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8-03-04 00:51:33邹昀清华大学体育部北京10008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小镇特色

邹昀(清华大学体育部 北京 100084)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动能培育、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以创新驱动为支撑、新兴特色产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特色小镇应运而生。2016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作为大健康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产业受到地方政府重视,以体育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小镇不断涌现。数据显示,仅在2016年,国内进入建设阶段的体育小镇已经超过100个,且多以户外运动为主。2017 年5 月,《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的颁布,则标志着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正式启动,进一步推动了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从小镇独特的社会、经济功能定位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将成为未来我国体育产业最重要的发展形态和抓手。运动休闲小镇建设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脱贫攻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相关议题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

1、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两年来学术界已经兴起了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研究。随着该议题成为研究热点,有必要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本研究旨在梳理出该议题相关研究的脉络、侧重点和主要内容,总结出研究现状和不足,为将来其他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便利。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关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文献资料。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特色小镇”作为检索主题,在中国知网、超新、独秀等学术搜索网站进行文献检索,共检索出166篇文献。本研究参考其中21篇文献,其中核心期刊10篇,1篇硕博士论文,进而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研读、逻辑分析与整理归纳。

3、研究结果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本研究发现,目前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研究可分为三大部分:对运动休闲资源开发的讨论、对国外体育小镇模式的总结、对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思路与路径的探讨。现有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16年以前,特色小镇建设刚刚起步,体育特色小镇的研究的数量较少,围绕体育旅游展开对运动休闲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2017年起,对体育特色小镇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一部分学者以国外著名的体育小镇为研究对象进行讨论,一部分学者从供给侧改革、新型城镇化等多维视角对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进行分析;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的颁布,促进了学术界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进一步研究,研究集中于对小镇的概念、功能定位、创建路径的讨论,研究的数量和质量较之前都有了提升,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正成为体育产业研究领域的热点。

3.1、对运动休闲资源开发的研究

卢春宏以丹东市五龙背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五龙背镇时尚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钟秉枢等以北京张坊镇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中小城镇体育休闲旅游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的模式;宋迪涛等以海南省万宁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当地民俗体育与休闲旅游的融合发展路径。本研究发现,对运动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将运动休闲旅游资源与小镇建设相结合的研究在2017年以前屈指可数。卢春宏、钟秉枢、宋迪涛等人通过对丹东市五龙背镇、北京张坊镇、万宁市和乐镇的实地调研,发现通过开发运动休闲旅游资源可以带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提出以运动休闲产业带动小镇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并对具体的开发提出了建议。本研究认为,他们的研究为后续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奠定了基础,证明体育特色小镇不是对“特色小镇”的生搬硬套,而是运动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到一定阶段后内生的模式选择。卢春宏、钟秉枢、宋迪涛等人的研究处于体育特色小镇研究的萌芽阶段,在体育特色小镇概念形成之前,就在运动休闲资源开发与小镇发展相结合方面作出了尝试。

3.2、对国外体育小镇的研究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我国属于新事物,各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而一些世界知名的体育小镇历经百年发展,具有独具特色的风格和较为成熟的建设经验。我国小镇的建设不能完全照抄国外模式,但是可以从它们的经验中得到借鉴和启发。

陈磊等对新西兰皇后镇、瑞士达沃斯小镇进行分析,总结出国外体育小镇具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选择特色主题,小镇内体育与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共生发展,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相对完善的特点;瞿昶以新西兰皇后镇为研究对象,从政府、资本、市场三方面分析了小镇的成功经验;叶小瑜等对法国沙木尼高山户外运动小镇、爱尔兰香侬高尔夫球小镇、达沃斯冰雪运动小镇、法国依云小镇逐一进行分析,归纳出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陈国强对美国尤金、莱克星顿、布鲁明顿三个体育特色小城进行研究,发现它们都具有浓厚的运动历史积淀和特色运动项目。国外体育小镇的共同特征是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如达沃斯位于阿尔卑斯山麓,具有开展冰雪运动的绝佳条件。在自然禀赋的基础上,小镇重点开发最具比较优势的项目,以单项运动项目为核心引爆小镇知名度,如新西兰皇后镇的极限运动。同时整合小镇的各项资源,拓展与延伸各类多元化的运动项目,以吸引更为广泛的目标客户群、打造差异化的运动参与体验,形成运动项目产业集群。此外,国外运动小镇最突出的特点是拥有浓厚的体育文化和休闲氛围。突出小镇本土地方特色,充分发掘小镇本身文脉传统,在对小镇体育资源进行商业开发的同时,尤其重视保护小镇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是许多国外百年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得以存续的重要原因。

