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
摘要:叮叮腔是起源并流传于江苏徐州的民间小戏。关于民间小戏的文本,民间性是它的主要特征。以往的叮叮腔研究,从历史、腔源 表演、发展等角度着力较多,从文本和其他视角则涉及不足。本文拟从叮叮腔曲词的基本结构和叮叮腔的曲词方言归属两个方面对于叮叮腔文本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叮叮腔 曲词 研究
中图分类号:J6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4-0153-04
叮叮腔是唯一产生并发展于徐州的戏曲文化,诞生在徐州北郊铜山县利国镇厉湾村,源头可溯至明末清初。“对子戏”是“叮叮腔”的初期阶段,主要在农闲的时候演出,后来,由于叮叮腔常到城镇演出,为了满足更高的审美要求,加上一些文人的参与,从对子戏发展到有“生旦净丑”之分,同时“叮叮腔”又吸收了大运河沿岸的戏曲(京剧、花鼓戏、苏州评弹及黄梅戏等)在音乐和曲调上的优点,因此使得该剧种在音乐曲调的风格兼具北方戏曲的刚健清新,也具了备南方戏曲脆腕抒情的格调。演出内容多为移植剧目,如《梁祝》《站花墙》等。
一、叮叮腔的曲词研究
(一)叮叮腔中的唱词结构
关于叮叮腔的曲词结构,1960年徐州师范专科学校的师生们汇编的《叮叮腔》一书中已有提及,这里,笔者根据《叮叮腔》一书中的思路,对叮叮腔的曲词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丰富、归纳和总结。
叮叮腔唱词的句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五字句,有十字句,但基本上七字句居多,在演唱时也可以加上一些衬字,这些句式都富有节奏感。七字句的结构是“三四”和“四三”,十字句的结构是“三三四”。
1.五字句。例如:[旦]
美容忙跪倒 仰首瞻乾坤
夫是杨二社 妻是王美容
再如:[生]
远看一群羊,鸳鸯动人象
四面缍金线,八面逶亮相
2.七字句。例如:[旦]
春英英 萌芽出土
夏英英 火焰生生
秋英英 黄叶落地
冬英英 滴水成冰
再如:[旦]
太阳一出子艾艾,
一对学生下山来。
头里走着梁大哥,
后跟为奴祝英台。
3.十字句。如:[旦]
云青石 铺甬路 委实难走
一脚高 一脚低 震散乌云
另外在叮叮腔的文本中多有插入衬词或字“呀”“嗯哎嗨”“哪哈”等,以表现叮叮腔在唱腔上的婉转悠扬的声腔特点以塑造和刻画人物形象。唱腔中的正词和衬词都是戏曲音乐的重要的构成因素。根据衬词的用词方式、位置、类型的不同,所表达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如“十八相送”中祝英台唱:“梁哥呀,梁哥呀、梁哥梁哥我的哥哎嗨哎哎……”其目的是为了加重语气,更好地表达对梁山伯的爱慕之情(关于叮叮腔中的衬词的使用,容笔者另辟篇幅再议)。
(二)叮叮腔曲词的韵律和韵脚
叮叮腔的曲词是较注意押韵的。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节奏,韵脚变化愈多时,节奏愈显得紧张,则表达的感情也就愈强烈。押韵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以一至四句腔为例:
1.一二句、三四句分别押韵。如:[老旦]“十指尖尖赛竹叶,伸手来把门闩捏。十指尖尖赛藕牙,伸手来把门闩拔。”再如:[旦]“春风扬扬路途归,春风摆柳落尘埃。萌芽出土花放蕾,春景时来万花开。”
韵脚:叶捏[e] 牙拔[a];归蕾[ei] 埃开[ai]
2.一二四句押韵。[生]“山伯这里喜迎腮,高叫九弟祝英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不固下贱才。”再如:[生]“佛座西山水流东,幼年人儿活气生。那日上山花没放,今日下山花正红。”
