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艳
(新乡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时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将“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和优秀群体,这一群体身体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国民素质与健康水平。然而,我国当代大学生却成为体质虚弱的代名词,大学生军训猝死、长跑猝死等现象屡见报道。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大学生体质虚弱的这个现实迫切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应对此进行深刻反思。
从《体育法》到《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2007年“中央7号文件”到2016年“国办发27号文件”,国家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广大学生体质健康,颁布了一系列很好的体育法规和政令。单从下发文件的数量和频率来看,青少年体质健康领域无疑是“政策高密集区”。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高密集的政令并没有产生预期效果[1]。
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体育法规失去了落实的空间,出现了素质教育呼声有余而贯彻不力的尴尬局面。随意挤占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侵占学生体育活动场地等现象屡禁不止、屡见不鲜。《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教育部督促学生和学校重视体育锻炼的一项重要举措,却在实施过程中充满了形式主义色彩,一些院校学生体质测试形式化成为常态。2012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做出了“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2]的硬性规定。然而,迄今为止,也未曾见一则因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不达标而被“一票否决”的院校的相关报道。同样,《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自2014年颁布至今,由于监管不力,实施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受技术育人思想的长期影响,我国大学体育只注重对学生体育知识和技术的传授,忽视了文化意识形态的学习与体育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致使大学生体育学习缺乏主动性、持久性,甚至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当今大学校园中,看似热热闹闹的体育文化节,实则有形无神,貌似“高、大、上”的体育系列讲座,实际上只是走走过场,而真正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精彩讲座却寥寥无几,体育教师健康育人的作用也仅仅体现在各种口号上。如果学生仅局限于太狭窄、太技术化的知识学习,就很难具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以及人道主义精神[3]。
“无体育不清华”,清华大学的体育传统绵延百年,从“强迫运动”“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号召到“游泳不及格不得毕业”的校规,清华大学教育理念中重视体育、崇尚体育的重要思想无疑成了激励一代又一代清华学子进行体育锻炼的精神源泉。不论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还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贯彻落实,都只能是学校体育文化繁荣、体育精神传承、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路标,指向的永远是育人成才的下一站。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淡薄,随处可见的“低头族”成为当下大学校园里“别样的风景”。早上起不了床、晚上下不了线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常态。2015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7~19岁的学生群体中,大学生体质下滑最为严重。
毋庸置疑,网络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征。它不仅能丰富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帮助大学生学习和积累知识,还有利于大学生发展与形成个性。然而,因过度沉溺于网络生活,致使大学生偏离正常的生活轨道,影响其学习和生活,损害身心健康。一些大学生因上网时间过长,导致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不按时就餐、上课,不仅影响了学业,甚至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
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南京青奥会上说:“在很多国家,体育在教育体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没有受到重视,体育的作用被很多教师和家长所低估,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甚至可以说,这种状况在中国更为严重。”[4]“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国家长的普遍心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多数家长送孩子上诸如英语、数学、音乐、美术等辅导班,购买各种各样的学习材料,但送孩子参加业余体育训练或带孩子锻炼身体的家长少之又少。
体育是健全人格的首要教育。体育运动不仅能对参与者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影响,还对培育参与者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参与者的行为要受到各种体育规范的约束,这种约束不仅能强身健体、规范行为,还能培养他们尊重权力、履行义务的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理解公平竞争的含义。当中国孩子在背唐诗、背英语单词的时候,美国的孩子已开始在运动场上疯跑了,人生不是短跑,跑到最后的人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人,但一定是耐力最好的[5]。
我国学校始终将“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这一生物学意义上的“身体教育”作为体育的唯一目标,体育的人文价值未能得到应有的体现,导致在体育中出现功利主义教育取向[6]。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政府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从战略高度看待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然而,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再次就强化学校体育工作、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做出了全面部署,并提出“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7]。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体,强体必须从青少年抓起。要扭转青少年体质持续下滑的局面,必须对学校体育目标进行调整,使其与整个学校教育目标一致,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对实行形式主义和不作为的人进行查处,以确保学校体育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作为一种文化,体育文化的范畴要比体育大很多,凡涉及体育的意识、观念、习俗、行为、方式、制度等均属于体育文化。现代奥运会就是体育文化性的集中体现,从奥林匹克宪章到它的思想体系、组织体系和内容体系的构成,从会徽、吉祥物、服饰到奥运奖牌的独特设计,从圣火采集与传递、同场竞技到啦啦队的表演助兴等无一不是人类伟大创造性的体现。因此,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展现人类进取精神及文化的舞台。20世纪90年代,我国女排精神曾激励整整一代人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08年,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则极大地增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体育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育人是大学文化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大学教育过程中,要加强体育文化建设,让大学体育文化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从而提高大学体育文化水平。大学体育作为一个学科,要整合各种体育文化形态,发挥传承作用并不断创新,形成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体育文化理论体系。要重视培育大学体育文化精神,增强大学体育精神在校园的影响力。只有文化的体育才能真正融入素质教育,也只有文化的体育才能真正解决短期效应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8]。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必须要有自身的单质纯粹性,一旦另有所图,这种文化活动就会蜕化变质,最终成为其他事项的附庸[9]。在行政化和功利化思想的影响下,目前的大学体育中“虚”的东西越来越多,如中看不中用的教材、华而不实的教学内容、看似热闹的课堂教学,有“形”无“神”的课外体育活动等。在这些虚假现象的掩盖下,体育的本质被扭曲。
当下,要改善大学生体质状况,需要立足现实,抛弃过多的形式,开展“形”“神”兼备的大学体育。从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运动习惯着手,以切实提高体育质量为落脚点,构建具有我国特色、多元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体系。鼓励大学生建立体育社团,规范组织规章制度,定期开展校内外有组织、有影响的课外体育活动,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大力宣传体育锻炼对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作用,引导、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
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是一个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综合性社会问题。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师资、技术等优势资源,与社区体育紧密结合,拓宽大学生体育途径。发挥家庭体育的基础作用,强化家庭体育的多元功能,提高家庭体育效益。建立全社会重视和参与的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协同机制,解决高校体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政策执行是政策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惨痛事实告诉我们: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和文件上,要用战略眼光看待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抛弃过多的形式,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政策落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