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西部发展差距现象

2018-03-04 07:42田雨晴
中国经贸 2018年2期

田雨晴

【摘 要】中国东西部差距过大的现象自古有之,这十分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方面,差距过大导致社会消费不足;另一方面,差距的存在使得产业升级受阻。本文分析了东西部差距现象差生的根源,主要有历史沿袭、区位因素和政策导向三方面。并据此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东西部差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甚至解决。

【关键词】消费不足;产业升级受阻;历史沿袭;区位因素;政策导向;资源比较优势

一、东西部差距的存在

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在经济和社会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辉煌的背后,区域差距日益增大,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也越发严重。在这其中,东部沿海区域和西部内陆地方之间的发展差距现象尤为突出。

比较东西部的人均生产总值,可以清楚地看到,东西部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用2015年的数据作为例子,东部浙江的人均生产总值为77644元,江苏为87995元,上海为103796元;相比西部的甘肃、贵州和云南三省,其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仅有26165元、29847和28806元,差距已经达到3倍左右,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上遥遥领先。

二、东西部差距过大的危害

若对东西部差距现象坐视不理,那么最终这种差距的负面影响会给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损害。

总的来说,东西部差距过大有两个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方面,东西部差距过大会使得整个社会的消费出现不足,进而导致经济的长期增长缺乏动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其购买力相对东部地区而言,较为低下,因此对商品的需求不够,东部市场的过剩商品便无法输送到西部,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消费不足。而消费是经济能够实现长期稳定持续增长的动力,需求不足现象会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阻碍。可以预见,促进消费将成为今后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增加需求的重点实施地点应该在中西部地区。

另一方面,东西部发展差距过大可能造成产业升级的不畅,影响经济增长的活力并导致创造力的不足。上文提到过,东西部差距的长期存在,会使社会的消费不足,那么这也会影响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与发展。而消费热点不但能够指导产业进行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而且可能引导产生一个全新产业并帮助其发展。如果需求长期匮乏,将造成消费长期不足,那么将很难催生新的消费热点、形成新的消费需求,久而久之,东部生产企业将会有大量产品滞销,产生大量过剩产能,却没有新的消费需求引导其进行产业升级,经济丧失活力。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东西部差距过大现象背后的产生根源,并根据原因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保持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三、东西部差距存在的原因

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已是老生常谈,该现象的产生,主要有历史沿袭、区位因素以及政策导向等原因。

1.历史沿袭

西部地区几千年来一直由少数民族控制,人煙稀少,土地荒芜,生产技术不成熟,思想观念落后,同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竞争的市场环境相隔离,上述因素都阻碍了西部经济的增长。

在中国古代史时期,汉族地区即大部分东部地区的农耕经济,从生产制度到生产技术均已发展到成熟阶段,商品经济也获得了不小的进步。相比同时期的西部地区,受气候条件限制,仅有漂泊不定的游牧经济和极少数的农作物种植,这导致农业基础非常薄弱,而且,受人口数量限制,西部地区很难有以商品交换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发展。

而在近代民族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西部地区受列强侵略和启蒙思想的冲击较小,传统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创设工厂的数量远不及东部地区,工业发展缓慢。东部地区则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裹挟下迅猛发展民族工商业,为解放后的中国工业奠定了雄厚的挤出。近代史时期的差距导致西部地区在建国初期,一直处于计划经济的严格控制下,被动且缓慢的发展着经济,而东部地区则有部分经济自主权,尤其以东部沿海各省为代表,在改革开放后率先腾飞。

以上种种原因累积到现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制约着西部经济的发展,也注定了东部的经济腾飞。

2.区位因素

中国的地理环境,东部南部临海为平原地形,广阔的西部与中部地区则为远离海洋的高原与山地。这就使得西部地区地理环境闭塞,很难与外界沟通,各个城市之间联系较少,经济发展缓慢。

东部沿海地区处于太平洋西岸,与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隔海相望,蜿蜒曲折的海岸线造就了一大批诸如天津、上海、厦门之类的良港,这些城市和其他国家之间保持着密切的交易合作。在其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地理上的优势,通过和周边地区的协同合作,形成了环渤海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一系列经济发达地区,进一步地对东部平原腹部地区的经济也起到了拉动作用。

3.政策导向

从上文的历史因素和区位因素的对比中不难看出,东西部差距的存在有其客观的自然历史原因,但主观原因或者说是人为的政策原因也不可忽视。这主要反映在改革开放后的推行的诸多政策之中。

1978年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稳定和国际形势的转变,党和国家着重于经济发展,东部工业由于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理所应当地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先锋区域和重点地带。国家几乎集聚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最终使东部沿海一线工业蓬勃发展。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深圳从小渔村到大都市的蜕变,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使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策的引导下,深圳形成了独特的创业文化和著名的深圳速度。也是由于政策的推动和制度的确立,许多海外资本都到深圳进行投资生产,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可以说,在改革开放之后的20年里,许多沿海城市受惠于政策,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发展。而西部则没有享受到这种福利,同东部地区的差距也逐渐被拉大。endprint

四、东西部差距的解决措施

由上文阐述的原因可知,东西部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并一定程度上受主观政策的影响,所以在解决东西部发展差距的对策上也应以客观因素为主,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以主观政策为辅,国家发型优惠政策促进西部快速发展。

1.应该充分发挥西部的资源比较优势

前文区位因素中曾提到过,我国西部以高原山地地形为主,而山区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山谷之间的高大落差也提供了巨大的水能资源。然而,西部地区虽然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却未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也未将其转化成经济上的优势。因此,西部各省应加大资源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资源开发技术,适当引导地方企业投资,使用资源生产出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推动相关附带产业的蓬勃发展。简而言之,西部地区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在资源上的先天优势,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2.国家颁布相关政策加大对西部的支持力度

十七大以来,国家开始重视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现象,着力于解决地区发展失衡问题,“西部大开发”的口号便反映出国家向西部进行了大量的人才、资金和技术投入。在这些基础上,国家还应该继续推出一些扶持政策,比如针对西部企业,减免其税收或进行资本补贴等,为企业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因为东部地区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明显,所以国家还要重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使得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产业形成互补,以保护西部产业成长和发展,逐渐缩小差距,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五、总结与展望

东西部地区差距日益增大,使得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不论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是社会稳定而言,都遗患无穷。一方面,差距过大导致社会消费不足;另一方面,差距的存在使得产业升级受阻。

东西部差距现象的产生主要受历史沿袭、区位因素和政策导向三方面原因的影响。想要逐渐缩减东西部间的鸿沟,西部地区要立足于其在资源上的比较优势,国家也要颁布针对西部的扶持政策,双管齐下。相信在西部地区和国家中央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东西部差距将会不断缩小,中国经济也将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耀.国家西部发展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李欣欣.我國西部开发十年概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0,(1).

[3]胡鞍钢,等.中国地区差距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4]李景鹏. 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 出版社 ,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