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下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2018-03-04 01:37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经营项目校企高职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663)

1 引 言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因此职业教育的核心是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实践和全面发展所需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这需要学校和企业协同联动,学习和工作紧密结合,方能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实现精准育人。为此,本文结合多年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实践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提出校企协同下平台支撑、项目引领、团队协作、文化渲染、机制保障“有机融合”高职实践教学模式。

2 高职实践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2.1 校企合作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1送生下企实习,对学生理性认识培养不够

最初的校企合作形式通常是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和跟岗实习。认识实习是学生到实习单位参观、观摩和体验,形成对实习单位和相关岗位的初步认识的活动。跟岗实习是学生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部分参与实际辅助工作的活动。这两种实习形式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对相关岗位的感性认识,但对学生的理性认识培养不够,这对通过理性认识内化为职业实践所需的行动能力培养不利,不能达到学校、学生的预期实习目标。

2.1.2订单班培养,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资源匹配不尽人意

企业为储备人才资源,学校为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校企便探索通过订单班形式合作育人。在实践过程中,通常出现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所需知识技能不能有效匹配,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预期与企业实际提供的生产流水线岗位存在落差,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预期与学生对订单班培养的预期匹配度有待提高,这些资源匹配不尽人意的问题使人才培养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大打折扣。

2.1.3“双主体”办学,“企业”育人主体实效有待提高

“双主体”办学旨在充分发挥学校、企业优势,系统性共育行业企业所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实际中,校企双方虽然共同制定了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也能投入较为充足的实训设备设施,但是在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在技术骨干及能工巧匠型师资、真实项目、实习就业方面投入有所欠缺,“企业”育人主体实效性有待提高。

2.1.4现代学徒制,“两冷两热”现象矛盾突出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旨在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但从这几年的试点运行情况看,政府和高职院校积极想办法推进现代学徒制,而企业和学生反应却很冷淡,即出现了“两冷两热”矛盾问题。企业、学徒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现代学徒制的推进。

2.2 高职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2.2.1实践教学没有紧贴市场需求

多数专业实践教学均以模拟案例为载体展开,让学生从案例的剖析中学会知识和专业技能。调查中发现,教学案例陈旧及其涉及的技术滞后于市场实际应用,是实践教学没有紧贴市场需求的关键原因。

2.2.2教师缺乏企业真实项目经验

高职院校现有专任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历,即使利用寒暑假期到企业顶岗实践,也只是短暂、临时的过程,缺乏系统、连续的企业真实项目实践和经验累积。这对实践教学的指导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3 校企协同下“五位一体”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其分为个体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个体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的过程,学习者是通过参与到某个共同体的实践活动中,来建构有关的知识;学习不仅是个体对学习内容的主动加工,而且需要学习者进行合作互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情境、合作互助、文化机制、意义建构四个要素。

基于建构主义的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是通过校企共同搭建学研平台,创设学习情境,并将企业真实经营项目引入学研平台,让学生在学校、企业教师共同指导及团队成员相互帮助、促进下共同开发完成项目,从而建构项目有关的知识、技能及个人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育、培训及激励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统一团队成员意志,规范团队成员行为,塑造团队文化,凝聚团队力量,以完成项目经营目标,进而实现学生个人学习及团队发展的意义建构,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共赢。由此,我们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校企协同下平台支撑、项目引领、团队协作、文化渲染、机制保障“五位一体”高职实践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校企协同“五位一体”高职实践教学模式

4 校企协同下“五位一体”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

4.1 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学研平台

学校、企业(多方)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原则,结合专业学科各自特点,以多元合作模式,共建既符合专业(群)实践教学需求,又符合企业经营需求的教学、技研平台。

4.1.1协同创新中心

针对智能制造类专业硬件设备投入大,对接产业链的相邻专业的耦合度大等特点,学校与多家中小企业共建校企协同创新中心,以整合多家中小企业优质资源与智能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对接,助力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助推合作企业创新发展和区域经济产业升级,促进产业链、专业链、人才链有机衔接。