韵脚:腮台才[ai]; 韵脚:东生红[ong][eng][ong]
在叮叮腔的文本中,这种押韵方式用的最多。
3.一二三四句押韵。如:[旦]“一对学生下山坡,出门正遇春三月,春天美景春气活,春人路上唱春歌。”再如:[旦]“提起高山事,钢刀把心刺。满怀心腹事,今再不如此。”
韵脚:坡月活歌[e][ue][uo][e] ;事刺事此[i]
4.二四句押韵。如:[旦]“子燕衔泥花墙上,黄莺飞过俊俏街。佳人站的春秋板,思想情人泪满腮。”再如:[生]“兔吃山头草,鱼戏水上花。贫道长在外,处处是我家。”
韵脚:街腮[ie][ai];花家[ua][ia]
5.二三四句押韵。[老旦]“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两鬓白发赛银丝,老年去了少年时。”
韵脚:迟丝时[i]
6.三四句押韵。如:[生]“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三更灯火五更起,正是男儿立志时。”再如:[旦]“三年一遍科场下,梁哥德中状元郎。乌纱大帽梁哥戴。凤冠瑕佩俺承当”。
韵脚:起时[i] 韵脚:郎当[ang]
7.有时为了更好地表达语意,不一定追求押韵。[旦]“鼓打三更半夜天,英台房中唤丫环,高叫丫环备灯火,后花园里去降香。”
(三)叮叮腔中的道白
叮叮腔的剧本多为移植其他优秀的剧目,比如《十八相送》《站花墙》等。它的唱词除了突出小戏的民间性之外,很多是戏曲语言,在这一点上,它和其他一些地方的民間小戏略有不同,在文本上显示了一定的文学性。再有叮叮腔所在地徐州属于北方语系,和普通话比较接近,所以叮叮腔在演唱上打破了方言戏曲的某些局限性,让更多的人能够听得懂。
叮叮腔的道白和唱词也与别的剧种一样,有自白、自唱;对白、对唱;旁白、旁唱。在唱与白的比重上,以唱为主,白为辅。道白一般有两种用途:一是用作承上启下,推进剧情的发展;二是复述唱词的内容,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观众领会剧情。[1]另外因为叮叮腔的民间性,对白多使用地域性的方言土音为主,其间穿插着民间俚语、谚语、歇后语、谜语、俏皮话等表达方式,使语言变的通俗易懂、生动流利。
谜语:“一扇一扇加一扇,当央加个年年转,头里走的个挣命的鬼,后头跟着鳖丑蛋。”叮叮腔《十八相送》
俏皮话:“梁哥,你是属螺蛛子的,一肚子陈丝[4](诗)。”叮叮腔《十八相送》
歇后语:“梁哥你怎么不能拿出来?”“我要是拿出来叫你鏊子[5]底下跑马。”“此话怎么讲?”“叫你抬不起头来。”叮叮腔《访友》
谚语:“鸟为食来人为财,鲤鱼为的金钩死。”叮叮腔《访友》
二、叮叮腔曲词的方言研究
叮叮腔主要流泛地利国位于徐州市主城区东北50公里,地处苏鲁两省结合部。利国方言是徐州方言的组成部分,属于中原官话洛徐片,虽然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和普通话比较接近的地方,但是利国方言仍然有其特色。关于利国方言的特点,前辈已有论说,如吴奇的《利国志》中对利国方言有专门的论述,他们通过实地调查,对利国的方言的特点做了详细的阐述。笔者结合前辈的论著对产生于这一地区的叮叮腔的文本唱词进行一番考察,从中发现大量的方言语法材料,并与普通话作比较,以突显叮叮腔曲词的方言特点。
(一)叮叮腔中方言语音考察
1.声母
(1)利国地区音“微”[V]生母的字,北京音一律以零声母Q和相关的韵母相拼。[V](唇龄浊察音)[6]如:为、微、未、维、惟等。例:“祝门登氏所生一女,名唤喜纯,许配马家为婚。”(叮叮腔《劝嫁》)其中“为”字,北京音为[wei],利国方言为[vi]。
(2)利国地区音“泥”声母的字,背景音一律用“n”。泥[n]舌面鼻音,只为方言(如北方方言)注音。[7]如:鸟、牛、年、宁、娘。
