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恒
(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福建漳州 363105 )
近年,中央一号文件不断提出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田园综合体”的概念,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格局。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和回归自然的向往日渐增强,城市居民对有机、绿色食物及休闲度假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催动着农业多元化发展。为此,城乡规划的重点不仅局限于安排城市建设用地,而转向城乡空间的统筹布局。本探索试图通过阡寨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探求城郊型现代农业区的规划方法,构筑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在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创探索阶段,1994年前后各地纷纷建立以农业技术推广为目标,以设施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园区或示范园区;第二阶段(2001~2009年)为规范发展阶段,2001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引导农业现代化发展,园区定位向产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物流配送等方面拓展;第三阶段(2010年以后)为成熟提高阶段。以2010年农业部认定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标志,园区定位向科技研发、交易展示、科普培训、旅游观光等方面进一步拓展深化,园区由示范为主向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为主转变[1]。
目前,国内针对现代农业园区的叫法多样化,如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科技园、农业休闲观光园、生态农业园等[2]。其内容一般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高效农业,以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为目标,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体制和管理经验,创造具有农业景观价值的现代化园区,并且辐射带动周边相关区域和相关产业的发展[3]。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现代农业园区也可划分为多种类型,按照与城区距离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都市型、近郊型、远郊型,如表1所示。
表1 现代农业园区类型及特点一览表
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一般生成于城市之中以及城市化地区,与城市的融合度较高,是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屋缘(屋顶、阳台、宅院)、闲置地、院区和园区,具有较高价值和需要较多投资的农业园区,多采用小型温室农业系统的形式。这类农业园区最容易受到城市改造的吞噬。
近郊型现代农业园区,位于城市边缘,不占用城市建设用地,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发展体验型经济为重点,将农业生产和旅游有机结合,建设集经济、科研、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其形态介于都市型与远郊型之间,是城市近郊颇具发展前景的园区形式。
远郊型现代农业园区,一般位于距离城市较远的农村地区,园区规模较大,以生产城市居民需求的农产品为基础,以生态保育、环境保护为重点,发展设施农业。该园区因远郊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条件优越,适合发展高度规模化、科技化的现代农业。
不同的园区类型,在规划时应采取不同的规划策略,结合阡寨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规划案例。本文主要针对城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策略进行探讨。
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将加快推进园区的建设,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投入问题。通过引入企业运营机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传统农业从农民小规模种植向产业化、规模化生产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增产。园区的建设,通过培训等,使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有利于农村留住人口,吸引农村人口回流,增加农民收入。园区的规划将不断促进农旅融合,衍生出不同的新兴产业类型,从而实现乡村的全面复苏[4]。
现代农业园区是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目前存在园区类型界定不清,园区规划与实际建设缺乏衔接等问题。
(1)园区类型界定不清
不同类型的园区,在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及产业发展模式上有所区别,但目前对现代农业园区类型的内涵把握不够明确,规划往往就农业论农业,就园区论园区,园区的规划未能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需要。
(2)园区规划与实际建设缺乏衔接
国内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有的更倾向于策划,热衷于提出高大上的发展理念,不切实际的产业门类,导致规划与建设严重脱节,园区在实际建设中,无法落实规划内容;要么以规划城市的方法来规划现代农业园区,空间布局生硬,对原有自然生态、乡村肌理造成破坏,导致规划一片、破坏一片的局面。
南靖阡寨现代农业园区位于漳州南靖县东部,规划面积约20km2,含尚寨、阡桥、下戴3个行政村。荆江和芗江两江交汇处,整体呈“葫芦形”。园区距离漳州市区仅15km,距离厦门约60km,距离南靖火车站3km。与厦蓉高速、沈海高速复线便捷连接,改线国道319穿东二路环区而过,形成园区向西直达南靖县城,往东与漳州中心城区、厦门便捷联通的大交通格局,是典型的近郊型现代农业园区。
园区用地以平川、丘陵、浅山为主,拥有良田万亩,中部为区内最高山体蒋西湖,海拔高约230m,北部坐落着南靖八景之一的宝珠岩。村庄依山水而建,保存有传统建筑、清水岩等庙宇宗祠,以农业种植为主。
规划致力于将阡寨打造为田园文化与田园生活的体验地,实践田园综合体的示范样本,城市近郊的“都市农庄,微度假天堂”。园区采取规划目标随时间递进的方式,实现近中远期的规划目标,即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近期),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期),国家AAAA级生态文化景区(远期)。
