,因此,材质越好的玉石越少雕饰,以素面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卵圆形为主,简洁自然,古朴大方。士人皆爱玉帽花,一如今天的女士爱头饰,一点白玉在顶,宛若灵气在身。在我的玉帽花藏品中,有一件圆雕和田白玉凤鸟形帽花,年代较早,玉质纯净细密,洁白油润,雕工圆润流畅,凤鸟作昂首挺胸,振翅高鸣状,生动传神,整体和谐舒展,是白玉帽花中的精品。
古人讲:千种玛瑙万种玉。玛瑙帽花是帽花家族中的一个大宗。做帽花的玛瑙,大多为温润的红色,色彩艳丽,纯正吉祥,红红火火,介于雅俗之间,精彩且生动。玛瑙在中国的使用,与和田玉石等差不多同时开始。但是,玛瑙矿的发现和开采,相较于和田、岫岩等玉石要晚得多,因此,清代以前的玛瑙传世品和墓葬出土品多半都是舶来品,得到者非富即贵,玛瑙被视若珍宝。直到乾隆年间,辽宁阜新玛瑙矿的发现和大量开采,国产玛瑙才更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数量的增加,也使玛瑙工艺品走出皇宫,皇亲贵戚王爷贝勒有条件追捧赏玩,瞬间成风。玛瑙制品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还是清朝末年。巴西红玛瑙大量进口中国,以其物美价廉迅速丰富了中国的玛瑙市场,从而也使玛瑙这个王谢堂前燕,飞入了寻常百姓家。纯正温馨的红色,恰好切合了中国传统的审美取向,为各个阶层所喜爱和追捧,成为“白玉”之外一个更具民俗色彩的宝石色系,从此红遍天下。这一时期的玛瑙帽花,设计纹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花样百出,奇葩绽放,极具观赏性和生活气息。在题材上有传统的童子老人,神仙佛道里的寿星、观音、和尚、弥勒,也有昆虫禽兽,各种花卉,最萌的还有螃蟹、巴狗小丑造型,简直能萌翻人。如图用红玛瑙雕刻的这枚牡丹纹帽花,玛瑙红润纯正,艳丽通透,隐隐游丝穿插其间,工匠利用下凹打洼工艺,在一个平面上,雕出层层叠叠的牡丹花瓣儿,在中间偏下部雕出花蕊,整体造型生动又不失端庄。
金属帽花原来也是帽花家族的一个大宗,但她流传下来的,要远远少于宝石类帽花。原因是,这些贵金属有可以重复利用的特性,她们一旦失去了主人的宠爱,很容易被熔化改作。就这样,大量珍贵的金属帽花变成了时髦的戒指、手镯、吊坠儿等等。
金属帽花的材质主要以金银铜锡等为主,尤以银质为多见。从工艺上讲,金属帽花的制作,几乎囊括了所有贵金属制作工艺,而其中尤以点翠、点蓝、鎏金为鲜明特色。这些装饰手法把原本冰冷的金银铜等金属物件,装点得色彩纷繁,温婉多姿。
金属帽花的题材相对较窄,以花卉和仙道人物造型为主,我收藏的金属帽花全部是人物造型,其中以纯银点蓝和鎏金为主。纯银点蓝工艺来源于更加高大上的点翠工艺。点蓝继承了点翠工艺的风格特征,但使用矿物颜料,成本低多了,虽不及点翠制品高级,但其鲜亮明快的色彩,把金属的冷艳变得温暖生动。我收藏的一件纯银点蓝寿星帽花,在凿、錾、镂、雕、焊等工艺造型的基础上,施以点蓝装饰,经过蓝、绿、白色彩的点染,使得老仙翁在端庄严谨的基础上,更加可爱生动起来。
而今,帽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但她作为人类生活的过往,将永远绽放在历史的时空。
编辑:刘亚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