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城”看雄安—研读《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感悟

2018-03-05 09:28/
建筑 2018年10期
关键词:纲要生态建筑

文 / 金 磊

(作者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

中国自古就有享誉世界的创建伟大城市的历史与能力,从汉唐的长安、洛阳到宋朝的东京、临安;从元朝的大都再到明清的北京,都成为人类历史文明史上的伟大文化遗产。2018年4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批复(2018年4月14日)的14方面内容,在赋予雄安新区历史与时代深意的同时,还为中国新时代改革打造了改革再出发的新高地。如果说,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那么走过40年风雨历程后绚丽璀璨的雄安画卷,在燕赵大地铺展开的伟大事业,恰呈现21世纪改革再出发的雄安建设精神。本文试结合对《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学习理解,谈几点感受。

一、中国为世界贡献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是新时代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要经得起千年历史检验,必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十六字理念,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纵览10个篇章、2万多字《纲要》的规划,可看到“十大”亮点:即组团式格局、鲜明中国面孔、高质量发展的引擎、生态典范城市、以人民为中心、交通快慢结合、数字孪生的城市、绿色低碳、留住乡愁、建设安全雄安;可见其核心是建设高质量、可复制的全国样板,是面向世界的国家战略。

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个高标准的长远谋划,需要一个深刻理解古今中外世界城市发展潮流下的中国方案,是城市乃至国家治理需要的从喧嚣走向宁静的大发展之策。由千年雄安的建设遐想,笔者自然想到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等对千载传承的描述与遗迹。中国虽有源于北宋时期的“金石学”,但未能产生科学意义上的建筑考古学。1953年至1957年,我国在西安东郊浐河东岸半坡村北发掘的半坡遗址,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在临河高地面积约5万m2地域内的集排住宅46座,而后的河姆渡遗址更成为公元前5千年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产的标志。

此外,中国尚存不朽的辽代木构建筑,与西方砖石建筑媲美。郑韩故城、汉长安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唐长城遗址等都是中国都城建设中的经典。

自中唐时期至北宋末年约3个多世纪时间里所遗存的20多座木构建筑堪称中国建筑最珍贵的遗产。其中,辽代建筑占据重要篇幅,如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建筑技术水准的巅峰之作;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两建筑以其设计严谨、精作瑰丽而见长;辽宁义县奉国寺大雄宝殿更以撼人心魄的体量与气势雄冠至今,辽代建筑所展示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魅力,不仅代表了中国建筑设计与营造的千年前最高水平,更是向世界展示建筑文化发展流变的写照。

回望经典时,应成就中国话语的“今典”。《纲要》赋予我们的最大建筑文化力量就恰恰说明这一点,中国有责任、有能力在“今典”新城市设计中书写下犹如《建筑十书》的卓越设计“模板”与篇章。

二、《纲要》对城市与建筑设计的新诠释

国家强盛离不开文化支撑,建设雄安新区本质上是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如果将它比喻为“用创新之思打开新时代的机遇空间”完全适用。新华社2018年4月27日载文说:雄安建设乃秉持对历史高度负责的“历史工程”;雄安建设乃聚各方之力、绝不留遗憾的“精品工程”;雄安建设乃不负“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重托的“样板工程”。这充分说明要读懂这座未来之城,离不开对规划与顶层设计编制的高起点与把关定向。面对伟大事件将营造的事件空间,无论是“艺术般的生活”还是“生活般的艺术”,都需要我们在大建筑观、大生态观中寻找创作设计的理由,之所以倡导传统包含原创,就是因为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建筑文化设计的根本精神。以下从建筑美学与生态涵养略作分析。

1.建筑师要汲取正确的美学观

《纲要》第三章系塑造新时代城市风貌主题,其内容在为雄安城打造设计方向与规划时,也从总体设计、城市风貌特色、历史文化保护三个方面对全国的城市建筑设计有启迪与引导作用。在建筑美学风格上,进一步解读了国家“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建筑方针,如强调“坚持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弘扬中华优秀特色文化,保留中华文化基因,彰显地域与文化特色”。

