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盘点

2018-03-05 12:05
卫星与网络 2018年8期
关键词:经济总量研制航天

中国风云气象卫星已被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

8月2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魏彩英表示,中国风云气象卫星已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正在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500多家用户提供卫星资料和产品。关于卫星应用效益,魏彩英用几个数字进行了介绍。首先,卫星资料应用之一就是数值预报模式应用,在数值预报模式里面同化资料占比接近70%。从1998年风云二号A星投入运行以来,西太平洋生成473个台风,其中登陆或者是影响我国的有181个台风,可以说无一漏网。此外,风云卫星资料还在环境、海洋、农业、林业、水利、交通、航空、航天和军事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

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完成测试任务,实现超高精度

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在天宫二号上开展了十四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其中,世界首台太空运行的冷原子钟在轨近两年时间里,运行正常、状态良好、性能稳定,完成了全部既定在轨测试任务,成功验证了在空间环境下高性能冷原子钟的运行机制与特性,同时实现了天稳7.2×10-16的超高精度,将目前人类在太空的时间计量精度提高1-2个数量级,是基于冷原子的空间量子传感器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空间超高精度时间频率基准的重大需求以及未来空间基础物理前沿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与技术基础。

数字化智能总装检验装备助力北斗三号卫星发射

7月29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第9、10颗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成功发射。发射前夕的总装测试期间,工作人员采用了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最新研制的数字化智能总装检验装备,完成了卫星进场、卸车开箱、总装电测等卫星发射厂各阶段检验人员作业辅助引导工作,形成了基于工序的多媒体数据包生成及管理功能的导航卫星发射场数据包。目前,该项技术在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的研制过程中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开始为卫星研制提供强大支持。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制的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成功通过验收

2018年8月21日,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制的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成功通过验收。这也是公开报道的世界上最大口径碳化硅单体反射镜。这一成果标志我国光学系统制造能力跻身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大口径光电装备跨越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高精度大口径离轴非球面反射镜的制造技术是高性能光学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也是促进高分辨率空间对地观测、深空探测和天文观测等领域发展的支撑技术。目前,由长春光机所研发的2米量级口径反射镜已在实际工程应用;2022年,在中国空间站的多功能光学设施上,将使用我们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口径反射镜;在不远的将来,4米量级反射镜也将应用在我国新一代光电观测系统中。

上半年指标完成过半,航天科技集团营收和利润增速分别为8.3%和10.7%

7月2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召开2018年半年经济工作推进会议,会议指出,2018年上半年集团公司科研生产顺利进行,圆满完成了各项航天重大型号发射和飞行试验任务,经济实现了平稳增长,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别为8.3%和10.7%,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主要指标完成过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2017年以来经济规模增速总体保持个位数增长的趋势没有明显改变,亏损户数和亏损额有所增加等。

一句话新闻

面对商业蓝海,传统航天企业应这样应对

近年来,投资界普遍看好航天产业发展,商业资本“跑步进场”。高盛集团曾预测,太空经济有着“长远而持久的机遇”,未来20年,其行业规模将会成长至数万亿美元;美银美林银行认为,到2045年,世界航天产业规模将增长至2.7万亿美元。

面对新情况,传统航天企业作出了一系列应对。

首先,提升平台的柔性,满足各类市场需求。比如,洛马公司发布了全新产品型谱,满足GEO/LEO轨道类型,覆盖250W-20kW功率量级,满足通信、导航、遥感等多种应用卫星类型,高度重视平台研制通用化,通用部件超过280个。

其次,推动智能制造,以降低成本和缩短周期,广泛使用3D打印/智能装备和自动化测试。2017年发射的通信卫星中,波音公司研制的多颗卫星均采用3D打印部件;洛马公司利用VR工具纠正卫星研制失误,每年可节省成本约1000万美元。

第三,向产业链下游拓展,提供综合信息产品。卫星与其他遥感数据源深度融合,打造多类地理信息产品,面向用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比如,法国空客公司利用“像素工厂”系统融合多源数据,打造“街景工厂”软件,制作3D影像产品。

第四,推动多元技术融合,提升服务能力。数字地球公司开发了“大众排序”算法,通过收集图像分析师对目标特征人工分析的过程,进行机器学习建立先验知识,从而自动识别图像中的目标特征,实现自动统计分析。

