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文化视角的豫、陕稀有剧种发展

2018-03-04 07:18赵光强
艺术评鉴 2018年24期
关键词:亚文化戏曲

赵光强

摘要:以亚文化的视角审视国内稀有剧种的发展,处在“非主流”地位的稀有剧种处境尴尬,尽管如此,处在豫、陕两地的稀有剧种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稀有剧种的文化生境外部、自身的文化有着诸多的关联。

关键词:亚文化   稀有剧种   戏曲

中图分类号:J8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4-0148-03

亚文化也被称为次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存在的一个概念。正如有黑就有白,有正就有反,有“主流”就有“非主流”,文化也是如此。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关注了青年亚文化现象,书中将同性恋、朋克、摇滚、嬉皮士、黑皮肤与白皮肤、披头士、摩登族、光头仔之类的现象纳入青年文化的亚文化之中进行分析。

戏曲文化也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戏曲剧种300余种,然而被百姓所熟知的不会超过十余种。以豫陕为例,两省流传的稀有剧种就有六十余种。戏曲大省河南省有戏曲45种,除了豫剧之外,还有二股弦、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剧种。同样文化大省陕西省除了秦腔之外,还有眉户、碗碗腔、同州梆子、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线腔、跳戏等剧种。

戏曲本身作为并不强势的一种社会的文化,稀有剧种的发展更是处在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如果不是2016年谭维维的一声吼,又有多少人会知道华阴老腔,又有多少人会关注到这些戏曲亚文化现象。“戏曲亚文化”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一、亚文化与主流文化

2017年11月中下旬“唱响新时代——河南稀有剧种北京公益展演周”活动的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办,上演了柳子戏、宛梆、怀邦、四平调、丝弦道、柳琴戏、淮调、蒲剧、太康道情等戏曲种类,《大破天门》《石磨的婚事》《德孝情》《西门豹治邺》《铜台关》《张廷秀私访》等优秀剧目在京城大放光彩。然而,通过了解我们也知道有些所谓的“天下第一团”离上一次来北京演出已经25年之久。

戏曲文化被京剧等种类占据,戏曲文化霸权并非刻意所为,然而却于不自觉中形成,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选择。当下的媒体给予戏曲主流文化太多的关注,每年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春节戏曲联欢晚会》,露脸的只是以主流戏曲剧种为主。相反,我们的亚文化戏曲种类常年不被主流媒体关注。退一步来说,即便是在地方媒体稀有剧种露脸的机会又有多少?稀有剧种的发展可谓“常年不见天日”,这就形成了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一热一冷”。

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存在矛盾,主要表现在发展的矛盾和艺术标准的矛盾。市场是一定的、有限的,戏曲剧种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主流戏曲和亚文化剧种存在观众群体的抢夺,虽然当下的这种竞争结果已经非常明显,但是这种矛盾关系短期是无法消除的。亚文化的典型性表现在与主流文化的断裂,二者一个紧跟时代、越来越好,一个捉襟见肘、每况愈下。华阴老腔的本嗓唱法,以接近喊叫式的唱腔为特点,和那些以旋律为美、以声腔细腻婉转为特点的昆曲等主流戏曲形成极大的反差。老腔来源于皮影戏,基本不太重视服装,在化妆上的一些理念可能也很难让其他大戏接受。这些现象足以说明,亚文化与主流的审美很难形成一致。这些差异造成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断裂,使得亚文化多了一层反叛性格的标签。

二、亚文化内部剧种之间

稀有剧种之所以能够组成戏曲亚文化现象,就在于剧种彼此有许多相同之处,具有同构性。稀有剧种它们都处在一定文化中的非主流状态,受到主流剧种发展的限制和约束。或许,二股弦可以作为稀有剧种中一个不为人知的代表,作为河南人也有可能不知道这个剧种的存在。二股弦是河南焦作武陟县周边流传的戏曲剧种,流传区域相当有限,它和当地特有文化生态构成一体,是武陟周边地域文化生境的真实体现。它有“针线筐戏”之称,多是反映家庭生活、邻里关系、男女爱情的生活故事。而作为陕西稀有剧种的老腔,也限于华阴县这个小范围,以家族戏的形式长久流传,世人知之不多,它的内容题材同样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贴近生活。戏曲亚文化剧种的同构还不仅仅于此,它们在结构、观念、表达等诸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