规划整合园区资源要素,顺应山水肌理,融入田园综合体内涵,构建“三大集群+七大功能区+节点”的空间体系,强调产业发展、空间规划和重点项目三大核心内容有机融合。
产业方面,一是在园区北部划定设施农业发展区,以规模化种植有机水稻、有机蔬菜、台湾及亚热带水果为主,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规模化;二是园区蒋西湖山体西部,结合下戴村周边农田,进行种苗培育,循环农业试点;三是结合园区核心景观区域发展休闲观光、体验性较强的农业种植,如采摘果园、“一亩三分地”、兰花观赏园等景观农业。
空间布局方面,园区规划顺应自然肌理,通过梳理现状水网、打通局部水体节点,形成核心岛洲,作为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岛洲周边的村庄呈自然分布状态,规划提出引进旅游开发企业对村庄进行整体的规划、开发和运营,实现乡村社区与旅游空间的高度统一,构建乡村社区公共生活新模式[5],如图1~图3所示。
图1 阡寨现代园区鸟瞰图
图2 阡寨现代园区用地规划图
图3 阡寨现代园区总平面图
为提升规划实效性,阡寨现代农业园区在核心区策划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确定建设时序,提出实施措施,直接指导项目建设,如图4所示。
图4 阡寨现代园区重点项目
通过南靖阡寨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探索,城郊型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策略主要应注意以下四点。
近郊型现代农业园区的产业基础仍然为农业,可以说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园区建设的前提条件。在概念性规划或是总体规划层面,结合城市近郊的特性及现有资源情况,提出园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及模式,引导园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一般来讲,近郊型现代农业园区的产业发展需从区域的整体发展考虑,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低效的传统农业向高效、集约、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转型,如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入驻,通过龙头带动,搭建农业综合开发平台。第二阶段主要是将现代农业与文化、创意、体验相结合,通过发展多元产业,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将园区从单纯的农业种植发展为观光、休闲、度假、体验为一体的田园旅游目的地。
值得注意的是,近郊型现代农业园区,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往往成为周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最佳体验地。园区在农业种植作物的选取方面应综合考虑游客参与体验程度,尽可能选取较容易参与的农业种植。如阡寨农业园区在农业体验区选取种植果蔬为主,游客可轻松地参与到采摘及农事体验活动中。另外,无论发展现代农业还是“农业+”模式发展旅游,都应有意识地通过培育地理标志商标等形式塑造农业品牌,通过注入旅游主题,打造旅游品牌,增强园区的影响力。
近郊型农业园区位于城市近郊,是城市外围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屏障,园区空间规划应尊重原有山水格局,最大程度保留农地,注重生态功能的延续,降低环境负荷,保护生物多样性。
园区空间布局应遵循以下3个原则:一是以生态保护为基础,协调相关规划,结合内部山体、河流等自然生态因子及生态保护要求,划定建设用地开发边界;二是以农业项目“非建设用地”安排为主线,顺应原有肌理,保证农业产业用地,合理划定园区功能分区,控制建设用地开发强度,避免大拆大建;三是注重对原有乡村的格局风貌,乡土文化资源的保留及延续,园区建设与乡村发展同步进行。
无论在区域位置、交通体系和设施配套共享方面,近郊型现代农业园区与城市的关系更为密切,园区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参与。规划也需要关注到园区村庄与城市的有机联系,在规划层面应针对村庄更新、治理提出可操作的措施,增加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升村庄生活环境,延续村庄建筑风貌,从而推进乡村社区化建设。
村庄社区化并不是把村庄城镇化,把村民市民化,而是在不改变其村落形态的前提下,合理配置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优化村庄环境。建议采取“联村社区模式”,即打破地域限制,将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的村庄联合起来,共同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共享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实现村庄共建共赢的发展模式。
农业园区的规划容易浮于概念、愿景、发展理念等宏观指引层面,缺乏对园区建设的具体指导。为保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更好的衔接,一方面在园区总体规划或是概念规划的基础上,尽快编制下一层次的详细规划,注重园区具体项目的设计及项目间的有机联系,完善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的垂直规划体系,从而保证规划的可实施性;另一方面可考虑在总体规划层面上,以启动区或是核心区的形式,提出建设时序,将近期需要建设的重点项目落实到空间布局。
园区建设是动态持续发展的过程,随着实际建设需求,规划内容需得到不断完善,从而形成规划有效指导建设,建设实时完善规划内容的双向反馈机制,以便在后期的项目开发中,使规划更加具有指导性。
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必须以“人”的需求为导向,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尊重自然为原则。通过激活农业、生态保护、延续原有村庄肌理和复兴乡村社区策略,有序推动传统农业向更高层次产业发展。实现园区内乡土文化复苏,乡村社区化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从而塑造现代农业园区的农业现代化、旅游品牌化、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格局。
同时,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仍处于探索阶段,其规划体系需要进一步研究,使其更具有指导性和实施性。
[1] 赵之枫.基于互动理念的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2012(12).
[2] 段瀚, 张沛,张艺琳.现代农业示范区引领下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及规划策略研究[J].华中建筑,2015(11).
[3] 朱绪荣.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J].农业 工程学报,2013(3).
[4] 罗长海,邢斌斌,吴爽爽.都市农业园区的空间布局研究——以杭州都市农业园区为例[J].规划师,2010(12).
[5] 漳州市南靖阡寨现代农业示范区概念性总体规划[Z].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