第五,打造天基信息服务平台,向大数据迈进。数字地球公司研发了基于云的GBDX卫星数据平台,基于平台,用户可以开发各种应用程序,满足应用需求。

最后、运用资本力量,实现“强者恒强”。去年10月5日,加拿大MDA公司完成了对美国数字地球公司的收购,新公司将成为光学与雷达卫星系统兼备,集卫星制造、地面站制造、卫星运营与服务于一体的“巨无霸”。

一句话新闻

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航天报告2018》:世界航天经济总量再创新高

美国航天基金会7月19日发布《航天报告2018》,这是航天基金会自2006年以来连续发布的第13版《航天报告》。报告对2017年全球航天活动最新动向和全球航天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总结。

1、世界航天经济总量接近4000亿美元

全球航天经济总量多年保持稳定增长,即使2007年全球陷入金融危机、经济增长放缓,世界航天经济仍呈快速增长势头。2017年世界航天经济总量达3835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7.4%,呈加速上涨之势,相比2012年增长800多亿美元,5年增长27%。其中,商业航天收入3073亿美元,约占全球航天经济总量的80.1%;国外政府航天支出762亿美元,约占19.9%。

2、政府航天预算基本保持稳定

主要国家均采用财政拨款制度,持续对航天进行较大规模投入,确保国家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2017年,主要国家政府航天预算总计762亿美元,比2016年的727亿美元增长4.8%。其中,美国政府航天预算为433亿美元,占比高达57%,比2016年的444亿美元下降2.5%。其他国家或地区政府航天预算总额为329亿美元,占比约43%,其中,俄罗斯航天预算为15亿美元,比2016年下降12.9%;欧洲航天局预算为65.6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12.8%,法、德、意、英四国贡献分别为9.5亿美元、9.5亿美元、6.3亿美元和3.4亿美元;日本JAXA航天预算为16.16亿美元,比2016年略有上涨;印度、意大利和英国的政府航天预算相比2016年大幅上涨,涨幅达25%以上。

3、商业航天继续保持繁荣发展态势

商业航天收入占航天经济总量的比例不断扩大,已成为航天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全球航天经济增长中,商业卫星产品与服务占有重要位置,2017年其规模达2114.5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8.3%,超过全球航天经济总量的55%;商业基础设施与保障业务规模达892.1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7.5%,约占全球航天经济总量的23%,其中地面设备收入达1198亿美元,商业卫星制造收入为68.2亿美元。

2022年完成6星组网!“天河工程”星箭研制正式启动

8月6日,2018年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工作会议暨“天河工程”卫星及火箭研制启动会在青海大学召开。会议明确青海大学为天河一号卫星用户,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为天河一号卫星及运载火箭抓总研制方,并下发天河一号卫星用户使用要求。按计划,将在2020年完成一期双星研制、发射,2022年完成6星组网建设,具备三江源地区1小时重访能力,为“天河工程”实施提供天基保障,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贡献力量。

中国航天与南方电网以军民融合方式开展技术创新与项目合作

8月10日,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在昆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坚定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先进空间技术成果在电网领域的创新发展和深化应用。据介绍,这是国内第一次,中国航天与南方电网以军民融合的方式开展技术创新与项目合作。当天,双方合作成立的“空间技术电网应用联合实验室”正式挂牌,目的是探索空间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电网运维、防灾减灾等领域。

中国航天科工发布信息技术创新成果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日前重点发布了航天超级服务器、航天超级数据库一体机、航天超级存储阵列三类大型国产化信息技术设备,以及“天熠”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海鹰翼辉”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科斗”安全移动操作系统三类小型国产化信息技术产品。据了解,在三类大型信息技术设备中,航天超级服务器是推进办公网国产化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它在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和交易型数据库这两项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目前,航天科工商密网协同办公系统已经使用了这款服务器。

中国卫通预披露更新,拟募资12.8亿元

7月31日中国卫通招股说明书预披露更新,根据此次更新,中国卫通拟在上交所公开发行不超过4亿股,募资12.8亿元,主要用于中星18号卫星项目,其中1亿元用以补充流动资金。此次上市主承销商为中信建投证券。

招股书提到,2017年6月,中星9A卫星因火箭原因未能到达指定位置,中星9A通过消耗自身燃料运行至预定轨道导致使用寿命减少,经评估,中星9A使用寿命剩余4.04年。2017年12月,公司已收到中国人保关于中星9A卫星损失的全部理赔款1.49亿万美元,上述事项对净损益不产生影响。

猜你喜欢
经济总量研制航天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中国经济总量突破百万亿元意味着什么
逐梦航天日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省际经济总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
西湖: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实现“双提升”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

卫星与网络2018年8期

卫星与网络的其它文章
产业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