4.1.2专业自营公司

针对信息技术类专业所对接的产业企业项目短、平、快及硬件投入成本低等特点,各专业在学校“一专业一公司”、“一院N公司”政策指导下,面向各自产业服务域的细分市场成立了自营公司,开展企业业务对接和项目研发,规模化培优和孵化学生项目团队,实现人才、资源、服务多维成果转化。

4.1.3公共实训中心

针对医药健康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实训需要,学校引入护理、康复等器械设备制造及制药合作企业,共建医药健康类专业群公共实训中心,为专业实践教学及改革提供平台保障和资源支持。

4.1.4大师工作室

针对文创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专、精、创之要求,学校与行业知名人士共建大师工作室,围绕企业真实经营项目和技能大赛项目,融课程教学、职业考证、技能比赛为一体,开展专业实践教学。

4.2 企业真实经营项目引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依托校企协同学研平台,通过多元途径将企业真实经营项目融入专业教学,深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强化精准育人成效,以满足就业面向的企业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

第一,以企业真实经营项目为载体,解构项目团队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技术要素、技能要点、素质要求及其对应的权重;分析实现技术技能及素质培养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及其序列,构建企业真实经营项目驱动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第二,以精准育人为目标,将解剖和序列化的企业真实经营项目任务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按照行业标准规范,采用课上与课下紧密结合,课上企业导师传承技艺,专业教师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双师共同传授和指导为主;课下学生以项目团队为单位,以企业员工身份在企业导师(项目管理师)带领下,自主学习为主,完成企业真实经营项目或专业技能大赛项目实施任务,辅导员老师负责团队成员管理。师生围绕团队项目,共同研讨开发。

4.3 “三师”组合全程共塑学生项目团队

企业导师、专业教师、辅导员老师“三师”共同指导、管理学生项目团队,实现人才打包输出。企业导师负责课上企业真实项目的技艺传承,课下项目团队的研发指导;专业教师负责课上专业理论、项目任务案例化的教学,课下企业项目和专业技能大赛项目的指导;辅导员老师负责课下学生的思想教育、团队成员管理。团队学生在项目运作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协作,按时保质完成项目任务。

4.4 文化渲染催生经营项目输出

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企业导师不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前沿学术讲座和企业文化培训,让学生了解专业技术发展动态的同时,认同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企业文化;专业教师根据项目进程安排,定期检查项目任务完成情况,以全面建设“学习型、互动型”团队为出发点,不断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精神,调整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营造和谐、蓬勃发展的团队;辅导员老师定期针对团队精神面貌和情绪表现,开展思想教育、管理培训、团队活动,以统一意志,调动士气,催生经营项目成功输出。

4.5 机制保障激发团队内生动力

机制保障是平台、项目、团队互促互动的关键决定因素。实践中,校企通过签订合作合同界定双方的责权利;学校通过《创收分配管理办法》、《工作量计算办法》确保项目团队收益和专业教师、辅导员老师的工作量,通过《学分置换管理办法》确定团队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的付出所置换的课程及学分,通过《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确保项目团队在项目研发、技术成果中的责权利,通过《协同平台运营效益评价奖励办法》激励平台运营良性发展和团队内生动力。

5 结 论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校企协同下平台支撑、项目引领、团队协作、文化渲染、机制保障“五位一体”高职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依托校企协同平台引入企业真实经营项目,企业真实经营项目引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教学计划实施,企业导师、专业教师、辅导员老师“三师”共同打造“学习型、互动型”学生项目团队,团队文化催生企业经营项目成功输出,机制保障促进平台、项目、团队互促互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人才、项目、资源的多维输出,真正达到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企全程协同精准育人之目的。

猜你喜欢
经营项目校企高职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湖北省高校健身俱乐部现状调查与研究
我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特许经营项目的定价机制探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农业产业化
特许经营项目中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