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延长石油

2018-03-04 18:35徐小云
湘潮 2018年12期
关键词:毛泽东石油

徐小云

1907年8月,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一井”钻成出油。同年9月,延长炼油房建成投产,这也是中国陆上第一座炼油厂。“延一井”的出油,结束了中国陆上不产石油的历史,奠定了延长在中国石油工业史上的地位,中国石油工业从延长发端,开始了艰难曲折的近代化历程。稍后,富平人张午忠、绥德人张允耀由日本留学回国后,购买钻机,在西安成立延长石油总厂。

1914年,北洋政府与美孚石油公司签订《中美合办油矿》合同,在延长县设立中美油矿事务所,成立蒲利石油公司,联合开办延长油矿。美孚派出马栋臣(原名F.G.Clapp)、王国栋(原名M.L.Fuller)等6名地質工作人员和5名测量技师,中国方面也派了9名人员,双方人员分成两队在陕北近1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1∶12000的地质测量。之后,美孚又派出了3个钻井队,出动3台美产千米蒸汽顿钻钻机。到1916年,共钻井7口,总进尺约6402.19米,最深的井1181.7米,虽然这7口井都有油气显示,但含量都比较少,达不到工业开采的要求。于是当年2月,勘探工作终止,中美石油事务所被撤销。

回国后,马栋臣与王国栋联合发表了《中国东北部的含油远景》一文。文中写道:“中国东北部绝大部分地区(指现内蒙古以南,西藏、新疆以东,河南、山东以北),以岩层类型及其时代看,没有含油可能性。然而某些地区值得考虑,其中最重要的是陕西盆地。……这个盆地已经有小规模石油生产,但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石油开发工作。”

回到人民怀抱的老矿起死回生

1935年4月,刘志丹率领陕北红军解放延长,接管了陕北油矿探勘处本部及延长石油官厂,合并为延长石油厂。同年10月,毛泽东带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2月,党中央进驻瓦窑堡。当时,延长石油厂只有一口井出油,每天采油仅250公斤至300公斤。

毛泽东深知石油的重要性,曾风尘仆仆赶往矿区视察,指示尽量恢复能用的旧井,寻找油源,另开新井。他指出:“边区有着丰富的宝藏,首先延长石油居全国第一,并闻名于世界,过去曾由外人投资开采,结果失败而去,现在边区仍在小规模地开发。当外货来源几近断绝的今日,在现代工业中占有重要价值的石油,是极应设法大力开采的”。

1935年1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办事处国民经济部部长毛泽民和工业科科长高登榜等,亲自踏勘了延长石油厂,并组织恢复了生产。不久,高登榜就任特派员。从1935年12月至1936年2月,延长石油厂共产油35吨,并提炼挥发油200公斤、汽油1000公斤、头等油1.3万公斤、二等油6000公斤。产量超过了延长石油厂以往任何一年的产量。同时,还加工了一批油墨、石蜡、凡士林等。此外,油厂还在永坪石油沟(属延川县)一带新凿两口油井。

1936年1月28日,毛泽东部署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东征时,路过延长县,就住在工人何延年腾出的窑洞里。毛泽东在这里住了4天,召开了重要会议。毛泽东还在油厂吃过一顿饭,找油厂负责人了解了情况,对油厂进行了视察。

大生产运动开始后,毛泽东反复叮嘱中央军委军工局局长滕代远,一定要把延长石油厂搞好。

1938年2月,中央军委军工局将石油开发提上了议事日程。其时,延安尚无石油专家,既没有地质工作者、钻井技师,也没有钻井设备。此时,上海产业工人陈振夏、胡华钦、王凯等人来到延安,中央财政经济部部长李富春和中央军委军工局局长滕代远将希望寄托在搞机械出身的陈振夏身上,交代他去延长石油厂调查了解情况,收集内战期间疏散的设备器材,着手恢复生产。

陈振夏来到延长石油厂时,全厂共有员工50余人,只有永坪201井日产原油120公斤至150公斤。经调查发现,多数油井处荒芜状态,机器设备散落在方圆百里的农村、山林,有的已被村民据为己有。经向边区政府及军工局报告后,陈振夏请求地方政府协助,将失散的设备器材收集起来,一点点运回厂区。

