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
——伊斯坦布尔故事集

2018-03-04 22:07撰文摄影杨阳
厦门航空 2018年3期
关键词:圆顶索菲亚皇宫

撰文&摄影_杨阳

在街角微笑的人,从脚边溜走的猫,还有划过身体却无法挽留的海风……它们都被记录在关于伊斯坦布尔的故事里。

伊斯坦布尔夜景(图片提供_土耳其旅游局)

见面礼

到达伊斯坦布尔以前,我曾试图想象这座伟大城市的模样。

那会是一个夏季的黄昏,海风肆意地掠过博斯普鲁斯海峡。金角湾波光潋滟,一只只白色的海鸟不知疲倦地抢夺着观光客抛出的面包。亚洲在左,欧洲在右。这是这座城市引以为傲的一张名片。不远处,一个扎头巾的女人望着天边消失殆尽的火烧云默默发呆,她的眼睛是迷人的蓝色。而她的背后,数座清真寺闪耀着动人的金色光芒。我想,我总是对陌生的城市抱有好感。

从伊斯坦布尔亚洲区的卡德柯伊码头登上渡轮,天色已黑。不远处一座宫殿模样的建筑灯火通明。灯塔孤独地屹立在视野尽头,忽明忽暗,为海上的船只指引方向。夜晚微凉的海风毫不留情地吹乱了头发。伊斯坦布尔的清晨始于一个四点半的闹钟。凌晨的伊斯坦布尔并不能用四下无人来形容。当你还在为自己突破自我的早起沾沾自喜的时候,早有无数人日复一日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唤醒城市。这种对比顿时让你黯然失色。你只能躲到一边,小心翼翼地做一个冷眼旁观的游客,而周遭的一切都将成为你独一无二的记忆。

欧亚大桥夜景(图片提供_土耳其旅游局)

苏丹阿赫迈特广场仍然是整座城市最吸引人的地方。这里曾是罗马帝国迁都至君士坦丁堡后修建的赛马场,也一直是这个城市社会活动的中心。现存的三大纪念碑历经千年,饱经风霜,依然屹立不倒。站在广场中央,面对的正是声名远扬的蓝色清真寺,另一侧历史悠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更是让人心驰神往。

清晨的广场是湿润的,斋月,像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节日和纪念日那样,把人们聚集起来。在这个特殊的月份里,穆斯林教徒在日出到日落期间戒斋、祈祷、阅读《古兰经》,以此来表达自我牺牲。而斋月的开始和结束亦富有诗意。伊斯兰教长在清真寺的宣礼塔上遥望天空,若看到纤细的新月,即表示斋月的开始;相应的,新月的结束则意味着斋月的结束。

如今,日出月落,早已是别样的光景。

格物志

这个世界充满了冲突。

当双方的目标、价值观和利益诉求处在对立面时,冲突便会发生。大到领土争端、宗教纷争,小到情侣吵架、邻里不和。没有人喜欢冲突,但不可否认的是,冲突不可避免。不同的人面对冲突时的表现也大不相同。如今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便是冲突的产物。

没有冲突,便没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遗迹;没有冲突,便没有穹顶之下不同信仰的和谐。

据史料记载,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伫立的地点曾经存在过两座被暴乱摧毁的教堂。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第三所教堂。在拜占庭雄厚的国力支持之下,新教堂在公元537年便告完成。刚竣工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正教会牧首巴西利卡形制的大教堂,在1519年被塞维利亚主教座堂取代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奥斯曼土耳其人在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将大教堂转变为清真寺。

钟铃、祭坛、圣幛、祭典用的器皿被移去,基督教镶嵌画亦被灰泥覆盖,米哈拉布、敏拜尔、宣礼塔等伊斯兰建筑被逐渐补充。走进教堂,一股凉意瞬间取代夏季室外的闷热气氛。一道道光束透过天窗射入。你屏住呼吸,慢慢地向历史靠近。

