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手翻与后空翻的迁移干扰与教学初探

2018-03-04 06:44:42段运朋陈红鲁东大学山东烟台264025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后空翻练习者发力

□ 段运朋 陈红(鲁东大学 山东 烟台 264025)

1、运动技能迁移理论

1.1、技能迁移的概念

已经形成的动作技能对掌握另一种技能的影响称作技能迁移。有正负迁移之分。已经形成的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叫技能的正迁移。例如,学会了篮球的基本技术再学习手球,篮球基础技术的掌握对学习手球基本技术具有正迁移。已经形成的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即妨碍新技能的获得,这种现象称为技能的负迁移。例如,掌握了篮球的投篮技术对学习手球的进攻技术会起到负迁移的作用。

1.2、技能迁移的原理

要想形成技能间的迁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两种技能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二者存在越多的共同要素,越容易形成技能迁移。其次,掌握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对技能的迁移产生影响,两种技能的安排顺序和掌握程度影响着技能迁移的效果。例如先练习后手翻再学习后空翻则会对后空翻的学习产生干扰,而先熟练的掌握后手翻之后再学习原地后空翻则彼此不容易产生干扰。还与学生的认识水平、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专项素质和对技能的概括能力有关。

2、后手翻与后空翻的迁移干扰

2.1、相似的动作导致后空翻与后手翻产生迁移干扰

后空翻与后手翻在发力时都需要带臂、蹬地,起跳前重心先下降为起跳储备能量,运动轨迹都是向后。两个技术动作既然有相似的地方,那么当人体在完成动作时必然对肌肉的发力时机和力量大小有本能的记忆,对肌肉的刺激和反应方面有相似之处。根据条件反射泛化阶段的原则指出相似刺激可引起相同的反应,可以引起相互的迁移。由于后手翻与后空翻是不同的技能,二者在刺激和反应方面有不一样的心理特征,组分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他们可能产生相互的干扰。

2.2、生物力学分析

后手翻的要领:甩、蹬、绷、挑、推、站。后手翻的重点动作是:蹬地、甩臂、挑腰、贯腿、顶撑。后手翻的难点动作:当屈膝向后移重心时肩关节不能超过膝盖,蹬地时膝关节向后发力,甩臂要一甩到底,尽量用手去够自己的脚后跟、落地后积极掼腿。

后空翻的动作要领:梗头、立腰、提膝翻臀。后空翻的重点:迅速的提膝翻臀。难点:起跳时肩部后移过大,导致倒肩,落地点据起跳点过远。

二者有相同的运动轨迹但是各关节的发力是不同的:做后手翻时,当脚在离地的瞬间要加速向后下方摆臂,下肢用力向后上方蹬出去、挑腰、眼随手动、上肢向后下运动、下肢向后上运动,从而低平翻转;做后空翻时,下肢用力向上蹬地,使重心向上腾起,而手臂应向后上摆动后紧急制动,然后快速抬头、提膝、团身、加快大腿和躯干的转动,以肩为轴进行翻转,动作高、飘。

2.3、基本技术掌握的不够扎实

后空翻与后手翻在体操动作中算得上复杂动作,然而每一个复杂的技术动作都是由基本的技术动作组成。在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的前提下学习难度较高的动作可谓一步登天难之又难,扎实的基本功是每一位学生所必须的。有些学生在刚学会后空翻技术动作还不稳固,就贸然去学习后手翻最终适得其反,功亏一篑。

2.4、身体素质欠缺、理论知识不牢固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后空翻与后手翻的学习中要求具备良好的弹跳能力、腰腹肌力量和柔韧性,这是学习和掌握二者的前提。通过调差发现对体操动作掌握较好的同学往往都是身体素质比较优秀的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帮助他们一次次的体会技术动作,相反很少的练习频率只会产生迁移干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运用到技术动作的学习中指在进行新的技术动作的学习前先学习该技术动作的理论知识,从原理上对该技术动作了解掌握,“擒贼先擒王”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技术动作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然而就是有些学生不愿意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夜以继日的进行动作练习,不能把握技术的精髓,在练习时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需要区分后空翻与后手翻技术的异同点,进而避免在学习时产生迁移干扰时束手无策。

2.5、技术动作不够熟练和恐惧心理

我们在学习美式英语发音和英式英语的发音时,如果我们不能对其中一种发音掌握的非常熟练,那么当我们去学习另外一种发音时就会困惑,分不清美式和英式。同样的假如后手翻和后空翻我们不能够熟练的掌握其中一种,那么对学习另外一种就会产生相互干扰。很多时候一个没有接触过后空翻或后手翻技术的学生要比之前用错误动作练习后空翻或后手的同学技术动作要规范,因为,之前一直用错误动作练习的同学对正确动作的掌握产生了负迁移。为了减少技能间的负迁移,在学习两个有互相干扰的技术动作时,两个动作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只有在熟练掌握了一项技能之后再去学习其他的技能,两者之间才不会相互干扰。

有些学生在身体条件和理论知识都具备完成技术动作的条件时,仍不能顺利完成,心里素质的欠缺成为了其最大阻碍。恐惧心理对技术动作的完成起决定性影响,克服不了心理障碍技术动作必定出现问题。技术动作的完成要求流畅有节奏,心里素质差的学生对自己不够自信,注意力不够集中,在完成动作时很容易中途突然停顿出现重大失误,导致受伤或者蒙受更大的心里阴影。

