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数据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挑战和对策

2018-03-05 02:13:19◆彭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8年9期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建设

◆彭 宇

浅析大数据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挑战和对策

◆彭 宇

(北京豆瓣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5)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数据呈爆炸式增长趋势,使得相关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怎样才能在海量数据中获得对企业自身发展有利的数据,构建完善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将计算机技术全面的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是企业实现自我革新的关键。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如何充分地利用大数据促进企业的发展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但我国企业在大数据的应用方面还存在较多的不足,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深入分析大数据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挑战和对策。

大数据;企业信息化建设;挑战;对策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的经济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再加上全球化交流的加深,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庞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何充分地利用大数据成为相关企业研究的热点话题。但实际上,我国企业在大数据的信息化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必须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迎接大数据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挑战。

1 大数据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挑战

1.1 目标消费者需求分析的缺失

考虑到目标消费者的分散性,其在需求上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不能对此进行准确的分析,就会使得企业在进行相关的市场规划时,出现一定的偏差,进而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时,消费者的需求也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企业在进行信息收集时必须克服这些障碍。

1.2 生产与销售过程缺乏协同性

长期以来,企业生产与销售环节的管理是分别进行的,在相关模式上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生产过程与销售过程缺乏协同性,使得不同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不及时、不准确,而造成生产与销售方案的不匹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市场行为。

1.3 人员方面的沟通不畅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人员数量以及关联方的数量不断增加,如果相互之间的沟通、联系不通畅,就会使得企业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出现一定的滞后性,数据信息的传送时间过长,沟通效率较低,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无法做出及时的应对。

1.4 相关制度不健全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开始进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但由于我国在相关领域起步较晚,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一方面,在政府层面缺乏必要的引导,当前我国政府对于有关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缺乏制度上的保障;另一方面,在企业层面来说,信息化建设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制度规范,而许多企业在这方面的制度建设落后,无法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并行,从而影响到企业的良性发展。

2 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原则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坚持科学、合理的构建原则,这在根本上决定了信息化系统所能产生的价值。因此,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2.1 以人为本

在当今社会,不管是哪个行业领域想要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的竞争,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也要将人才培养放到首要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样才能够最大可能地提高信息化技术的科学性、可用性,同时也能够最大可能地激发人们使用相关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

2.2 协调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所形成的产业链越来越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企业在构建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协调性的原则,一方面,要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另一方面,还要协调好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有序衔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协调性,是为了确保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构建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都能有序进行,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2.3 需求为先

今天,企业的经营活动都不是孤立的,其都需要与上下游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同时也需要紧密结合市场变化来进行相关产品的生产。因此,对于现代化企业来说,在信息化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坚持需求为先的原则,使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灵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3 大数据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需求分析,积极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

消费人群的需求变化,以及对产品的特定要求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以说,企业需要与消费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不仅要在销售环节与消费者进行直接的沟通,对销售环节的消费者信息进行统计、汇总,还要利用越来越方便的网络平台进行数据信息的获取,对消费者在产品需求方面的变化进行统计,通过相关信息的汇总与分析,准确把握消费者的目标需求,接着再结合用户需求对自己产品、服务的生产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最满意的产品,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如此才能在大数据环境下对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细分,最终实现对行业市场的全面覆盖。

3.2 进行流程再造,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行效率

企业效益的提高,源自于所提供的产品、服务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因此这就需要与市场上的关联主体进行必要的结合,不但要准确把握用户的需求变化以及同类产品的各方面差异,还要紧密结合自身的生产技术能力,只有自身的生产能力提高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才能得到提升,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企业在产品以及服务上的创新、升级,则离不开高效的信息管理体系,通过引入最新的生产管理工具,实现对于生产、销售的一体化管理,实现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协调性,通过对于相关生产流程的再造,缩减生产销售周期,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3.3 加强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人员交流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在大数据时代,企业所需要面对的数据信息更加的庞大,因此必须不断提高信息的获取速度,加强互相沟通交流的效率。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对于信息交流体系的高效设计,使得企业当中的不同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之间的信息沟通越来越高效。不但要构建内部人员交流的网络,还要及时地构建起企业自身的信息软件平台,使得信息化建设有效地推动企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企业的高效率管理,既能够快速地整理、分析各方面的数据信息,又能够及时地进行相互间的沟通交流。

3.4 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大数据时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当然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需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为引导,在开始建设之前就要提前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将制度的完善与信息化建设并行发展,以实现企业发展的相关目标。同时,要创建数据决策的发展模式,管理人员要逐渐养成看数据的习惯,全面掌握企业经营中的各项关键数据。在发现数据有异常情况时,则应迅速查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同时,管理人员在进行决策时,应基于数据为参考,让相关部门提供充足的数据信息,这样也能更进一步地促使职工多关注数据。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注重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在日常的工作考核中,将数据分析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考察内容,这样一来,职工自然会随之增加对数据分析的重视。同时,企业还要通过专业化的培训来提升员工的数据分析能力,使其意识到大数据的应用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

4 结语

近年来,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率,但也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信息,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对海量的数据进行高效的分析与处理,同时还需做好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这就要求企业尽快完善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如此才能帮助企业实现大数据下的高速发展,同时实现企业效益的不断提高。

[1]井亚娟.大数据时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科技展望,2016.

[2]陈晨, 涂乔逵.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科技纵横,2014.

[3]杨耀庭.大数据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J].建筑技术开发,2017.

[4]刘燕.浅谈大数据给会计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环球市场,2016.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建设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订阅信息
中华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展会信息
中外会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
信息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