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相关技术作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和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經济”资源,已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与新经济发展的引擎。基于包容、平等、开放、互动、普惠、迭代、便捷、共享等“互联网+”思维,以及高效、低成本的技术特点,正推动着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与医疗卫生及健康服务业的深度融合。然而,不管是PC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都尚未真正深入到医疗行业的核心诊疗环节,只是对周边产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利用互联网进行挂号预约、就诊提醒、缴费、购买药品等,一些医疗互联网企业也只是在周边产业开展业务。
2016年,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再一次强调了互联网与健康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建设智慧城市、健康中国的目标。同时,党的十九大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指明了方向,“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互联网+”与医疗相结合,必然会在很多层面重构甚至颠覆传统医疗模式,增加医疗效率,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有效解决目前我国医疗资源不足、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极大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和健康管理不断增长的需求。2017年可能是互联网医疗的分水岭。先是“丁香园”“北大医信”“春雨医生”等互联网医院落户银川。银川作为全国第二批医改试点城市,以大数据、“互联网+”新技术为支撑,凭借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和政府反梯度战略的决心,开启“互联网+”医疗探索。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用户群体的增加,互联网医疗行业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认可。2017年5月,国家卫计委相继发布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和《关于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的意见》,虽然对互联网医疗行业进行了一定的规范和限制,但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目前,“互联网+”在医疗领域所产生的边际效应正在规模化爆发,并不断创新出如人类基因组、微生物组、精准治疗、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医药电商、独立检验与诊断中心、移动医疗、慢性病监测,疾病风险评估等众多形式的预防保健、临床治疗,以及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等智慧医疗与智慧健康新业态,并从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全方位开启了全人群健康覆盖、全生命全过程干预、工作全天候的新型医疗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及社会健康治理模式。全社会已深感“互联网+”技术对医疗卫生及健康服务业发展所带来的实践价值与社会意义,以及新的生态格局。
放眼2018年,互联网医疗经过漫长的培育期,可能迎来第一个收获期——以互联网作为手段,以大数据作为支撑,以满足监管条件为基础的互联网诊疗体系有望真正形成;各家企业都会继续在问诊领域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市场可能迎来小的爆发;医疗AI可能有一个去泡沫化的过程;私人医生/家庭医生等形式的健康管理可能会迎来政策和市场红利;不排除医疗机构自身进入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可能。但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医疗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国家政策、医疗体制、商业模式、用户群体等方面的制约,而且当前学术界的研究尚未就此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因此,本期“互联网医疗新论”专题策划,我们邀请了相关专家从互联网医疗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互联网+”技术与医疗卫生服务的实践探索、互联网医疗的市场化与法治化、互联网医疗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敬请垂注。
——《学术前沿》编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