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发
大鼓与武术是我们孙村并驾齐趋的两项传统娱乐项目,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武术班赴庙会演艺,前边总有大鼓铿锵助威,博得满场喝彩。如今妇女也擂鼓显威,代表孙村演艺四方,一扫当年男子独霸鼓架的局面,真是气象一新。新春佳节就快到了,孙村又将迎来大鼓闹春之时。想起村里在上世纪70年代恢复大鼓的往事,一时间鼓情鼓趣一齐涌上心头。
我们村位于石家庄市裕华区,历史上素有敲大鼓的传统,但“文革”期间销声匿迹。到了1974年冬,大队顺应民意,计划重新张一面大鼓,分派孔成和我(时任大队会计)具体负责张鼓事宜。我们孙村与东开发区的中仰陵村世代友好,互称“东排”“西排”。东排(中仰陵村)安排赵辰、左存福等人来到我村,帮忙张鼓。张鼓最重要的是要买两张好牛皮,要用北方产的黄牛皮,而且必须是仔牛(母牛)。公牛皮、水牛皮不能用,有癣、疤的不能用,甚至有针眼的都不能用。因为张鼓时必须踩鼓,将牛皮加力拉开拉薄,这时一个针眼就可能被拉拽成一个小洞,影响鼓的音质。记得村里张鼓的牛皮是委托本村梁家落户女婿回民唐先生,经百里挑一买回来的。
牛皮买好后,又委托东排请来保定地区张鼓技師郭师傅,带着大家一起干。我有幸看到了张鼓的全过程,其中最有趣的是踩鼓:七八个精壮小伙子同时站到牛皮上边,其中一人急促喊号:“一、二、一!”大家就随着号子声,左右脚交替转圈蹦跶。期间,几个人的步伐必须整齐,假如有一个人乱了步伐,他就会被牛皮弹倒,他一弹倒,便会连累其他人掀翻鼓下。一班人累了再换一班。牛皮张大了,就用绳索将它拉紧再踩,直到老师傅认可为止。说起来,踩鼓的功劳要记在东排中仰陵身上,那些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青壮年,都是自告奋勇前来我村帮助踩鼓的。那面鼓张好后敲了许多年,响亮得很!
1975年除夕,当这面崭新的、直径达1.8米的大鼓推到我村舞台前时,大家别提多高兴了!会敲的老一代人,神气十足,在鼓架上扎着马步,抡鼓槌敲将起来,年轻人跃跃欲试,总被训斥下来:要先从拍钹学起。我在张鼓期间,提前跟村建筑队会计张同喜学了,所以第一次上鼓,居然大部分鼓点都能随上,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记得那天老一代人终于敲累了,年轻人一哄而上,但都不怎么会,这时杜福老人不顾劳累,上鼓教年轻人。那些日子,杜福老人是我们的全职导师,只要我们想学,他一概奉陪。
我至今记得杜福老人所讲的孙村大鼓的要领。站姿:身要正,膝要曲,两脚分开成骑马蹲裆式。举槌:要埋头过脑,就像武术班里耍单刀,“左三刀,右三刀,刀刀不离后脑勺”——鼓槌要走弧线不能走直线,要从前额掠过,从后脑侧边击出。落槌:要慢、前、齐,沉住气不要快,更不能越敲越快,鼓敲快了,近听乱、远听无音,敲慢点,近听有力、远听有音,在多面大鼓同时敲响时,更得敲慢点儿,才能挫败群鼓,独占鳌头。此外还要注意落槌尽量靠前,即敲到鼓的中间,这样响声才大。
由于那时尚无一点敲鼓的经历,对杜福前辈的话理解不好。待敲了几年鼓后,逐渐体会到杜福前辈所言极是。因为大鼓不同于小鼓,小鼓的鼓面小、上下振动的振幅小,所以频率快,也就可以敲快些;而大鼓的鼓面大、振幅大,频率自然要慢,敲时也要相应慢些。假如你敲快了,鼓面振动刚往上起,你的另一槌已经敲下来,则鼓的振动受阻,鼓音自然也就发不出去。
那段时间,我醉心于大鼓,不但学会了我村的鼓点,也学了东排的鼓点。我曾仔细推敲、比较,发现这两套鼓点各有千秋。东排的鼓点欢快多变,重复少,长短鼓句交叉使用,整套鼓点一气呵成,韵味十足,就像一首宋词;西排的鼓点稳重大方,重复对称,乐感强烈,引鼓、快慢板、跺板各成体系又相互衔接,可适用于不同的场合,表现不同的感情落差,韵味深长就像一首唐诗。然而不管唐诗也好,宋词也罢,朗诵起来是都要慢的,这样才能清晰地送入人的耳目,读诗词如此,敲大鼓又何尝不是呢!
说到这儿,我想起来,我村大鼓另有一个妙趣之处,那就是换成小鼓,加快节奏,同样可以。当然,风格也就从刚健有力而转换为欢快活泼。据张同喜说,以前孙村除大鼓外还有几十张小鼓,每逢村民家中娶新媳妇,小鼓班都要去敲一通以示祝贺。并且,这种服务都是义务的,连口饭都不吃,从中亦可窥见孙村人团结互助的美德。
40多年来,我一直都酷爱敲鼓,近些年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敬而远之、远而听之,不过,实在耐不住了,也上鼓敲一通过把瘾。虽然敲完胳膊会疼上几天,但心中的满足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本文图片由《孙村报》编辑部提供)
编辑:安春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