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晨子(许昌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 许昌 461000)
现代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中,课程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中学阶段的课程教学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校在安排各项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又要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实施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督促学生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中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学校的课程安排和重视度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教学模式落后,总体教学效果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要充分运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更加新颖和独特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体育观。中学体育教学中延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老师的教学工作安排较为形式化,而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参与表现一直是被动化的,影响学生获得更好的运动技能。对此,关于中学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创新方法及策略等均需要综合教学实践情况展开综合化的研究与探讨。
调查研究表明中学学校在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中,对于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学校设置的体育课较少,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课一周只有1-2节,这就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充分的体育锻炼,老师和学生也会产生“体育课不重要”的错误认识。根据课程调研发现,中学学校对于体育课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够明确,对于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到的要求也不能很好的执行,多数学校是以“任务式”教学的心态来完成体育课程的教学,在课堂实践中,老师也大多是采用生搬硬套和一味模仿的手法来进行教学,使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缺乏自身的特色。学校对体育教学大纲的内容不能充分理解,无法突出教学特色,影响中学生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因此需通过教学改革的方法来转变这种教学境况。
中学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对课程的教学大多属于重复性教学的状态,这是因为受到课时的限制,各种体育项目的设置受到干扰,致使体育教学较为分散,体育老师只能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示范性讲解,学生的体育学习不够专业化和系统化,在体育运动锻炼上也较为单一,整体教学沉闷,影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技能掌握。在中学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学途径和教学环节等方面存在严重的脱节问题,学校老师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对学生的第二课堂指导,未给学生安排相对应的课外练习活动,即教学安排上存在不相适应等问题。对于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要求结合中学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理论要求实施改进。
中学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中,由于老师的教学观念较为传统和落后,仅仅是从自己的理解角度对学生完成体育教学讲解和相关体育锻炼活动的安排。在这种教学形势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教学反馈较少,导致教学评价不够全面、完善和真实,直接影响了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从这一点上来看,较多中学学校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对教学评价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没有进行相关评价,老师就无法充分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故而难以在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上予以必要的转变,导致体育课程教学进步空间不大。对此,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评价,使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更加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的特点。
体育课程的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体育知识教学和对学生体育技能的锻炼,在实施具体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方面的限制,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针对这种情况,中学学校在安排体育课程教学时,应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体育课程教学中利用各种运动设施,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的辅助训练,例如,学校增加教育资金的投入,扩大体育活动场所,为学生开展各种室外的体育活动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学校购置足够的教学设备和设施,可以充分教学竞技体育的内容,教学内容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变化和调整,教学形式上也更加多样化,这种教育状态更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中学生学习体育课程,需要学校和老师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教学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和建设,更加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体育课程的教学是运动类课程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老师根据课程要求和运动锻炼标准,为学生设计和组织不同的体育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由于老师教学理念较为传统,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手法较为单一,多是对学生进行僵硬的示范,学生的学习被动,课程趣味性也不高。要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需要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积极转变模式,采用艺术性教学形式,使学生的课程学习处于主导地位。例如,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弹跳力、爆发力进行锻炼,可以取消传统的田径类、跑跳类运动方式,用过障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动力。老师应用不同的道具或“障碍物”,规划好运动路线后,设计各种不同形式的“关卡”,让学生在钻、绕、躲、闪、跨、跳、爬、滚中,综合性的锻炼自己的运动技能。这种艺术性、竞技性和趣味化、游戏化的运动教学模式,更加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精神。
中学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不仅要在教学观念、教学形式上予以转变,还要在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上均进行相应的变换。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大都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简单知识的介绍,采用示范和模仿的方式,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注意要点方面进行分析,教学组织单调,学生能够学习到的实用知识少。对这种教学组织方式进行改革,可以充分结合户外教学和室内教学的方式,帮助中学生进一步的拓展自己的体育运动技能。老师为学生安排不同的实践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和有目的的将课外体育内容纳入到课堂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学校周边的户外运动中,组织简单的“迷你马拉松”、“徒步旅行”、“户外接力”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化的运动探究中,掌握体育运动的关键。户外体育教学的组织和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学习主动性,给学生更加新鲜的课程体验。
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重新定位课程教学的重心,能够对体育课程的教学更加具有创造性和适用性的特点。以往的中学体育教学中,主要强调对学生的“体质”锻炼,因而课程中心是围绕如何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展开的。但是在新时期,对中学体育课程教学重新定位,就是从“体质”锻炼转为“健康”教学,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健康课教学。体育课程创新教育中,学校可以从单一的课程设置,增加素质培养课程、保健体育课程和专项提高课等,增加体育课程的课时和课程类目,使学生的体育学习更加多样性和丰富化。中学体育教学重新定位,具有教学创新的意义,革新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在“健康”指导思想下,使中学体育教学更加具有实用性和长效性的特点。
(1)强调师生互动。
中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多倾向于学习和参与自己喜欢的课程活动,这就要求老师在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对课程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中学学校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中,应该充分鼓励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坚持“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老师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自主化的研究、参与和合作,让学生自身能够在团结、互动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坚持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的体育爱好,设计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体育活动,转变以往的“要我学”模式,成为“我要学”的主动模式。此外,学校还可以采用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评价反馈,了解实际的教学情况,完善教学计划。
(2)应用现代化技术。
中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要对传统的教育理念予以转变,不能再使用单一化的课程教学理论,而是应该在积极的改革和创新中,不断运用新方法和新手段,对体育课程教学进行创新发展,完善课程教学的内容,进一步明确中学生学习体育的目标和目的,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以提升。现代化的课程教学中,可以充分结合应用先进的技术、工具,为学生实施创新教学,提高课堂效果。对于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田径和羽毛球等体育课程的教学,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对其中的技巧性内容和经验性知识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这些要领部分。而对于其他的一些拓展性项目,包括游泳、体操等,老师可以在大屏幕上播放奥运会运动健儿的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中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和身心健康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培养,还要为学生讲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教育方法较为单一和落后,需要通过教学改革来提升教学效果。中学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要求根据相关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个人体育爱好和学习意愿,在课程体系上不断更新和完善,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形式,让学生能够自主化的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训练能力等,而中学体育老师则由原来的课堂主导者进一步转换为教学引导者。将中学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要强调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适时调整教学计划,适当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使中学生均能够自主、自愿的参与到体育实践中。中学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在课程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对于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化和现代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