稀有剧种之间也存在差异性。首先,受市场和流传区域的影响,以及同一行政区多种戏曲存在的原因,稀有剧种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差异性是戏曲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其次,各个剧种生存的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诸多艺术表现差异,在唱腔、表演、语言、音乐、题材、审美等方面较为明显。同样以豫、陕稀有剧种为例,老腔语言为关中地区方言,而二股弦语言为晋語区分支方言;老腔唱腔却颇为高亢、粗狂,二股弦则唱腔豪放、流畅。在音乐、题材、历史等方面二者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差异化是戏曲剧种的个性发展体现。

三、亚文化中的个体发展

稀有剧种的形成,重在自我“乡土性”生态的构建,具有浓郁的地方性。稀有剧种深厚的民间基础,让一个喜欢老腔的人去欣赏怀邦或者柳琴戏,他是断然无法接受的,正所谓“十里不同音”,方言在地方戏曲中占有较强的影响因素。稀有剧种唱方言,演农村故事,参与百姓的民俗活动,使得稀有剧种成为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们与时代发展脱节,随着时代的发展,稀有剧种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这种戏曲亚文化生态体系的构建,与全国性的大戏形成反差,由此就造成了稀有剧种与全国性大戏的割裂。

稀有剧种具有自闭性。京剧等剧种由于内生动力强能够主动融合社会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发展,而稀有剧种却无法做到这一点。这种自闭性带来的结果可能就是排他性,其他欣赏者可能会让人觉得厌恶或者不适。作为喜欢戏曲的人,笔者第一次欣赏老腔时那种“不自在”的感觉至今难以忘却。戏曲的程式化也是稀有剧种发展的自闭表现之一,由于稀有剧种对外交流的缺乏,各戏曲种类之间融合性被隔绝。

稀有剧种的顽强性。尽管稀有剧种的生存状况堪忧,但是我们不得不佩服它们生命力的顽强,有相当一部分剧种历史悠久,有数百年之久,仍在流传,而原因就在于它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二股弦剧目有《鸿雁传书》《访昆山》《孟姜女》《吕蒙正》《血衫记》等;老腔剧目有《三国》《借赵云》《三英斩吕布》《罗通扫北》《罗成征南》等。这些都是戏曲对传统文化弘扬的一个侧影,正是传统文化的存在才使得它们永葆青春。

四、结语

戏曲亚文化的成因,在于城市文化的强势崛起造成农村经济的没落。城市化进程使得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夺走了它们生存的群众基础。与青年亚文化相似,戏曲亚文化具有反叛主流文化的一面。

亚文化是文化的重要构成形式,稀有剧种是戏曲文化的重要构成。戏曲亚文化从自身发展和社会支持上都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稀有剧种的发展必须增加自身发展的内生性,改良唱腔、创新剧目、优化舞美、丰富表演,融入大众,让更多的人接受和喜欢地方性剧种,培养更多的观众。内生性发展,对于戏曲亚文化至关重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艺术基金的设立,缓解了稀有剧种的发展瓶颈。打铁还需自身硬,稀有剧种的发展不能“等、靠、要”。稀有剧种作为文化的存在具有十分的必要,剧种繁多,单靠财政去支持就显得如履薄冰、杯水车薪。

从现象来看,稀有剧种的发展规模和社会关注、受众群体有明显的劣势。从文化相对主义的角度来考虑,戏曲并不存在主流与非主流之说,亚文化从文化价值上完全等同于京剧等主流剧种。正是由此,稀有剧种逐渐地得到学界和官方的认可,使二股弦、老腔等剧种纳入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纳入主流观照。这是一种基于文化价值认同的收编行为,这恰恰能够弥补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裂痕。

以市场经济为前提的当下社会,戏曲亚文化也难免以商品的形式融入其中,融入经济发展的大潮。商品经济收编了亚文化,使得亚文化的评判标准发生偏离,基于文化价值和商品经济往往会给稀有剧种带来截然不同的评价。作为稀有剧种的二股弦、柳琴戏、老腔、碗碗腔等,往往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而作为商品的交换行为表现却差强人意。稀有剧種也要面临地方戏曲传承与保护的问题,希望此文的撰写为后人提供些许思考,便是笔者最大的欣慰。

参考文献:

[1]丁永祥.濒于灭绝和期待重生——稀有剧种二股弦戏田野调查[J].戏曲艺术,2008,(08).

[2][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鲁道夫,胡疆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孙洁.“华阴老腔”研究三章[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猜你喜欢
亚文化戏曲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出圈:青年亚文化与“主流”的互相靠近
传统戏曲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趣学本土戏曲
四部委携手推进戏曲教育工作
虚无的抵抗,模糊的收编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把脉“腐败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