正当陈振夏以为任务完成,准备返回延安时,军工局指示他留下来担任油矿工程部主任。

陈振夏对组织上的任命有意外之感,但还是爽快表示“服从组织安排,迎着困难上”。他在回忆录里说:想到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想到前方抗日杀敌的英雄,就增加了无比的力量和信心。他和厂长张永清发动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设备器材缺乏的困难。

井架的用料是钢材,边区钢材奇缺,怎么办?穷则思变,陈振夏土法上马以木代钢,除井架角柱用钢管外,其余都以坚硬木材替代,钻机底座、传动装置的承力立柱和横梁,用的也是硬木。

陈振夏首先加深永坪201号井,获日产原油200公斤至250公斤。全厂原油产量增加1.6倍以上。为减少运输工作量,油矿工程部将延长炼油炉拆迁一台到永坪就地提炼原油。

1939年1月初,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在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上讲话时,再次提出了“发展生产,自力更生”的口号,号召边区人民群众和部队、机关、学校全体人员开展必要的生产。

陈振夏积极响应毛泽东、党中央的号召,掀起了更大规模的生产浪潮。1940年春,陈振夏用自制木质钻机组织开钻延19井。到冬季,钻遇油层。19井每天汩汩流出的原油量高达1.6吨。油厂自从清末以来打过多口井,从未有过这么高的产量,属名副其实的“旺井”,工人们美称它为兴家立业的“起家井”。

消息传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非常高兴:“我们不要盲从西方的理论教条,不要因为美孚对中国的石油资源做出了悲观的论断而失去信心,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勘探、研究,冲破西方的理论枷锁。”“我早说过,由于革命党人的努力,能够逐步地克服困难,开展顺利的局面。”他指示滕代远加派技术力量,克服一切困难,切实把延长石油厂做强做大。1940年冬,军工局派工程师汪鹏到延长石油厂负责地质工作。汪鹏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七七事变后到延安。他到厂后,认真整理分析资料,仔细研究老井的地质和生产情况,开展区域石油地质调查。他骑着马,带着一个罗盘,拿着一个地质榔头和一张1:50000的地形图,在西起安塞、东至黄河的150公里的延河河谷进行地质调查和大面积测量工作。对于过去群众报告过的七里村油苗区域,汪鹏认为向西南和西北倾斜的地层,到七里村河谷形成了一个状如鱼背的不对称小背斜。这一发现,成为石油厂进行钻探的依据。

1941年12月,陈振夏担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石油战线上的第一位厂长——延长石油厂厂长,决定对七里村构造进行钻探。汪鹏提出5口井位。当时陕甘宁边区受到国民党封锁,钻井配件和钻井器材奇缺。在边区政府和八路军的大力支持下,石油厂职工积极采取措施,修理旧废,将磨秃了的钻头、管钳、钢丝绳及锅炉、柴油机修理好,自制螺丝和配件,把钻机配成套。同时,他们抓紧进行钻探前的准备工作,在群众的支持下如期完成修路、平井场、盖房舍等任务,使钻机很快安装就位。

1942年6月,七里村构造钻探开始。最先钻探的是七1井,先后在井深35.35米和79.46米钻遇油层,日产原油1吨至2吨。随后开钻的七2井、七3井也相继钻成产油。而所钻的七4井产油不多,汪鹏认为延长旺井出油与地层裂缝有关。

为了增加产量,油厂职工们积极钻研,大胆探索,革新生产技术。七1井出现水层干扰,影响产油,他们决定封堵水层,加深钻探。当加深至87米时,发生强烈井喷,喷出的油柱高达数丈,连喷9天,他們遂强行完井投产。该井日产原油96.3吨。

钻获这样高产量的油井,在延长油田开发史上尚属首次,轰动了陕甘宁边区。

毛泽东与党中央其他领导人非常高兴,鼓励该厂再接再厉。毛泽东总结大生产运动经验,进一步指出:“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制服它,它就低头了。”延长石油厂干群备受鼓舞,又加深了七3井,获得自喷,日产原油11.6吨。两口高产油井的钻获,使延长石油厂 1943年的产量达到4279吨,创历史最好水平。炼油工人加紧提炼,两套炼油釜昼夜开工,改敞口小火脱水为加盖大火脱水,由过去的3天炼1釜为现在的一天炼3釜。使炼油量比过去提高了11倍!厂里原有的贮油罐根本不够用,陈振夏发动工人,挖了星罗棋布的地池,还是装不下。

