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庆飞: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治国理政的精神支柱

2018-03-05 18:05
红旗文稿 2017年24期
关键词:共同理想远大理想理政

在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其初心从未发生过任何动摇或改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做了明确概括,即“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治国理政的精神支柱。第一,坚持马克思主義不动摇是治国理政的根本政治底色。因为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契合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实践主题,对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境遇、内在矛盾、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彻底的理论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为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使它摆脱了以往一切政治力量因自身特殊利益所导致的局限性,这是保障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前进的重要思想动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初心,它也为当前治国理政实践所继承与发展。第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懈怠是治国理政的理论要求。当前推动治国理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具有“新的历史特点”条件下所从事的全新探索性实践,“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寄希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能够提供任何可供直接套用的具体结论,也不能寄希望以往的实践提供任何可供直接使用的经验性公式。治国理政实践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立足实践、面向问题、总结经验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基本路径。可以说,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懈怠,就是要毫不动摇地从当前实践出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只有发展才是最好的坚持。第三,建构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辩证统一关系是夯实治国理政精神追求的基础。在当代中国,保障治国理政实践成败的关键在于坚守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理直气壮地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既是对共产主义理论科学生命力的重申,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方向的重申,更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精神境界的重申。在当前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坚持党的理想信念不仅需要坚守党在出发之时就业已确立的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同时也需要紧密结合当前新的历史条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实现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有机融合,二者不可偏废。第四,从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命运的正确把握中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是治国理政的根本要求。时代的变迁与实践的进步并未从根本上证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般规定性,相反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体制的多数批判时至今日仍具有科学真理性。只有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全面把握之上,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历史生命力的科学认知基础上,才能对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所设定的奋斗目标保持清醒认识与执着追求,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实践中“不迷路”、“不改道”。

(来源:《求索》2017年第10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同理想远大理想理政
狗狗衔衔枝大赛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习近平论远大理想
关于“吃” 的远大理想
신시대
试论共同理想的当代价值意义
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四个全面”:党治国理政的哲学遵循
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班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