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绪明(四川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四川 达州 635000)
现今高校逐渐将社会体育作为专门的学科,设置的相关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教授的内容、上课的方式方法都是在不断的摸索和创新。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复杂性的进程,社会体育专业在课程配置上,也逐渐将体育学科、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社会科学进行融合和完善。在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是关系到专业发展的核心所在,怎样将社会体育的课程设置相关问题解决改善。因此,将社会体育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和安排,对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均衡发展更加有积极作用。
伴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飞速进步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以及健身观念逐渐加强,现代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众多的健身会所也相继出现,社会体育的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有关的专家学者也对社会体育解释出相关解释:社会体育和学校的体育课程以及经济体育不尽相同的存在,同时还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环节。我国高校的社会体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全社会的参与,主要是为了将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将日常的空闲时间有所填充,间接的将人们的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为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提供动力。主要的形式就是全部年龄阶段的人们,在工作的闲暇时间进行身体的部分锻炼,形式多样。从另一方面来说,社会体育的具体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目的的健身性质的体育;以愉悦身心、丰富业余生活的娱乐性质的娱乐性质的体育;在企业中锻炼职工身体素质的企业体育;农村地区展开的体育活动;以及国际上得体育活动等等。
从大方向上来看,社会体育和我们日常所理解的学校的体育、军事方面性质的体育以及社会上的成熟的比赛性质的体育赛事都有所不同。前者更注重的是群众的参与性以及普遍的特性,参加的目的也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后者相对来说就有一定的规则性以及比赛竞争性。而社会体育作为其中之一,对于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以及生活追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程度、人们的生活状况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我国高校中开始进行社会体育专业的开设正是由于适应全面开始的健身锻炼,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从1994年开始,国内的众多院校开始兴办社会体育的专业,并且由专科院校逐渐升为本科院校。并且,设置社会体育专业的本科院校不断的在增加,院校的地址以及学校类型也众多。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同时院校类型包括了师范类院校、医学、通信以及综合类,可以说是涉及范围也颇为广泛。不仅如此,在2000年之后,我国的高等院校在此专业的学生招收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并且对于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办学理念方针以及教材的建设都在不断的建立健全,社会体育专业在高校中的专业程度越来越高,发展的越来越好。仅仅十余年的发展,社会体育专业在我国高校之中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占据的地位都是越来越高。
关于我国本科院校内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是严格根据教育部印发的相关规定进行的规范。首先是主要的三大学科:体育学、社会学以及公共管理学。开设的课程有社会体育概述、社会体育管理学、健身概论、中华体育养生学以及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项目的理论与方法等等。在学生进行实践的时候主要就是进行社会调查的相关实习并且独立完成论文的研究和写作。基本上我国的每一个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的设置都是严格遵守教育部门对于课程设置的相关要求,将不同的基础课以及主要学科进行合理的分配设置。并且将院校内部本专业的从教教师以及教学配置进行合理均匀的优质分配。这对于社会体育专业在高校内部的长远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尽管在各方面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安排,但是社会体育专业在高校之中的课程设置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学校内部的教学目标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互矛盾,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独特应有的专业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以及思想观念的进步。人们在追求成功和财富的同时,越来越注意自身的身体健康,对于锻炼身体的相关概念也越来越清晰。在这种市场情况之下,社会上必然是需要有专业的学习过体育健身、娱乐、休闲以及康复之类的全能型人才。对于市场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需求来说,理论上高校内部的体育专业正是符合这一市场需求,这样才是高校开设此专业的最终目的。但是在实际实施当中,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经营性培养以及管理方向的培养,在社会体育方面也有相关的现象。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是由技能型的指导性的学生人才输送。这样看来,我国的高校中社会体育专业在学生培养方面的目标方向与社会发展的真是需要是相违背的。高校专门开设的社会体育专业并没有与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有太大的区别,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很明显。正是由于现在高校没有社会真是需要来开展课程和培养学生的对应能力,才造成了当前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现象,也是限制学生们发展的问题所在。
其次,在我国现在高校的社会体育的课程设置中更多重视的是学科的地位,而忽略了术科的重要性。对于社会体育专业来说,其实就是在体育学科当中的现实应用。它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方向。但是在学校中注重的是管理能力以及经营的能力,对于学生的专业术科就会有所忽视。这样课程设置现状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们的学科知识的理论知识没有体育专业的学生掌握熟练,同时在术科方面也和运动专业的学生拥有的技术以及运动能力有了相应的差距。造成的现状就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既没有本身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同时不能在毕业之后的社会发展上有了一定的限制和困境。
最后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能够进行实践的课程相对很少,同时在教学上的评价途径较为单调。顾名思义,社会体育专业必然是具有极强社会性的一门学科,此专业设置的课程是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这就意味着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与书本上的理论不能巧妙的结合,不能将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当前我国高校正是没有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进行实际的锻炼和实习,学生的应用机会并不够,还有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也不是很理想。这对于今后学生适应社会没有促进作用,当学生毕业进入社会还会有较长时间的适应时间,对于学生更好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针对上述我国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得相关问题,结合已有的资料和文献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的建议:第一是高校应该注意与社会人才的真实需求相互结合,将社会体育的课程设置专业性体现出来。当前我国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设置的教学目标应当和社会上需要的人才相互适应。高校的课程设置应当结合市场上真实人才的需求,以此来设置高校的体育专业的特色。在人才特征的指向目标上应当遵循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性质的体育人才,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社会人们的需要才是最为重要的。将本专业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填补社会工作岗位对于该专业人才的真实需要。
第二,高校应当设置种类多样的术科课程,以此来增加课程的可以实践的特性。在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可以通过为学生建立有多样的术科类课程,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种类众多的学科,也能够在社会体育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各种组织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将当前的社会体育专业当中存在的只注重学科,而偏视术科的现实背景,将当前不完善的课程体系进行平衡。在高校中进行学术的实践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且珍贵的机会,只有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相互配合好,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高校中对于学生具体的实践活动有:见习和实习、社会调查和实验以及毕业论文的完成,在锻炼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实验和运用。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社会体育行业的发展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第三是要在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保证专业特征,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方面,不仅仅是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基础素质和能力以及适应能力以及综合实践的能力。具体的做法就是增强专业课程的安排以及各类配套的选修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不仅能够将学生的专业水平提升,同时还能将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进而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发展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综上所述,关于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培养专业性人才十分有必要,不过当前我国高校还存在不少的缺陷与不足,致使当前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培养出的学生不能与社会真是需要相互适应。本文也在对应的问题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确保社会体育专业存在的价值以及作用,为我国的全面健身发展以及提升国民素质有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1]张潇.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王平.我国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冯思思.我国体育类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
[4]程婷.湖北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
[5]陈章玉.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04).
[6]吴春霞.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管理组织结构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
[7]陈章玉.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计及其课程设置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