消息不胫而走,惊动了毛泽东和党中央。毛泽东指示迅速采取对策,由军委后勤部命令每个部队及机关团体,务必贮存足够半年用的油量。山西国民党阎锡山部闻讯,眼红之余,纷纷带着枪支弹药、医药、布匹、粮食等渡过黄河来交换石油产品。石油成了打破敌人封锁的法宝。

到1941年6月底,延长石油厂共有资金12.7716万元(边币)、蒸汽机3部、锅炉2个、打井钻I机1套、炼油锅4口,渐成规模。擦枪油、凡士林、煤油、蜡烛等物品成批运到抗战最需要的地方,运往党中央、中央军委、边区政府,运往部队、学校、机关、团体。在延长石油产品的灯光下,毛泽东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一系列著作,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从延安走向西柏坡,走向北平!

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1942年底,党中央、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干会上的报告中,曾指示延长石油厂“增加煤油生产,保障煤油自给,并争取一部分出口”。1944年4月,中共中央秘书长任弼时在陕甘宁边区高干会上的演讲中,也要求使煤油产量“足供边区,消费而余”。

厂长陈振夏带领工人埋头苦干,实现并超额完成了任务。从1939年至1945年底的7年中,延长石油厂共生产原油13.6920万桶,其中提炼汽油1.1156万桶、特甲油2.9280万桶、普甲油2.7670万桶、白蜡油2.8134万桶、润滑油2928桶以及擦枪油、凡士林、油墨、黄油等产品,供应中共中央机关、八路军总部和前线各部队,满足了陕甘宁边区的运输、照明和印刷等的需要,还以部分产品换取了大量布匹和其他物资,直接支援了抗日战争。延长石油厂赢得了“功臣油矿”的美称,厂长陈振夏的姓名也传遍了延安,传遍了边区。

题词“埋头苦干”丰富延安精神

1942年春,中央军委召开技术人员座谈会,陈振夏汇报了延长石油厂的工作,中央领导十分满意。毛泽东接见了陈振夏与顾光、徐文杰等人,亲切地询问陈振夏的出身、经历,赞赏他从国统区投奔延安的革命行动,称赞他努力开采石油使延安大放光明的精神。

1944年5月25日,陕甘宁边区工厂厂长暨职工代表会议上,陈振夏荣获陕甘宁边区政府劳动英雄和特等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在“向陈振夏同志学习”的口号声中,陈振夏走上主席台,毛泽东将亲笔题写着“埋头苦干”4个遒劲大字的一方白色细布送到他手里,以浓重的湖南口音说:“你是边区埋头苦干的典范,延安之所以能大放光明,离不开你的贡献。”这是对延长石油人最高的褒奖,也成为延长石油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也在这一天,中共中央举行招待会欢迎与会代表,毛泽东出席招待会并作了《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演讲,讲话中表扬陈振夏说:“像沈鸿同志、陈振夏同志,他们不是共产党员,但是他们的心和共产党员一样,都是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而艰苦奋斗的。”

大会发布了《陕甘宁边区工厂职工代表大会宣言》,号召边区的厂长、工程师、技师及全体职工,向特等工业模范学习,其中的一段是关于陈振夏的:

要学习石油厂厂长陈振夏同志,他埋头苦干以身作则,关心工人生活,注意职工教育,亲身参加生产,虚心向群众学习采石油的技术,恢复旧井,打出新井,大大提高了石油产量。

7月30日,《解放日报》二版发表了陈振夏先进事迹的专题报道,赞扬他“对本身业务非常尽职,终日不 倦”,“把专门的技能与群众的伟大创造结合起来,从来不以技能自私,从来没有门户之见”。

当年12月下旬,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大会隆重开幕,评选出新一届特等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陈振夏榜上有名,被授予“特等工业模范工作者”称号。会上,边区政府把毛泽东题写有“生产战线上的英雄”的奖状,颁发给了陈振夏。这是陈振夏第二次荣获毛泽东的题词表彰。

