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玮玮:青年作家,「一个」APP 人气作者,复旦大三学生,曾连获两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写作,为了心中长存的爱,为了脚下自由的风,为了深沉的夜和永恒的天真。
微信公众号:曲玮玮(qvweiwei1111)新书《每一个现在都不负未来》热卖中。
“太拼”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吗?
我认识一个朋友,也是写东西的。
当时在北京饭局,酒酣兴至大家忙着扯皮吹牛,她却突然从对面跑过来,羞涩地说,想跟我討论写作的事。她掏出手机把自己的文章给我看,小心翼翼地请我提建议。盛情难却,在沸反盈天的酒场,我认真地看了文章,帮她指了些语言和逻辑上的纰漏。
她掏出小本儿,埋头认真记录,亮晶晶的眼睛眨不停,一连跟我道谢,又一个劲儿问我最近在读什么书,她也要买来学习一下。
当时没多想,只觉得这姑娘憨厚的劲头蛮可爱。
后来她也开始做原创公众号,加了不少和我重叠的写手群。每天写完一篇文章,她在每个群里发一遍,然后特诚恳地请其他写手提意见,或者拉下面子请求大家帮忙转载,特别拼。
算是天道酬勤吧,她真的越写越好,黑暗中泅渡许久终见黎明,从名不见经传,到有了自己的读者群。从起先满篇矫情病句的小姑娘,变成了马上要出版文集的准作家。
而有次闲聊,她满脸委屈地说,不少同行背地讥讽她,嘲弄她吃相太差,拼的姿势太滑稽,就像饥不择食的乞丐见谁都扑,全然不顾风度,哪个群里都是她的文章,影响心情,写得不好还那么高调。真正的优秀作家,都是靠天赋,而非拼出来的。
她想不通,自己堂堂正正地努力写作发文章,不欺昧不投机,到底有什么不对。
其实,有太多看客习惯奚落嘲讽那些表面上极度努力的人。
有没有见过这种人?
上课教授提问时,班上有同学踊跃举手回答问题,还有同学会下课在走廊追着老教授探讨学术。而总有人在一旁歪着脑袋,不屑一顾地说:“你看他多显摆。”
大概受千年孔孟老庄中庸之道的影响,似乎太过努力欲望太过强烈是一件丢脸而非荣耀的事。
因而考试前学婊们并非谈论自己多努力,而是长吁短叹说:“哎,这次又没复习,又在家通宵打游戏。”
那些背地里悬梁刺股皓首穷经的画面我们只求珍藏感动自己,那些毫不费力的瞬间,才欲求展现给别人。我们希望听到的夸奖是才华横溢,而非手不释卷,似乎“勤奋”这个词一点都不酷。
千古流传为人称道的都是那些“漫不经心”,什么李宗盛在餐厅突然用纸巾写下“漂洋过海来看你”,倘若说哪首歌是憋了一个月努力写的,总是差了点儿意思。
但问题是,我们都不是这样的天才啊。我也想跟朋友吹牛说,文章就是半小时随意写的,妙手偶得,结果流传甚广。但事实上,冥思苦想好几天有时都憋不出灵感来。
前几天和朋友半仙幺幺在钓鱼台参加一个活动,讲话空隙我拿出笔记本电脑在排版,她把我的背影拍了下来发朋友圈。几个朋友惊愕说没想到她这么拼,我也想甩甩头说没有呢其实我又懒又随性,你们看到的只是表象。但我没有。没错,我就是很拼。
承认自己很努力很拼真的丢脸吗?既然征途是星辰大海,就注定不能永远闲庭信步吧。
有个同学最近在创业公司实习。他的同伴们五六点钟就下班,忙着吃喝玩乐,而他每天陪着创始人呆到将近十二点。其他实习生因此孤立他,觉得欲望太强,别有用心。他只是想跟老板多学一些东西,有什么错呢。
他说,太努力的人除了要有恒心,还要忍受与人群背道而驰的寂寞。目标心太强太努力的人总是不合群,大家觉得他欲望太强烈,这样的人在团队当然不讨喜。
我也特别佩服那些能坦然面对极度努力之后的失败者。太多人害怕承担努力后的失望落差,索性好逸恶劳不去拼尽全力。比起“勤奋的失败者”,“消极懒惰的无为者”看上去更潇洒开脱,毕竟“我没做好不是我能力不够,只是吊儿郎当而已嘛”。
但承认自己太拼真的不丢脸,没有泥泞里的踉跄,哪有御风的潇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