《纲要》明确限定: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不能到处是水泥森林与玻璃幕墙;雄安遵循平原建城、尊重自然规律、建筑体现鲜明的“中国范儿”;雄安建筑的美学既有古典神韵又是现代气息,融于自然、端正大方,不搞奇奇怪怪的建筑。建筑美是建筑的基本要素和属性之一,是在使用功能和经济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它贯穿于全部建筑史和所有的营建活动之中;建筑学是适用功能发展到一定阶段提出的,只有当功能已经满足生存需要,或者说人们已摆脱了求生存的困恼,实现了“安居”之需,建筑艺术之美的需求才提到日程上来;建筑美更是结构技术大发展的产物,从古代生活与手工业到当代大工业所引发的“建筑革命”,建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革,结构依靠钢铁水泥、玻璃的技术艺术之美,创造了建筑的百花园。

纵览中外不同格调的优秀建筑作品,其美学与艺术都犹如诗意一般:从浪漫大胆的法式建筑、到令人在循环木材怀抱中入睡的酒店,再到体贴入微的幼儿园、住宅及趣味性十足的“重茧”机场及办公楼,乃至用土木再释中华文化的佛教与山居建筑等,都可真切感受到当代社会文明与先进工业文明创造出美的感受。

应告诉今天及未来建筑师,树立正确的建筑美学观重在克服建筑创作中的盲目性,树立一个职业建筑师应遵循的建筑原则,至少不能再为破坏创新理直气壮。要意识到,面对未来发展的挑战,颠覆式创新与创造性破坏已是“热词”。2017年英国《交叉科学评论》季刊有“艺术和科学的破坏潜能”一文,文章旨在强调科技是行善的力量,创新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而并非一种破坏力,这涉及到政府、科技界、投资界要展示什么样的建筑性未来。从此种意义上讲,《纲要》已为中国建筑设计提供了“度量衡”。

2.建筑师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纲要》除第四章“打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与第八章“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外,还有多处渗透着生态环保绿色的设计观。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不是“零和博弈”,执迷于旧有开发模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一时经济发展的作法,从古至今都无法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无论是人与生态,还是绿色为形,《纲要》都强调尊重自然、传承文化、优化发展并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高起点布局和高水平建设绿色之城。卢梭曾说“城市是人类的深渊”,其意在谴责城市,倡导城市要回归自然,但美国哈佛爱德华·格莱泽教授在新作《城市的胜利》中说“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和最美好的希望,城市是聚集智慧且推动创新的重要载体。”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的当属生态文明与智慧的宝藏,结合时代要予以创新是建筑师、规划师应树立的生态观。

“道法自然”系朴素深刻的世界观,核心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老子《道德经》是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老子认为,无论是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乃至飞鸟走兽,都要按照“道”的节奏完美运转,这个“道”既是万物之母、万物之始,也是万物之源,天、地、人等宇宙万物在“道”中实现着生态自然的和谐统一。他强调人与生态自然万物同生共运,强调天、地、人之间的自然生态平衡。

“天人合一”系列影响千载世界的整体观。中国古代哲人沿着“道法自然”的观察与实践,又从中悟到“天人合一”的价值,“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界存在的统一性,人依自然界而生,要与自然界遵循同样的运行法则,恰如《庄子》所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这就是说人对自然要依赖,这乃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从另外意义上讲“天人合一”观,也是古今中外都需要的悲悯观与敬畏观。

“天无弃物”是心向光明的人生观,在诸多对华夏文化的误解中,大都认为道家文化崇尚无为,是与世无争属消极的学问。事实上道家的深意是:无为是并不乱为、有所为有所不为,遵从自然的规律又并非让人们回到原始生活态,要积极面对人生人世间。如老子告诫人们: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疾;善于计数的,不必用竹码子,要学会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依世间就没有被废弃之物品。这正是生态保护与利用需要的“天无弃物,人无弃人”的积极理念,对于今天与未来的生态建设是有文化的深度价值,如在今日令人头疼的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在垃圾自然化利用者眼中是极有价值的财富,是“济世利人”、物尽其用的伟大生态循环工程设计。

仅从建筑师、规划师乃至一代建筑学人的观点看,建设美丽中国既是阶段目标,更是时代使然,它通过雄安模式让大地披绿到“人人都是环境保护的解决者”成为共识,它让文化引领公众的积极行动更贴近现实。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是提升城市质量的关键,我们能否真正在规划设计中以人为本极其关键。文化战略思路的城市文化规划是城市复兴的钥匙。实践说明,成功的城市必定是持续不断注重文化和智慧投入的城市,建筑师与规划师及政府共同在文化城市建设中承担着行动先导的作用。用广义设计之思创新文化城市建设内容、丰富文化城市传播平台影响、提供公众多元追求的文化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等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

猜你喜欢
纲要生态建筑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生态养生”娱晚年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