例:“低头重把西廊进,观看梁哥念书经”(叮叮腔《十八相送》)其中“念”字,北京音为[nian],利国方言是用“泥”跟ian相拼而成。
(3)利国地区的“资”[z]“雌”[c]“思”[s]三个声母的字,北京音分化成[zh][ch][sh]。[8]
利国地区[z],北京音[zh],如:之 只 志 至 纸等;
利国地区[c],北京音[ch],如:茶 吵 柴 衬 愁等;
利国地区[s],北京音[sh],如:是 时 沙 渗 省等。
例:“西廊问口停身站,连把九弟叫一声”(叮叮腔《十八相送》)其中“站”字,北京音为[zhan],利国方言为[zan]。
“老师差我把缘化,哪有什么做媒证?”(叮叮腔《站花墙》)其中“差”字,北京音为[chai],利国方言为[cai]。其中其中“师”字,北京音为[shi],利国方言为[si]。
2.韵母
利国地区韵母的字,不少可以归入北京各韵母里去,但由于北京韵母的分化,也是读音有了差异,将不同的收入如下:
(1)利国地区[i]韵母的字,北京音分化为[i]和[ei]。[9]例字:皮 低 非 妃 废 飞等。例:“子燕衔泥花腔上,黄莺飞过俊俏街。”(叮叮腔《站花墙》)其中“飞”字,北京音为[fei],利国方言为[fi]。
(2)利国地区[u]韵母的字,北京分化为[u][ou][uo]。[10]例字:祝 谋 缩等。例:“人老瓜熟理相同,活过夏秋哪知冬。”(叮叮腔《活要尽孝老送终》)其中“熟”字,北京音为[shou],利国方言为[shu]。
(3)利国地区[e]韵母的字,北京分化为[e]和[o]。[11]例字:车 哥 河 波 坡 摸 佛等。例:“一对学生下山坡,出门正遇春三月。”(叮叮腔《十八相送》)其中“坡”字,北京音为[po],利国方言为[pe]。
(4)利国地区[ue]韵母的字,北京分化为[uo][e][ao]。[12]例字:多 说 科 乐 烙 酪等。例:“一个落在东洋海,一个落在臭蒲稞。”(叮叮腔《站花墙》)其中“稞”字,北京音为[ke],利国方言为[kue]。
(5)利国地区[uei]韵母的字,北京分化为[uei][uo]。[13]例字:规 围 国 或等。例:“小生杨玉春家主河南魏国府人氏,上北京投们认亲。”(叮叮腔《站花墙》)其中“国”字,北京音为[guo],利国方言为[guei]。
(6)利国地区[ei]韵母的字,北京分化为[ei][ai][o][e]。[14]例字:如悲 百 迫 革等。例:“山伯对诗头引路,后跟为奴祝英台。”(叮叮腔《十八相送》)其中“伯”字,北京音为[bo],利国方言为[bei]。
(二)叮叮腔戏文中利国方言土语的词汇的考察
叮叮腔是具有徐州利国当地文化特色的戏曲剧种,它反映的是该地区的民风习俗、人文宗脉。因此,作为地方戏,其标志和特色就是本地方言,就像其他民间小戏一样,大都有自己的方言特色。
三、结语
从现有的叮叮腔文本中,比较完善的剧目有《十八相送》《降香》《送茶》《站花墙》等,多为移植其他剧种的优秀剧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作者的再度创作中,必然和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地方语言特点自然结合,这样才能塑造出地方特有的文化心理、气质和性格的人物,也更符合地方群众的审美心理。
注释:
[1]文本中的语音均使用拼音标准。
[2]文本中所有唱词均来自1960年徐州师范专科学校整理《叮叮腔》一书。
[3]“街”[jie]在利国方言中读[ji-ai],故“街”和“腮”押韵。
[4]“诗”与“丝”在徐州利国方言中发音都为[si]。
[5]“鏊子”為徐州地区做面食的一种工具。
[6][7][8][9][10][11][12][13][14]利国志编撰委员会:《利国志》,香港:香港天马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