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里安·比特纳:在摄影报道中感受世界

2018-03-04 09:19于清刚
摄影世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特纳选题摄影

于清刚

无论你身居何处,都不会孤立无助。这是我看到弗洛里安·比特纳(Florian Büttner)照片后最大的感受。

1980年出生的比特纳在高中毕业后曾到亚洲旅行,这让他下决心成为一名摄影师,因为他觉得可借此实现走遍世界的梦想。但从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摄影专业毕业之后,他并没有以旅行见闻拍摄为主,而是选择做了一名关注边缘人群和弱势群体的报道摄影师。借助镜头体现人文关怀,细致入微体察低收入阶层的百姓生活,成为了他的职业选择。

2007年,比特纳以阿联酋迪拜外籍劳工的恶劣工作条件为线索,冲破层层限制与阻挠,完成了《现代奴隶——迪拜的外籍劳工》图片故事,这是他的毕业创作,也为他打开了报道摄影师的大门。

2008年成为独立报道摄影师后,比特纳持续专注于社会现实题材,着眼于反映世界贫富差距、针砭时弊,体现了一位报道摄影师的社会责任感,并为关注弱势群体,改善其生活状况尽一己之力。10年间,他的足迹遍及20多个国家,与德国及国际上多家知名媒体合作,其中很多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

比特纳的报道侧重于关注失落的社会群体和“小人物”,比如德国城市中“颓废”的朋克群体、住在拉斯维加斯泄洪涵洞中的赌博成瘾者、在印度勤奋工作却依然生活困窘的居民、居住在德国的非洲难民等。

我关注到比特纳,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具有持续的选题能力,这正是独立报道摄影师最重要的职业素养。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选题在德国、美国等地引发了读者对某一类人群的关注并带来一定的社会反响,从而让他成为德国新锐报道摄影师中的佼佼者。我们的采访便从此出发,听听他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

我了解到,你因想看世界而成为摄影师,工作十年了仍不改初衷。你觉得摄影师是可以走遍世界的好职业吗?用自己眼睛看世界和用相机拍世界有何区别?

弗洛里安·比特纳:这首先取决于你专注于哪种摄影类型,不是所有类型都会助你走遍世界,但是新闻报道摄影师却可以借他的职业实现这个愿望。人们通常还是用眼睛看世界的,但用相机镜头会更敏锐,更关注细节,观察会更细致入微,并会从中看到更多东西。作为报道摄影师,我通常会因为关注某个政治或社会问题而深度接触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这与普通旅游者有巨大差异,也让我有更强的社会问题意识。此外,我觉得新闻报道会激发拍摄者的社会责任感。摄影一定会受主观意识的影响,展示什么,怎么展示,最终决定权在摄影师手中。

在工作初期,你都是如何得到媒體任务的?

弗洛里安·比特纳:重要的是拍出好作品,有时还要亲自登门造访并推介自己的作品。编辑部一般都很乐意有人主动提供图片故事的选题,以及拍摄想法和建议,所以主动联系更容易获得拍摄任务。

哪些摄影流派或摄影师对你的创作影响比较大?

弗洛里安·比特纳:我受传统摄影报道影响很大,战地报道摄影也对我有一定的影响。举例来说,我很喜欢詹姆斯·纳切威(James Nachtwey)、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Sebastiao Salgado)、简·格拉鲁普(Jan Grarup)和约阿希姆·拉迪福吉德(Joachim Ladefoged)这类摄影师的照片。从他们身上我学到,摄影师会在多年实践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并能在其中看到他的人生参悟和美学修养。而且,拍得越多,摄影师的创作潜能会越大。不过,在这么多年的实践中,我也感到多尝试不同拍摄风格是有好处的。

你的代表性作品主题有朋克青年、外籍劳工、难民等。你为什么会拍摄这些选题?