3.3、对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路径的研究

特色小镇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色小镇也成为了目前国内研究的一大热点,但由于研究历史较短,特色小镇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特色小镇的定义、特征、政策设计、规划内容、评估考核、建设路径、发展规律等还需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和积累。现有研究中,张雷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构成要素、类型和发展路径等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为小镇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季朝新运用文献资料法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小镇的逻辑起点、概念模型和功能定位。其他学者分别从空间生产、产业融合、政府职能、生态系统等方面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进行研究,充实了小镇的理论基础。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特色小镇的一种类型,现有研究已经在如何建设运动休闲小镇的问题上进行了创新性的有益探索,但问题的复杂性对更深入地研究运动休闲小镇提出了要求。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整理,本研究发现,目前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研究视角较为丰富,如“互联网+”视角、“健康中国”视角、产城融合视角、新型城镇化视角、供给侧改革视角等。张潇潇指出未来体育小镇将以“体育+ 科技”和“体育+ 互联网”的方式呈现,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互联网;刘灏认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认为把人本理念贯穿规划与建设的全过程,坚持以特色为导向的体育产业发展,政府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这三点是小镇建设的关键;张月蕾等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提出体育特色小镇的创建路径;郭琴将体育特色小镇分为体育产业主导型特色小镇和小城镇体育发展主导型特色小镇两大类,分别阐述了这两种模式各自的目标定位、空间选址、规划面积、投资建议、建设类型。但目前,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路径的选择缺乏系统性的研究,现有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好想法,但与实际建设情况的联系不紧密,显得较为宏观和泛泛而谈,如何将想法转化为做法,是现有研究较为缺乏的部分。

也有的学者对某一具体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进行研究,提出建设的规划方案。杨毅然对江苏南京汤山温泉小镇进行个案研究;占梅君等运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对建德航空小镇进行竞争力分析;刘雪对合肥大圩镇马拉松体育特色小镇进行实地调研;陈安华等对永康市龙山运动小镇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设计;汤培源等以平湖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为例,探讨了特色小镇如何做“特”的问题。

此外,有部分学者着重研究了政企合作(PPP)模式在体育特色小镇中的应用。方春妮等探讨政企合作( PPP) 模式下体育小镇建设和运营的创新途径和方式;李明对PPP模式介入“体育小镇”进行实地考察,提出构建以体育赛事、健身活动、体育娱乐休闲等为核心的产业融合的“商业型+事业型”综合回报模式。还有学者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中的产业集群、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做了相关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武汉体院的沈克印,他研究了产业融合的机制,认为产业融合以产业关联为前提条件,以制度供给为政策保障,以消费需求为内容动力,以科技为实现手段,并提出经科学论证和规划,明确体育产业定位,加强跨界融合,通过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议。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已成为体育产业领域中的一大研究热点,但由于历史较短,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目前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三部分:对运动休闲资源开发的讨论、对国外体育小镇模式的总结、对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路径的探讨。其中,对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路径的探讨是研究的重点。但现有研究与小镇建设实际的联系不紧密,显得较为宏观和泛泛而谈,如何将想法转化为做法,是现有研究较为缺乏的部分。

4.2、建议

学者们普遍认为,体育产业是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命脉与支撑,以特色为导向的体育产业发展是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现有研究只是简单地梳理了小镇以特色为导向的产业发展逻辑,即从实际出发确定特色定位,选择核心产业,聚焦产业细分,促进产业融合,实现产城协调发展。但对于如何选择小镇的产业,如何促进产业融合等问题,还没有进行详细研究。本研究认为,现有的研究提出了小镇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理想状态,回答了“要成为什么样的小镇”,但没有给出“如何成为这样的小镇”的答案。小镇发展的目标是具备特色鲜明的运动休闲业态、深厚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与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但如何实现该目标,需要更加具体、细致的研究。

[1] http://sports.qq.com/a/20170516/014155.htm

[2]张雷.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概念、类型与发展路径[J].体育科学,2018,38(01):18-26+41.

[3]卢春宏.时尚生态体育旅游区开发及其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研究——以丹东市五龙背镇为例[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28(05):32-34.

[4]钟秉枢,鹿志海,李相如,杨铁黎,吴昊,郝晓岑,邢晓燕.中国中小城镇体育休闲旅游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以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05):388-393.

[5]宋迪涛,龙佩林,张磊.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龙舟赛事与休闲旅游发展研究——以中华龙舟大赛海南万宁站为例[J].四川体育科学,2016,35(01):90-93.

[6]陈磊,陈元欣,张强.国内外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启示——以湖北省为例[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7,33(03):41-45.

[7]瞿昶.基于市场化导向的旅游型特色体育小镇构建探索——以新西兰皇后镇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8]叶小瑜,谢建华,董敏.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9]陈国强.域外经验与本土借鉴:美国体育小城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7,33(06):1-5.

[10]季朝新,王一博.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逻辑起点、概念模型和功能定位[J].体育文化导刊,2018(02):88-92.

[11]张潇潇.互联网+视域下的“体育小镇”构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4):18-22.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22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14
中医的特色
关于建立中国体育产业交易所的思考
完美的特色党建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