教堂正厅之上覆盖着一个最大直径达31.24米、高55.6米的中央圆顶,整个圆顶共有40个肋组成。

Tips

两千多年来,伊斯坦布尔一直是重要的政治、宗教和艺术中心。作为土耳其的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老城建于七座山丘上,所以又名“七座山丘的城市”。在历史上,伊斯坦布尔是一个商业中心,是黑海诸国商船必经之路,从亚洲丝绸之路和从中东、欧洲来的商品在这里形成一个集散地,是世界商贾云集地。圆顶底部每两个肋之间都有一扇窗户。这些彩色玻璃窗户将光线引入大厅各处造成神秘光线的效果,使圆顶看起来悬浮在正厅之上,原本就足够雄伟的圆顶因此显得更加有趣。走出圣索菲亚大教堂,路过飘着香味的玉米摊和栗子摊,我们来到托普卡帕皇宫。自1465年至1853年,这座占据着绝佳地理位置的宫殿一直都是奧斯曼帝国苏丹在城内的官邸及主要居所。一直到1853年,皇宫才被迁至新落成的朵巴马切皇宫。

阿亚索菲亚博物馆内景(图片提供_土耳其旅游局)

宫中每一个庭院均有一个宽阔的广场和若干宫殿群,它们既彼此相连,又独成体系。该宫有七道大门,其中三门临海,一般不通行;其余四道都在宫中,是连接各个院落的主要通衢。

漫步宫中,可见各式低矮的建筑环绕庭院,以回廊及通道互相连接。庭院显然是宫内众人的生活中心,建筑物均围绕着庭院,门窗也都向着庭院。树木、花园及水池散布其中,让人神清气爽。

1921年,奧斯曼帝国灭亡。1924年,托普卡帕皇宫在政府政令下变成帝国时代的博物馆,并交由文化旅游部管理。皇宫里有大量的屋宇和厅堂,但现今只有最重要的部分开放给公众,皇宫由部门的职员以及土耳其军方的武装守卫把守。

托普卡帕皇宫与邻近的其他历史遗产同属“伊斯坦布尔历史地区”,该区在1985年成为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世界遗产,吸引着大量游客的来访。

奥尔罕·帕慕克在自传《伊斯坦布尔》的序章里如此写道:『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便相信我的世界存在一些我看不见的东西:在伊斯坦布尔街头的某个地方,在一栋跟我们家相似的房子里,住着另一个我,几乎是我的孪生兄弟,甚至是我的分身。』

这是一段属于个人的,微妙且感性的独白。人们愿意去相信一些事情,即便深知它们并不存在,也不会发生。很多时候,信仰的力量胜过一切。在伊斯坦布尔的街头,我仿佛找到某种意义。它不是天方夜谭,亦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关乎某种信仰。

从老城到新城,从苏丹阿赫迈特到卡拉柯伊,我看见数千年的历史流淌在泛黄的石墙之上。

从耶尼清真寺附近广场上的鸽群到加拉太桥上成排站立的渔夫,从香气袭人的埃及市场到人满为患的大巴扎,从戴着帽子的穆斯林老人额头的皱纹到一脸天真的土耳其小孩手心的稚嫩,我看见属于这座城市的生命力。

有时候,最美的东西不在景区,而在街头。那些最鲜活的色彩和图案,那些最真实的善意和不可思议。

在伊斯坦布尔,你永远都会在陌生人的脸上找到微笑。你永远都会在十字路口找到那一只等着你拥抱的猫。

猜你喜欢
圆顶索菲亚皇宫
石灰石排气圆顶阀卡涩问题的研究与治理
日本天皇在皇宫种水稻
加拿大民众透明圆顶屋里做瑜伽
“找拱形”实验设计与改进
数字圆顶
皇宫的大门
各国皇宫大对比
索菲亚的魔法书
索菲亚的魔法书
积木皇宫