1945年1月10日,毛泽东在会上作《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的报告,肯定了陈振夏等英模“有许多的长处,有很大的功劳”,“起了带头作用、骨干作用、桥梁作用”。

支援解放战争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蒋介石戴上“和平”假面具,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还签订了《双十停战协定》,暗地里却调兵遣将准备内战,阴谋彻底消灭共产党。他们在美国的支持下,利用飞机、军舰抓紧运送国民党军队抢占各大城市和交通要点。面对这种局面,党中央、毛泽东洞察其奸,决心针锋相对,将东北、华东、晋冀鲁豫等地划分为战略区,要求各地部队拿起武器,保卫解放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在此形势下,各战略区的高级将领必须尽快返回前线。但当时延安几乎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我军将领的返回速度势必远远落后于有美军支持的国民党军,我军的战略主动权也会丧失。在这紧急时刻,党中央、毛泽东果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借”一架美国飞机,分两批将这些将领尽快送回前线。

第一次是于8月25日上午将陈毅、刘伯承、邓小平、林彪、薄一波、滕代远、陈赓、萧劲光、杨得志、邓华、李天佑、江华(黄春甫)、聂鹤亭、陈锡联、陈再道、王近山、张际春、宋时轮、傅秋涛、邓克明等20位重要领导人送往太行军区的长宁机场。

第二次是于9月9日输送晋察冀军区的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副司令员萧克、副政委罗瑞卿和刘澜涛、郑维山等一批将领去晋东北的灵丘。

这两次绝密空运,使共产党本来至少需要两个多月艰苦跋涉的输送任务,在半天之内即告完成,其时间甚至早于美军开始空运国民党先遣人员去接受日伪军投降。这些久经战场考验、善打胜仗的将领,先敌一步到达战区,迅速集结主力,编组野战兵团,开始从容地选择战场和战机。

而保证这两次绝密飞行的,就是延长石油厂生产的汽油。1945年,地质学家佟诚到陕北进行地质调查,布井6口。陈振夏踊跃响应毛泽东“解放区军民加紧生产,积极备战”的号召,带领工人冲破重重封鎖,从张家口、承德一带运回大量的管线器材,在不满一年的时间内打成5口油井,出旺油。同时,他们还试验了井下油层爆炸增产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钻速之高,交井之多,创39年来的最高纪录。”

1947年春,国民党胡宗南部大举进犯陕甘宁边区,从三面合击延安,我军遵照毛泽东的战略决策,于1947年3月19日主动放弃延安,延长也落入了国民党军队手中。延长石油厂职工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了坚壁清野,成立了工人支队,保护油井及坚壁的机器设备,保护群众,开始游击战争,配合野战军,打击和歼灭来犯之敌,并不断从敌人手里夺来武器武装自己,从而保护了油田设备没被敌人破坏。

在这一年中,油矿工作生活非常艰苦,粮食很少,有时还吃不上饭,至于油、盐就更少了。在这样艰苦的岁月里,延长石油厂的绝大多数职工不顾生死,英勇奋斗。1948年4月,延长再次解放,石油厂立即恢复生产。职工们一天吃两顿黑豆稀饭,用人力采油。抽油动力不够,就用人绞人推,原油装锅用人力挑。炼油工人为了多炼油,放渣后等不到锅凉就钻到锅里去打锅巴。当年,油厂生产原油158吨、汽油40吨。1949年,油厂钻井工作恢复,打了一批新井投产,全年原油产量达到8200吨,炼制汽油176吨,直接支援了前线。

调兵遣将会战陕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设置了燃料工业部,并在燃料工业部设石油管理总局。1950年6月,燃料工业部在西安成立了西北石油管理局,康世恩担任局长。

1950年11月,毛泽东出席西北石油管理总局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由朱德剪彩开幕的“石油工业展览会”开幕仪式。毛泽东感慨地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朱德在参观石油工业展览时说:“没有油,坦克、大炮还不如打狗棍。打狗棍拿着还可以打狗,坦克、大炮没油就不动啊!一吨钢铁,一吨石油。500万吨钢铁,500万吨石油,我们就能够打败任何侵略战争!”周恩来总理参观展览后,为石油工业题词:“希望甚大,前途光明。”