3、后手翻与后空翻的教学策略初探

3.1、精心设计教学材料强化基础理论知识

教师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及正确的动作影像使学生真正理解技术动作的要领和动作规范,大多学生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对技术动作要领模糊不清,不能很好控制身体。为此,教师可以考虑在呈现新学习材料之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些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材料更一般、更概括,而又与学习材料紧密关联,使学习任务变得清楚明了,教师对于技术概念、要领的讲解要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帮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及时解决困惑。通过让学生观看规范的视频,使学生在头脑中留下直接深刻的映像,帮助学生体会规范的动作。这些引入的较为一般和较为概括的材料,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认知桥梁”,奥苏伯尔把它称为“组织者”。

把学生已经掌握的后空翻与后手翻的理论知识迁移到实际的动作技术教学中,这样既可以巩固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可以加快对后空翻与后手翻技术动作的理解,从而减少或避免二者之间的迁移干扰。

3.2、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及提升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清晰、准确的示范、讲解以及多媒体等一切可以借助的工具给学生建立起清晰完成的动作影像,给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逐步培训学生的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头脑中迅速形成动作表象,更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想要完整的理解技术动作仅靠理论知识是不行的更多的仍需要依赖个体的本体感受器所提供的外界刺激。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积极主动的给学生建立起清晰完整的动作表象。

元认知能力是自我对认识的认识。在元认知的调控下练习者能够建立起科学、清晰的学习体系,通过自我调控学习者能够明确的意识到迁移的重要性,并且有强烈的内部动机来利用迁移的机会,主动的辨别后空翻与后手翻之间技术要领的异同点,当练习时能主动的自我调节减少迁移带来的干扰。

3.3、采用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方法

我们通过辅助和诱导练习,来使学生逐步掌握后手翻。首先让学生压肩,同时要求两臂夹着耳朵往下压,目的是帮助学生锻炼肩关节的柔韧。组织学生互背,要求上面的同学身体放松,挺胸抬头,目的帮助学生体会挺胸的感觉。在帮助学生体会顶肩推手的教法上,要求学生在垫子上做手倒立姿势然后猛力直臂顶肩向上推起,需要具备一定的爆发力。下桥,是非常好的辅助手段,下桥时学生把肩拉开,两臂伸直,腰部上顶,两腿并拢,眼睛看手,脚尖触地。下桥动作,很好的使学生体会了挑腰的动作,同时又体会到了身体姿态的控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展髋动作,我们可以借助鞍马,要求学生双手撑地,上体两腿并拢弯曲躺在躺在鞍马上,注意高度要因人而异。当学生能够很好的体会到上述分解步骤时,可以使学生进行初步的完整后手翻的体验。可以组织两名同学互相背起然后慢慢的使练习者由直立过渡到挺髋展腰到顶肩撑地,然后双脚落地,直立。此教法能够使学生对后手翻动作有一个初步的体会。还可以采用横箱原地做后手翻从箱面翻过的练习方法,此教法可以减轻学生的恐惧心里,又能使学生体会用力的先后顺序、重心后移时的发力方向、顶肩推手和挑腰的时机以及倒立后贯腿的整个练习过程。当学生通过长时间的大量练习后能够独立同时又是在无意识下状态下完成后,可以采用保护帮助的方式使学生做完整练习,当学生在保护帮助的条件下熟练的完成动作时,即可以实现脱保,让学生独立完成。

后空翻教学首先体会带臂制动,以及与梗头蹬跳的配合,采用原地的蹬摆练习即可,要求学生向上发力。采用保护者,使其站在练习者身后,两手扶其腰两侧当练习者往上发力时帮助其更好的体会上跳和包腿团身动作,在空中把他抗在肩上。要求练习者平躺在垫子上,想像着自己仍处于直立状态然后迅速的提膝、翻臀、抱腿。也可以让练习者由直立状态开始,做快速的向上起跳抱腿练习,要求梗头提气、膝关节靠近肩。最后在老师和同学的保护下做完整练习,直至脱保。脱保的时机要因学生个人掌握的情况而不同,如果脱保过早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里导致动作变形或失误。脱保时可以采用一定的技巧,比如,在学生的动作过程中只站在学生身边,不施加外力或者在动作过程中的某个点。

3.4、提高学生专项素质和控制教学进度

身体素质的好坏对掌握技术动作的影响不言而喻,专项素质对于特定的项目至关重要,做后手翻与后空翻练习时要能对自己的身体有精细的控制能力。加强学生对下肢爆发力、腰腹能力、柔韧性、控腿能力等体操专项素质的锻炼。在教学中要使学生逐个学习,只有在非常熟练的掌握了后手翻或后空翻并且间隔一定时间后再学习剩下的动作。

4、结语

迁移干扰现象在体育运动中比比皆是,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我们需要剖析迁移现象产生的原理,找到其规律和特点。积极寻找解决途径,尽量避免或减少负迁移对学习带来的影响,发挥正迁移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后手翻与后空翻在技术环节上差异性很大,在教学上也是不同的。在教学顺序的安排上先学习后手翻技术,在学生熟练掌握并形成动力定型之前,尽量不要教授后空翻技术。开始教授后空翻技术时,教师通过剖析二者的技术动作分析比较异同点,使学生在根本上区分二者技术之间的技术差异。在教法上根据个人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

猜你喜欢
后空翻练习者发力
竞技武术三人对拳后空翻训练方法设计
武术研究(2021年4期)2021-11-22 03:46:08
解释不清
鹧鸪天·踢毽子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4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瞄准“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发力
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方法探析①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农家书屋(2016年9期)2016-05-14 03:43:36
低单杠弧形下的教法
体育教学(2012年12期)2012-04-29 00:19:31
冰上瑜伽
环球时报(2010-02-03)2010-02-03 12: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