弗洛里安·比特纳: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的矛盾,以及由之引发的社会现象一直吸引着我。这种情形的出现如此频繁,甚至会引发摩擦与冲突,而且通常都与贫富分化相关。我首选拍摄此类选题。此外,资本主义世界秩序中存在的弊端,以及不同地区由错误政策导致的不良后果,也是我关注的焦点之一。当然,我的拍摄也并不会拘泥于此类社会问题,如“渔民的一天”这类日常新闻选题我也觉得还不错。

你觉得报道摄影师有可能帮助到那些“失落的或边缘化社会群体”吗?你很多选题是以这些人为拍摄对象的。

弗洛里安·比特纳:这个问题实在是太难了。总会有些实例在生活中真实发生,一张照片改变了某个人的生活状况,或让某些人得到持续、实质性的帮助,但此类情形实属特例。在今天的社会,人们面对周遭世界发生的悲剧,反应通常是冷漠麻木的,而且我们看到过太多此类画面,信息已趋于过剩。

对于那些“失落的或边缘化社会群体”,照片是可以帮助他们的,但前提是有人关照他们的生活细节,并以极度认真态度对待其生活遭遇,不过多数摄影师拍摄完就离开了。就我而言,虽然摄影报道是否能够帮助到他人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大多时候,弱势群体会很高兴有人给他们拍照片,我希望展示他们而不是“消费”他们。endprint

因为拍摄他们而获得媒体稿酬会让我心有不安,个人觉得不应该这样。所以每次拍摄后我都会把照片寄给他们,他们会觉得欣慰。

为了在陌生国度拍出优秀作品,你觉得都需要做哪些准备?

弗洛里安·比特纳:基础工作必须做好,即在当地详尽考察你要去的地方或要拜访的人及相关状况。在陌生地方,很多人会用“孩子般”或“外星人般”的眼光观察周遭环境。一切都是新的,令人兴奋,但不能随便见到什么就拍摄,要在尊重并善待对方的前提下保持新闻敏感度。

无论从地理意义上还是社会意义上,你的拍摄选题范围都非常广泛,你觉得青年摄影师为驾驭这种社会问题类选题,除快速学习能力外还需哪些能力?

弗洛里安·比特纳:青年摄影师一定要和其他报道摄影师多交流合作,不要孤军奋战,可以一起讨论创作,激发想象力。与图片编辑或文字记者共同讨论选题也很重要,这会让图片故事做起来更顺。

目前为止你与哪些媒体有过合作?能否讲述一下具体工作情形?

弗洛里安·比特纳:我有幸与德国和世界上多家颇具影响力的顶尖媒体合作,如《明镜周刊》《明星》《南德日报》《时代》等杂志。我通常会与一位文字记者搭档,分别负责文字和配图。不久前,我也开始尝试拍摄视频,已经为德国Arte电视台完成了5部关于从欧洲向亚洲非法贩卖鳗鱼苗(Unagi)的短片。我希望能够在视频拍摄上有所突破,因为我相信照片和视频是相辅相成的。

数码化的冲击和纸媒的衰落对摄影师的工作影响巨大,你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何设想和改变以适应其发展?

弗洛里安·比特纳:数码化的冲击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摄影。为满足网络媒体内容需求的图片大幅增长,传统纸媒需求照片相对減少。摄影师必须要适应这一趋势,重新调整适应需求。同时,我认为这也为摄影师提供了新机遇,因为不论是在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刊发,摄影的画面语言并没有多大变化,不过是表达方式改变了而已。虽然我个人会偏好在传统纸媒上发表作品,感觉更具价值感,但媒体变革已成定局,所以我目前更多为网络媒体供稿。在这样的环境中,为表现专业水准,就需要在制作摄影作品集的同时,更多利用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体,为作品的市场化良性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你对摄影报道的发展趋势有何看法?

弗洛里安·比特纳:对摄影师来说,传统的摄影作品集已经远远不够。这和杂志面临的状况是一样的,需要更多去考虑网络传播。当然,摄影报道无论何时必须靠内容吸引人,必须关注时代精神,专注于目标受众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摄影师和媒体都要勇于尝试,尝试多样化的展示方式。

在你看来,一张好照片要具备怎样的素质?

弗洛里安·比特纳:总体而言,我的拍摄风格偏向传统报道摄影,很在乎照片的构图、色彩等美学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让画面各个元素和谐,并能够直击主题。为此,我有时会在照片中通过前景和拍摄角度变化来强化影调,有时会用戏谑的方式将两个对立的世界展现在一个画面中。

你对想要开始职业生涯的年轻报道摄影师有何建议?

弗洛里安·比特纳:应该注意跟各类媒体保持联络,并表现出真诚强烈的工作意愿,这样才会得到工作机会。在去编辑部前要让同事帮忙指点一下,制作一个作品集,把最具表现力的照片作为封面。难度不太大的选题可以事先找好文字记者,功力深厚的文字会使图文相得益彰。至少我是这样做的。

endprint

猜你喜欢
特纳选题摄影
不穿有鞋带的鞋
不穿有鞋带的鞋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