1950年11月,延长油田成立地质部,由地质师王尚文负责。同月,延长电测队成立。1950年,勘探人员发现延长油田的主力开发层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

1951年5月20日下午,西北石油管理局局务会议决定,派高级技术人员赴陕北加快勘探工作。1951年8月1日,西北石油管理局又作出决定,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勘探重点放在陕北。鉴于此,西北石油管理局又一次搬迁至西安。

从1952年起,延长油田共调出1482名职工,支援玉门、青海、新疆、四川等油气田的开发和建设。大规模的人员外调给延长油田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贯彻毛泽东、党中央提出的“大力开发西北石油,自东而西,东西并举”的方针,石油部门必须大干快上,要在西北大范围铺开勘探战场,这就需要干部,需要队伍。1952年3月25 日,康世恩给燃料工业部的陈郁部长和朱德总司令打报告,申请部队支援:

关于调拨一个建制师担任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发展石油工业基本建设任务的报告

为了完成年产350万吨天然石油的伟大计划,在五年内需要增加老的党员干部(自区委级至部委级)三百余人作为领导骨干,其次需要技术干部2250人,管理干部640人、技术工8500人、普通工四千余人,共需增加职工约15690人。这样大批的干部和工人的来源,在西北是有很大困难的。我们除了积极招收青年知识分子,开办各种短期训练班,速成培养中、下级技术干部和管理干部外,另建议中央在天津大学内设一石油学院、清华大学内设一石油系,培养较高级的技术干部。这样下来,仍仅能解决一部分干部问题。至于技术工人的培养和老的党员干部的来源,我们拟请军委在整编部队时,一次拨给一个建制师,加以训练,改编为工业建设大军,战士可大部培养为技术工人,部队干部可作为领导骨干。这样可基本上解决问题,使石油工业能较迅速顺利地发展起来。

一个师的力量,可分配下列任务:(略)

总之,一个师的力量可以充分地发挥。因此,我们要求调拨一个完整的建制师,使之有组织、有领导地改变为工业建设大军。以解放军的政治思想基础、组织力量和特有的创造精神及克服困难的优良传统,加上工人阶级的领导,和原有技术人员团结起来,对发展石油工业的五年计划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是否妥当,请批示。

谨呈

燃料工业部陈部长并转呈

朱总司令

西北石油管理局康世恩上

三月二十五日

1952年,是我国历史上兵员最多的一年。随着国内国际大气候的变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兵力也经历了从削减到扩充的过程。1952年1月4日,聂荣臻代总参谋长向中共中央呈报了由他主持拟订的中央军委《军事整编计划》,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抽调正规部队,成建制转业,从事工业工程和农垦生产建设。聂荣臻的整编计划呈报以后,第二天就得到了批复。

毛泽东对聂荣臻在《计划》中提出这项工作对发展国防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的认识非常赞成,并批示道:这个计划很好,在经济上是很合算而有大利的,国家又立即增加几十万工业工人和使用机器的农业工人。

毛泽东还要求聂荣臻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将《计划》付诸实施。根据中央整编部队参加国家生产建设的精神,为尽快解决石油工业的急需,聂荣臻代总长提笔向周恩来请示,内容如下:

周副主席:

关于石油工业建设问题,是否已决定拨一个师,以前未见指示,我尚不知,如已决定,则应列入,拨财委系统各工程师统一办理。

聂荣臻

四月七日

请示呈送到周恩来办公室,当天周恩来就明确批示:

即将西北建筑工程师拨作此用。

周恩来

四月七日

接着,毛泽东签署命令,把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师转为石油工程第一师。命令写道:

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在已有胜利的基础上,站在国防最前线、经济建设的最前线,协同全国人民,为独立、自由、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而继续奋斗!为此目的,我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第五十七师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的改編计划,将光荣的祖国经济建设任务赋予你们。你们过去是久经锻炼的有高度组织纪律性的战斗队,我相信你们将在生产建设战线上,成为有熟练技术的建设突击队。你们将以英雄为榜样,为全国人民的,也就是你们自己的,未来的幸福生活,在新的战线上奋斗,并取得辉煌的胜利。

