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萍
(临沂卫生学校,山东 临沂 276000)
立体教学模式下,教师以微课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结合自身知识储备,设计智能化教学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实现精准教学、智慧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微博、微信、微电影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教育的“微”时代也随之来临。自微课兴起以来,各级政府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各级教育部门牵头举办各种类型的信息化大赛,如教育部每年11月都会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
微课以短小精悍为主要优势,以互联网终端为传播媒介,能随时随地以全感官的视听形式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不同形式的呈现能让抽象的医学知识更加直观、生动,同时给予学习者更加多元化的学习选择,适应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爱好学习者学习需求。因此,微课学习方式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现阶段中职生大多是中考落榜生,学习成绩相对较差,有的是被父母强迫送来的,他们不知为何来卫校学习。大多数中职生文化基础差,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加之医学专业知识理论性强、原理抽象难懂,学生学习效率低。微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兼顾每位学生。通过微课教学,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直到掌握知识;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跳过基础知识的学习,选择知识拓展型微课进行学习,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分层次教学。
大多数学生自信心明显不足,微课教学模式可以让“笨鸟先飞”,构建兼顾优劣的立体学习模式。微课资源库给了每位学生平等的学习机会,可以说增强了教育的公平性。基础差的学生可通过自主学习弥补不足,增加知识储备,增强自信心,调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学生普遍信息技术基础较好,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访问互联网,并可使用微信、QQ等工具与他人交流。这为立体教学模式和相应立体学习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必要条件。
中职学校基本上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播放微课等相关视频,但是其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率不高。调查发现,部分学校对微课制作和使用方法仍然不是很清楚。
年轻教师从参加工作以来,通过多年手写教案,可以说对于教材知识的了解是非常透彻的,但如何将自己的知识储备转化为有声有色的教学输出并让学生接受,这就不是依靠固定教学模式就能解决的。每位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如幽默、正统、讽刺、文雅等。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时必须符合自己的讲课风格、观点、客观实际等。例如,大师现场讲课往往比现成的讲课视频更具感染力,而且现场讲课时学生可以和大师互动,此时若播放讲课视频,就会大大降低大师的讲课魅力,得不偿失。同时,教学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固定的视频教学形式太死板,不能兼顾不同学习情况学生,而课堂的总调度师———教师可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化腐朽为神奇,将“死”的视频转化为人人皆宜的“糕点”。因此,立体教学模式对教师要求更高。
从微课应用情况来看,年轻教师对微课知晓度普遍较高,一部分教师在网络上下载开放的微课资源并在课堂上广泛使用,一部分教师对微课应用效果评价较高,认为微课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基于微课进行自主学习。中职生大多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拥有智能手机终端,能够熟练进行网络搜索,使用QQ、微信、蓝墨云班课等App。课前教师通过蓝墨云班课发布微课视频、学习任务单、测试题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在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后,教师通过浏览学生留言、查看学生作业,及时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策略。
师生互动,实现知识内化。课前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与完成任务单、测试题等进行自主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若有疑惑,可及时与教师交流。课上教师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在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后,有针对性地提问,并通过师生讨论、案例教学、操作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消除疑惑、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教师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蓝墨云班课等,与学生进行课后互动,同时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医学知识富有逻辑性,教师可以思维导图方式进行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并上传,教师及时阅览评价,并评选出优秀的思维导图,让学生互相学习。最后定期通过蓝墨云班课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测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能力。
帮助学生弄懂课堂上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微课短小精悍,可供学生自主学习,加强不同知识点间联系,形成模块化知识体系。不同知识模块的组合又可以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如将糖皮质激素的用途、眼科感染治疗、药物制剂这3个模块相结合,导出“激素制剂在眼科治疗感染及其注意事项”这样一个新的知识点。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归纳总结,将不同知识点联系起来。
教师可利用PBL和ISAS等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医学知识。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自学模式,指导学生自己制作微课,拓宽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实训课前学生反复观看微课,实现对操作要点的全方位学习,课上进行操作练习,节省教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立体教学模式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一对一的全方位教学,结合教师对学生操作过程的监督和考核,使学生动手能力显著提升。
校本微课程的创建带动了多学科微课资源库的建立。微课资源库是对本校教师历年教学精髓的归纳,适应本校学生学习现状。其以网络为载体,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精炼的学习资源,使学习者实现个性化学习。
微课的应用让教师在认识上出现了一个误区:认为教学变得更加容易,甚至认为课堂不再需要教师。事实上,教师成了课堂的总调度师,而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立体教学模式将知识分解为不同模块,因此,新时期的教师要成为活的移动的资源库,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