1952年8月1日,在首都北京,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并肩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同一时刻,在陕西汉中,第十九军第五十七师正在接受着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改编的命令。西北军区代表、陕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牛书申大步走到麦克风前,宣读由毛泽东亲自签署的中央军委命令。《命令》通过扩音喇叭,响彻北校场的每个角落,荡漾在秦岭汉水上空。从此,石油战线增加了近8000名钢铁战士。而此前全国所有石油工人加在一起才1.1万人。

“石油师”当时的编制是:原师部机关为石油师部机关;原一七〇团改编为石油师第一团;原一七一团改编为石油师第二团;原独立十三团改编为石油师第三团。经调整后,全师共有指战员7741人,其中师级5人,团级19人,营级77人,连级336人,排级660人。党员1998人,团员1876人,党团员占到全体人员的50%。石油师以一团为主,抽调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25岁以下,身强力壮的班、排、连长和战士800多人,组建了延安枣园钻井教导团,以培养钻井队长、司钻、柴油机司机。西北石油管理局配备了大、中、小各类型的钻机,抽调了一批有经验的技术干部和老工人,为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导团在延长、永坪等石油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边学习边生产,课堂讲,现场练,不分官兵一起当工人。大家从钻机、柴油机的零部件名称、性能、各岗位、各工种的应知应会等基础知识学起,在师傅手把手的帮助下,从钻机搬家、安装到开钻、钻进、完井,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操作、学习管理。1952年8月至1953年12月,石油工业第一师一路经铜川、延安到永坪,组成钻井团,补充了延长油田的人员力量。从1953年1月开始顶岗打第一口教练井,到1954年底共打井26口。1953年7月,教导团改编为延安枣园钻探大队,全大队800人,90%为石油师指战员。

1953年1月31日,康世恩任石油管理总局局长。石油管理总局决定撤销西北石油管理局,在西安成立地质局和钻井局,在北京成立设计局。

1954年,地质工作者探明扩大了永坪油田含油面积。

1956年2月26日,康世恩到中南海勤政殿汇报。汇报时在座的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等同志。毛泽东说:“美国人(注:毛泽东这里是指美国有些地质学家)讲中国地质老,没有石油,看起来起码新疆、甘肃这些地方是有的。怎么样,石油部,你也给我们树立点希望。”说着,他看了看康世恩:“搞石油艰苦啦!看来发展石油工业还得革命加拼命。”康世恩汇报找油要经历从普查、详探到开发三个阶段,我国才开始第一步的普查。毛泽东说:“在有希望的地方,你们要给每个县发一台钻机,让他们到处凿一凿。”康世恩谈到苏联重视区域勘探,整体解剖,所以勘探成果大;我们对区域勘探研究不够,因而还未掌握寻找油田的规律。毛泽东说:“这是经验咧,你们要有全面规划。”康世恩汇报到苏联一年打井很多,石油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也大。毛泽东说:“我们一年也要钻100万米井(注:1956年钻井为51万米)。”康世恩讲到石油部成立晚,干部少,毛泽东当即对有关人员说:“调一些给他们。”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关怀下,国家以后每年都给石油部门调来一批干部、分配大批大专毕业生和转业战士,保证了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

康世恩在《毛主席指引石油工业发展的航程》一文中回忆:石油工业的每一个胜利,都是与毛主席、党中央的关怀、支持、鼓励分不开的,都凝聚着毛主席、周总理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血,都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运用于实际所取得的胜利。

毛泽东一句“到处凿一凿”,使延长油田不断发现新的产区:1957年发现油田西部的严家湾区,勘探重点由东部向西部转移;1959年发现青化砭油田;1970年发现子长油田。1959年,延长油矿原油产量突破万吨大关。

被美孚判了“死刑”的延长石油,在毛泽东、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起死回生,不断发展壮大。

2016年8月,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61位,是国内具有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资质的4家企业之一,同时成为了《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为世界石油的“老字”号。

猜你喜欢
毛泽东石油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刘文西笔下的毛泽东
在石油中阅读自己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石油PK太阳能
中石油获伊拉克油田开发权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